-
公开(公告)号:CN106323789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933937.3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海深模拟摩擦磨损试验台的试验力加载及测量装置,主要包括试验力加载组件与测量组件;加载组件通过环形加载缸实现同侧、异轴式加载,既能减少密封数量,同时也保证了驱动轴的刚度;同时,驱动轴采用复合材料、非接触式密封结构,排除了接触密封对摩擦力矩传递与测量的干扰。试验力测量组件将加载力的测量转变为高压釜外的活塞杆位移测量,加载力的传递与测量过程相对独立,排除了高压密封所产生的摩擦力、摩擦力矩对加载力测量的干扰。因此,本发明能够在全海深模拟摩擦磨损试验台上,实现摩擦力矩、加载力在高压釜体内、外之间的精确传递与准确测量,解决深海环境下的摩擦学试验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37778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710176177.0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压柱塞泵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强制回程柱塞滑靴组件,包括柱塞、球头杆、滑靴、防松销钉、密封盖、密封圈和填充芯棒,沿柱塞的纵向设置有通孔;球头杆上设置有与柱塞的螺纹通孔配合的外螺纹;滑靴包括内滑靴和外滑靴;球头杆穿过外滑靴后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在所述柱塞的内螺纹上;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所述柱塞内,并且其与所述球头杆的方形头接触;所述填充芯棒填充在所述柱塞的通孔内并且与所述密封盖远离所述球头杆的一端接触。本发明的滑靴由内滑靴和外滑靴组合而成,加工制造简单,难度小。不同于传统的依靠机械形变的包靴收口工艺,本发明从结构上保证滑靴与球头杆配合,避免了传统结构的拉脱滑靴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760037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977969.8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3G8/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潜水器浮力调节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融合的节能型全海深潜器可调压载系统,其包括控制阀组、高压动力组件、深海液压组件及压载水舱,所述控制阀组分别与所述深海液压组件、所述压载水舱及所述高压动力组件相连接;所述深海液压组件与所述控制阀组相配合,并通过控制多个不同截止阀的启闭组合以实现所述压载水舱的注排水,所述可调压载系统的工况包括海水泵注水工况、海水泵排水工况及自流注水工况;所述高压动力组件用于为所述节能型全海深潜器可调压载系统的注排水提供动力;所述压载水舱为盛水容器,其用于改变全海深潜器的重力。本发明兼具多功能,节能环保,提高了安全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3777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76177.0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1/124 , F04B1/12 , F04B1/126 , F04B53/06 , F04B53/22 , F05C2201/0457 , F05C2201/0475 , F05C2251/14 , F05C225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压柱塞泵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强制回程柱塞滑靴组件,包括柱塞、球头杆、滑靴、防松销钉、密封盖、密封圈和填充芯棒,沿柱塞的纵向设置有通孔;球头杆上设置有与柱塞的螺纹通孔配合的外螺纹;滑靴包括内滑靴和外滑靴;球头杆穿过外滑靴后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在所述柱塞的内螺纹上;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所述柱塞内,并且其与所述球头杆的方形头接触;所述填充芯棒填充在所述柱塞的通孔内并且与所述密封盖远离所述球头杆的一端接触。本发明的滑靴由内滑靴和外滑靴组合而成,加工制造简单,难度小。不同于传统的依靠机械形变的包靴收口工艺,本发明从结构上保证滑靴与球头杆配合,避免了传统结构的拉脱滑靴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889518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810849559.X
申请日:2018-07-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阀体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潜水器浮力调节的单向平衡阀,单向平衡阀包括阀体、单向阀组件及平衡阀组件,单向阀组件与平衡阀组件分别嵌装在阀体相背的两端;阀体开设有阀体通流口及与阀体通流口相连通的阀体腔室,阀体通流口贯穿阀体的一侧;平衡阀组件包括平衡阀阀芯,平衡阀阀芯的一端收容于平衡阀平衡腔,另一端伸入阀体腔室;单向阀阀组包括收容于阀体内的单向阀阀芯,单向阀阀芯或者平衡阀阀芯通过沿阀体长度方向的移动来使得单向阀阀芯与平衡阀阀芯相脱离或者相抵持,由此打开或者关闭单向平衡阀。本发明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体积,进而降低了潜水器浮力调节系统的复杂性及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25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64134.6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柱塞泵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柱塞式水泵,所述水泵包括缸体、壳体及吸入配流阀,缸体及壳体相连接;缸体开设有同轴设置且相连通的第一配流阀孔及柱塞孔,吸入配流阀设置在第一配流阀孔内,柱塞孔用于收容柱塞;吸入配流阀包括第一阀芯、相连接的第一阀壳及第一配流阀阀座,第一阀芯的一端穿过第一配流阀阀座后连接于第一阀壳;第一配流阀阀座朝向第一阀芯的端面开设第一小通道及第一缓冲槽,第一小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缓冲槽及柱塞孔相连通。本发明将柱塞腔和泵出口的高压介质引入缓冲槽中,降低了配流阀的阀芯撞击阀座的速度,从而抑制阀芯高频启闭撞击阀座产生的撞击噪声,提高了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425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111473844.4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缝隙配合的阻尼元件、直动式溢流阀和先导式溢流阀,阻尼元件设置在溢流阀阀体上,阻尼元件包括将溢流阀阻尼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通孔、将溢流阀出口流道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一通孔中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将第一通孔一端与外界封闭;以使得溢流阀阻尼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流道形成连通的阻尼通道;通过调节调节组件进入第一通孔中的长度,改变调节组件与第一通孔之间形成的缝隙长度,从而调节阻尼强弱。本发明可以在溢流阀正常工作时对阻尼效果进行实时调节,对阀芯的运动状态可以进行实时调控,避免了常规阻尼元件在调节阻尼效果时频繁的零件拆装和更换,节省了加工、材料、人力和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42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1443870.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配流阀式的阻尼元件、直动式溢流阀和先导式溢流阀。所述阻尼元件包括设置在主溢流阀阀体上的吸入阀组件和压出阀组件,吸入阀组件的阀门入口与所述主溢流阀出口流道连接,吸入阀组件的阀门出口与所述主溢流阀阻尼腔连通;压出阀组件的阀门入口与所述主溢流阀阻尼腔连接,压出阀组件的阀门出口与所述主溢流阀的出口流道连接。本发明在溢流阀正常工作时可以对阻尼效果进行实时调节,对阀芯的运动状态可以进行实时调控,避免了常规阻尼元件在调节阻尼效果时频繁的零件拆装和更换,极大地节省了加工、材料、人力和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21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1622461.9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控制阀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阻尼自适应调节的安全溢流阀,安全溢流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阀座、阻尼通流环及阀芯,阻尼通流环设置在阀座上;阀体开设有入口及出口;阻尼通流环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出口相连通的第三凹槽及第四凹槽,第四凹槽的底面开设有贯穿第三凹槽底面的第一通孔;第三凹槽通过阀座与入口相连通;阀芯部分地收容于阻尼通流环内,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端及连接段,固定端与第四凹槽之间形成间隙配合,连接段与第一通孔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固定端、连接段及第四凹槽之间形成阻尼腔。本发明使用双间隙配合的阻尼式结构,使得安全溢流阀的阻尼效果在不同工况、不同阀口开度下自适应调节,在小开度时增强阻尼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43870.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配流阀式的阻尼元件、直动式溢流阀和先导式溢流阀。所述阻尼元件包括设置在主溢流阀阀体上的吸入阀组件和压出阀组件,吸入阀组件的阀门入口与所述主溢流阀出口流道连接,吸入阀组件的阀门出口与所述主溢流阀阻尼腔连通;压出阀组件的阀门入口与所述主溢流阀阻尼腔连接,压出阀组件的阀门出口与所述主溢流阀的出口流道连接。本发明在溢流阀正常工作时可以对阻尼效果进行实时调节,对阀芯的运动状态可以进行实时调控,避免了常规阻尼元件在调节阻尼效果时频繁的零件拆装和更换,极大地节省了加工、材料、人力和时间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