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及热电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655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310104574.9

    申请日:201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电池系统结构为:空气供给单元的输出端通过阀门连接电堆单元的输入端,空气供给单元的输出端通过阀门连接尾气回收单元的输入端;燃料供给单元的输出端通过质量流量计连接电堆单元的输入端,燃料供给单元的输出端通过质量流量计连接尾气回收单元的输入端;电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尾气回收单元的输入端;尾气回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燃料供给单元的输入端;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各阀门、质量流量计以及各单元。本发明依据负载功率需求协调控制各阀门和流量计的工作状态,通过调节气体流量来调节各单元的工作温度,完成系统的热、电系统控制,提高系统效率,保证电堆使用寿命。

    一种外气道式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2350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60497.4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气道式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及其装配方法,该电池堆包括:底座、放置在底座上由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双极板交替堆叠成立方体结构的堆芯、分别与堆芯的侧面相贴合的外气道式供气侧盖,以及设置在堆芯顶部并通过贯穿螺栓与底座相固紧的顶板,其中底座上与各个供气侧盖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多个定位块,这些定位块以斜面或圆弧面形式与供气侧盖相接触由此施加压力,顶板下方与各个供气侧盖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块,该滑块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顶板上并可通过对调节螺栓的操作而沿着导轨上下移动,由此以斜面形式与供气侧盖相接触以施加压力。按照本发明,相应可解决供气侧盖加压方式不可靠,密封性不足的问题。

    一种金属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225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10062164.6

    申请日:2009-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金属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方法,属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制备出具有优异电性能的燃料电池。本发明包括:(1)制备流延浆料步骤;(2)流延成型步骤;(3)制备半电池步骤;(4)高温烧结步骤;(5)制备单电池步骤;(6)还原步骤。本发明所选材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所制备的SOFC在750℃下所测得的开路电压为1.01V,最大功率密度为0.64w/cm2,可用于大面积金属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

    一种抗水毒化质子陶瓷电池钙钛矿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98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2468.0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水毒化质子陶瓷电池钙钛矿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抗水毒化的质子导体陶瓷电解质材料化学式为Ba0.2Ca0.2Sr0.2Pr0.2La0.2Zr1‑x‑yCexScyO3‑δ,其中,0.1≤x≤0.8,0.1≤y≤0.3且x+y≤0.9,0≤δ<0.3。本发明通过借助高熵材料自身的优势稳定钙钛矿A位的Ba元素,缓解Ba元素的降解,使材料具有优良的抗水毒化性能,能够在高浓度水蒸气、氢气气氛中保持稳定的相结构,在PCC应用中表现出极大的潜力。

    一种环境可控的不锈钢中Cr挥发率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38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65997.6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可控的不锈钢中Cr挥发率测试装置,属于不锈钢高温氧化与表面防护领域,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试样品的载物台和气态Cr收集单元,检测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湿度控制装置,湿度控制装置内设置有空气干燥单元和水汽发生单元,检测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尾气收集装置。本发明管式炉控制样品所处环境温度;湿度控制装置控制检测装置中空气湿度,待测试样品在温湿度可控的环境中主动挥发,测试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气态Cr与碳酸钠涂层反应形成可溶性铬酸钠,对气态Cr挥发量的有效收集和精确测量;尾气收集装置内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与剩余的气态Cr发生化学反应,对所有气态Cr挥发物的有效收集,以增加测量准确性。

    一种抗积碳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449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018604.1

    申请日:2019-0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抗积碳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池包括依次紧密结合的多孔催化重整层、多孔金属支撑层、多孔阳极功能层、致密电解质层和多孔阴极层,其中,所述多孔催化重整层包括Ni‑M合金及储氧‑吸水氧化物;所述多孔金属支撑层包括Ni‑M合金和MgO;所述多孔阳极功能层包括Ni‑M合金及萤石结构氧化物或者Ni‑M合金及(离子导电型)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燃料电池在以碳氢化合物为燃料时,可以在碳氢化合物燃料中长期稳定运行,其制备工艺成本低廉,适用于大面积单电池及规模化生产制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金属连接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9406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510195230.2

    申请日:2015-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金属连接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金属连接体由阳极燃料气体分配板、支撑板和阴极空气分配板组成,包括以下步骤:组件制造→支撑板密封→支撑板塑形→组件拼接。将金属连接体设计成采用都具有高度的柔性的阳极燃料气体分配板、支撑板和阴极空气分配板三个独立部件的组合结构,简单易行,适合于批量化制备,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实现加工成本的大幅下降,推动SOFC技术的商业化进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难度,提高了加工精度,非常有利于电堆的密封和界面接触,实现电堆流场的均匀化和应力场的均衡,可以保证电堆的高性能和长寿命。

    一种钙钛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原位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459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05420.6

    申请日:2018-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新型固体催化剂材料及相应的广泛适用的制备方法,以及简单易操作的测试和反应工艺流程。该钙钛矿催化剂,基体为原位析出B位掺杂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同时A位存在阳离子缺位的钙钛矿材料;基体表面覆盖有原位析出的用于催化的B位高活性金属纳米颗粒;其中,A位是稀土元素和碱土金属元素中的任意一种,B位基体是掺杂过的具有多种价态的过渡族金属。本发明的钙钛矿催化剂可提供良好的催化性能,避免重整反应中的碳沉积和由此导致的催化剂失活。同时,原位析出-原位反应的制备及测试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用高效新颖的特点,在催化剂的制备和测试工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外气流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堆组串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16860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195845.5

    申请日:2015-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外气流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堆组串联装置,包括四个相同的电堆,四个电堆串联形成电堆组,电堆组采用外流腔设计,每个电堆上端设有气体进口缓冲腔体,四个电堆中间设有供气主管道,供气主管道接出四个气体进口分管道,四个电堆下部设有四个气体出口分管道,四个气体出口分管道连接到底部环形出口气体缓冲腔室,电堆的功率为500W~2500W。本发明对SOFC电堆的组成结构进行再设计,即以小功率电堆模块的方式进行串联,解决气流均匀性、压力平衡、电绝缘性和电堆温度一致性等共性技术问题,从而实现大功率电堆的组装和集成。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堆集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0724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25276.8

    申请日:2016-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5 H01M8/04201 H01M8/2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堆集成结构,包括配气装置、二级配气缓冲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排气装置和一级排气缓冲腔,所述配气装置包括配气总管和一级配气缓冲腔;每个所述二级配气缓冲腔分别通过二级配气支管组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连接;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连接所述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排气装置均包括二级排气支管、二级排气缓冲腔、一级排气缓冲腔和排气总管。本发明通过两级气体分配和收集结构,使得系统中的每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在气路中都并联于大体相同的位置中,在控制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装配气阻相同或接近的情况下,各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分配到的气体流量和压强的均匀性也可以得到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