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53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273531.2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杂地形的风场仿真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CFD仿真地形拓扑方法。该方法包括:(a)从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待研究地形区域中每个离散点对应的高程数据,并转化为实际高程坐标;(b)计算每个离散点的拓扑地形高度;(c)建立平坦地形网络结构,每个离散点的拓扑地形高度插值到平坦地形网络结构中获得拓扑网格模型,然后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以此获得该待研究地形区域的风场分布实现拓扑仿真。通过本发明,更合理的模拟高海拔地区地形风场,简单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86647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30333.9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风工程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OpenFOAM的模拟复杂地形地表粗糙度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建立复杂地形CFD模型,生成精细化网格;2)提取复杂地形CFD模型的地表粗糙度长度数据,将地表粗糙度长度转化为地表覆盖植被高度,为模拟地表覆盖植被对复杂地形风场影响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3)计算地表覆盖植被在不同高度处对风场的阻力系数,然后将地表覆盖植被高度转换为相应的阻力系数;4)使用OpenFOAM添加阻力系数和地表覆盖植被阻力项,从而获得更精确的复杂地形风场特性模拟结果。本发明使用计算机支持的程序语言,考虑了地表粗糙度对复杂地形风场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复杂地形风场数值模拟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466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92392.8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4S25/632 , F24S25/50 , F24S23/7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热发电支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联合支撑翼和扭力环的抛物集热器支撑结构,包括若干组并排连接的支撑单元,每组支撑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翼和扭力环;支撑翼包括若干根上弦杆、腹杆和下弦杆,扭力环包括钢圈、柔性拉杆和钢管;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通过若干根腹杆连接,形成抛物型开口结构;钢管贯穿每个支撑单元的钢圈的圆心,且通过柔性拉杆与钢圈固定连接;钢圈与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分别设有连接节点;每组支撑单元中的支撑翼之间通过若干根檩条连接,相邻支撑单元中的扭力环通过斜杆连接。本发明支撑翼和扭力环的设计不仅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还通过明确的分工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有效减少了钢材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556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48288.X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03D1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风机塔筒及风力发电机,所述风机塔筒为空心筒体结构,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顶部预制构件、中部预制构件及底部预制构件,所述顶部预制构件与所述中部预制构件之间所形成的连接界面为波浪形,所述中部预制构件与所述底部预制构件之间所形成的连接界面也为波浪形。所形成的弧形连接方式的优化了受力分布,通过弧形的平滑过渡减少了传统直线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同时增加了连接面的面积,风力、重力等外力可以在更大的面积上分散传递,从而降低了负荷强度,也提高了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4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332113.1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风工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风电场风机尾流动态耦合模拟方法,其包括步骤:S1将计算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进而建立计算域网格模型,同时获取风机相关参数;S2将风机致动盘划分为多个径向等距的圆环,根据风速分别计算各圆环对应的轴向力和切向力,进而将其分配到圆环包含的每个网格单元,得到各网格单元的阻力项,依此建立风速与阻力项的对应关系模型;S3基于计算域网格模型,对风机尾流进行数值模拟,模拟时将阻力项添加到对应的网格单元,并根据变化的风速和对应关系模型动态计算更新阻力项。本发明根据来流风速对应动态添加阻力项,能够耦合计算流场和风机对该流场的扰动效果,真实反应风机的尾流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416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46840.3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振动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多频率自适应减振的漂浮平台及海上风电系统,其中漂浮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的内部空间通过隔板分隔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隔间,隔间用于容纳水以形成TLD进而通过水的晃动实现对平台本体的减振效果,且多个隔间形成有多阶TLD,不同阶TLD对应的隔间中水的设置参数不同,多阶TLD对应平台本体的多阶振动频率。本发明将平台本体内部分隔形成多个隔间,隔间用于装水,利用水流随机方向的晃荡激励,可以实现浮式平台在多方向的自适应减振效果,其分隔隔间可实现对多个振动频率的减振,有效解决了现有大多数TMD单一方向、单一频率的问题,对于漂浮平台的复杂运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94615.0
申请日:2023-05-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振荡波涌转换器的排布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首先获取振荡波涌转换器的初始位置、PTO阻尼和襟翼宽度,然后基于初始位置进行位置扩展,并生成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种群。接下来,计算种群中各个个体的适应度,并根据适应度确定待操作个体,再依次对待操作个体进行突变操作、交叉操作和选择操作,以对种群进行更新迭代,并形成新一代种群。最后,多次迭代更新种群,当迭代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选取种群中最优个体作为最终优化结果,并根据最终优化结果确定振荡波涌转换器的位置排布。本申请实施例的振荡波涌转换器的排布方法和装置,充分考虑到尾流影响,实现了振荡波涌转换器的规则化排布,从而有效了提升电场功率和检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91561.4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雪粒子的风机尾流观测装置及方法,涉及风机尾流观测领域,其观测装置包括光源、人工降雪设备、成像设备以及数据采集设备。光源用于向风机尾流区域提供光照;人工降雪设备用于向风机尾流区域提供持续下降的雪粒子;成像设备用于拍摄风机尾流区域内雪粒子的连续图像;数据采集设备用于接收成像设备拍摄的雪粒子的连续图像,并对雪粒子的连续图像进行解析,以获取风机尾流区域的尾流特征。通过模拟风机尾流流场,将雪粒子作为流动示踪剂,观测获得尾流流场的速度分布,解决传统观测方法中观测难度较大、准确度偏差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3098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542800.0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拉杆以及具有该减震拉杆的变压器。减震拉杆包括:主动拉杆,主动拉杆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变压器主体连接;从动拉杆,从动拉杆具有第三端以及第四端,第三端与第二端间隔且相对设置,第四端用于与风机机舱连接;以及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储能件、导体以及磁体,储能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端以及第三端连接,导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端以及第三端活动连接,磁体套设在导体上,且导体相对于磁体可转动;其中,在变压器震动的情况下,主动拉杆能够朝着靠近或远离从动拉杆的方向运动,以使导体在磁体内转动,并切割磁体的磁感线。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减震拉杆。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66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189970.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16F15/14 , F16F15/18 , F16F15/3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阻尼器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约束转动自由度运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外框、转轴、包含第一圆盘体及第二圆盘体的大质量圆盘、带刚度轴承、行星齿轮轴、套设在行星齿轮轴上的行星齿轮、套设在转轴上的中心齿轮及飞轮、中心齿轮轴及永磁体,阻尼器通过外框连接于待减振主结构的内部;转轴相背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外框相对的两内壁上;第一圆盘体通过带刚度轴承套设在转轴上;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圆盘体及第二圆盘体;中心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连接;中心齿轮轴的一端穿过第二圆盘体后固定连接于第一圆盘体,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飞轮;永磁体成对设置在外框的内壁上。本发明能够提高减振效果,增大惯性质量,有效节约耗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