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357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556694.1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测量点和指纹库中测试点的多径时延序列,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测量点匹配的目标测试点;在存在所述目标测试点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测试点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测量点的位置信息;在不存在所述目标测试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量点和所述指纹库中测试点的多径特征参数以及多径时延序列,确定多个候选测试点,并根据所述多个候选测试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测量点的位置信息。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目前室内定位的定位准确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31219.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反射面选择与相位矩阵调整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建立各用户设备与基站的连接,计算各用户设备的平均信号功率与平均干噪信号功率的比值,根据该比值选取与用户设备关联的智能反射面;在确定基站‑智能反射面‑用户设备的关联方式后,用户设备根据接收信号功率强度变化,进行1比特反馈指示,服务该用户设备的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指示对关联的智能反射面的相位矩阵进行调整。本发明方法避免了对基站/接入点与智能反射面之间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与储存开销,不需要用户提供位置信息,解决了分布式多基站多智能反射面多用户系统中为用户选择智能反射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475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25496.9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56/00 , H04L27/00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分布式大规模多天线多载波系统的频率同步方法,属于通信领域;首先,搭建由无线接入点AP以及UE组成的分布式MIMO通信系统,并进行区域化AP分组;选择最靠近区域几何中心的AP作为主AP;针对每个AP组,选择距离最靠近所服务UE的AP作为副AP;计算各AP与各UE构成的收发链路上承载单个OFDM符号的各子载波所对应的相位旋转矩阵;然后,通过两个阶段实现分布式MIMO通信系统的频率偏移估计:采用盲同步或基于数据辅助的同步算法,实现主AP与每个AP组内的所有AP间的频率同步以及实现每个AP组内的UE与副AP间的频率同步,从而最终实现该通信系统内所有UE与所有AP间的频率同步。本发明大大降低了频率同步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623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260885.4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城市合并车道场景的车辆到车辆三维信道建模方法、装置,实现了精确描述城市合并车道场景的车辆到车辆三维随机信道模型,方法包括:以发射端车辆的天线为圆心,构造位于车辆顶部平面的由隔音墙分隔而成的半圆环模型;以发射端车辆的天线和接收端车辆的天线为焦点,确定位于所述车辆顶部平面的多共焦椭圆,将所述多共焦椭圆沿长轴所在直线旋转180度后取车顶平面以上的部分,得到多共焦半椭球模型;根据所述半圆环模型和所述多共焦半椭球模型,确定可分辨径的信道增益;其中,所述可分辨径仅包括双跳反射径;根据所述可分辨径的信道增益,确定所述发射端车辆的天线到接收端车辆的天线的信道冲击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76856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0554612.3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17/36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径分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无线信道多径的参数,根据预设的分簇个数,通过高斯混合模型对无线信道多径的参数进行拟合,高斯混合模型根据无线信道多径的参数的均值和方差确定;通过期望最大算法估计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值,根据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值得到无线信道多径的分簇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无线信道多径的参数的均值及方差,深度挖掘无线信道多径的参数的信息,使得分簇结果更全面地反映无线信道的特征,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分簇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355546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66535.1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91 , G06T17/00 , G06F16/5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电波传播的三维可视化方法,方法包括:获取无线电波的传播环境中物体的物理信息;基于物理信息,建立传播环境的三维虚拟模型,并确定物体在三维虚拟模型中的位置坐标;基于无线电波的信号发送点、无线电波的信号接收点及物体在三维虚拟模型中的位置坐标,确定无线电波的传播路径;基于信号发送点对应的电场强度及相位以及传播路径中目标位置的坐标,确定传播路径对应的电场强度及相位;基于传播路径及其对应的电场强度及相位,建立传播路径的三维虚拟模型;在传播环境的三维虚拟模型中显示传播路径的三维虚拟模型。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直观地展示无线电波在其传播环境中的传播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126807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456787.1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条件下的测量环境的图片信息和信道脉冲响应数据样本;根据信道脉冲响应数据样本,采用信道参数估计算法获取至少一条多径波和各多径波的信道参数,根据各多径波的信道参数,得到至少一个簇;根据测量环境的图片信息,获取测量环境中的至少一个散射体;对各簇和各散射体进行匹配,获取簇核,簇核为与散射体匹配的簇;根据所有簇核,建立预设条件下的基础无线信道模型。本发明不仅减少了计算量,还提高了无线信道建模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61804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410851057.2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0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数据回放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信道测量、信道参数估计和信道回放。所述装置包括信道测量和信道回放系统。本发明根据是否结合微波暗室进行OTA回放,给出了两种回放方法及对应的回放系统。通过对测量系统中的天线阵列进行优化,并采用Zadoff‑Chu序列和并行接收等技术,实现对信道多径特征的充分记录;采用粒子群优化等多径参数估计算法,实现信道多径特征的精确估计,从而消除所记录信道冲激响应中的天线响应;在信道回放中,可直接重构收发射频端口之间的等效信道进行回放,也可重构基站射频端口到终端传播场之间的信道,结合有密集天线探针和对应天线切换开关单元的微波暗室,利用OTA技术回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297988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173120.7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三维传播信道的建模方法及装置,为解决现有的三维传播信道建模中忽略了垂直方向上的角度问题而设计。所述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基站端与移动通信端的直射连线方向并根据基站端与移动通信端天线的高度差及水平距离得出视距传播角度θLoS;步骤2:分别构建基站端与移动通信端的中心角θmean;步骤3:将随机生成的所述三维传播信道的零均值俯仰功率角度谱平移到中心角上,以分别获得基站端与移动通信端的非零均值俯仰功率角度谱。本发明具有实现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弥补了现有技术在俯仰角度上建模的缺失。
-
公开(公告)号:CN10479624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2553.X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5/0048 , H04L5/0053 , H04W72/04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以通过简便易行的方法解决导频污染存在时,多小区多用户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技术问题。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将资源分为若干份,资源的份数等于各小区用户数的最大值;为各小区的用户编号并分配资源,其中,不同小区相同编号的用户的导频序列或数据资源正交并交错。本发明可用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