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0205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604753.6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F1/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电流检测的航天器太阳能功率调节模块均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并联运行的太阳能功率调节模块;S2、对并联运行的太阳能功率调节模块的输出电流量进行间接提取;S3、均流控制,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功率曲线的特性,均流控制只存在于太阳能功率调节模块的稳压模式,而稳压模式时太阳能阵列工作在功率曲线最大功率点右侧,控制太阳电池阵的工作点电压即可控制输出功率均衡,即电流均衡,完成均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直接引入太阳能阵列工作电压的方法实现均流控制,无需检测太阳能功率调节模块输出电流,从而可以规避复杂的电流检测电路,使均流控制简单、可靠,同时成本也相对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64709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91012.X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何熊文 , 顾明 , 赵和平 , 郭坚 , 汪路元 , 詹盼盼 , 程博文 , 阎冬 , 杨丽君 , 张翠涛 , 刘伟伟 , 朱剑冰 , 毛永飞 , 蔺祥宇 , 马亮 , 石海平 , 雪霁
IPC: G06F9/50 , G06F11/20 , G06F15/17 , G06F15/177
Abstract: 一种基于任务自适应分配的星载计算机动态重构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如下:CPU之间发送心跳信息,根据心跳信息以及自身CPU标识进行系统工作模式的初始设置,通过对周期性心跳信息的监控实现系统工作模式的自主切换以及任务的动态分配和创建。通过该方法,各CPU可重新根据工作模式以及自身CPU标识启动工作任务,并支持创建和启动拓展任务,增加系统处理任务数量的能力,系统灵活性强,支持航天器在轨运行期间根据任务需要动态扩展星载计算机的软件功能,提升系统的计算能力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61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08290.1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2J1/10
Abstract: 一种可重构双母线航天器电源系统,二极管D1阳极接稳压母线,阴极接二极管D2阴极、稳压负载R1一端,稳压负载R1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阳极接并网控制装置输出端,并网控制器输入端接二极管D3阴极、大功率脉冲负载R2一端,大功率脉冲负载R2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阳极接低阻抗母线;并网控制装置输出端电压不大于稳压负载R1提供至稳压负载R1的稳定电压。本发明通过并网装置实现高品质全调节母线和低输出阻抗不调节母线双母线重构,实现稳压母线备份,增强了可靠性,提高了太阳电池阵功率利用率;采用独立双母线,将稳定负载及脉冲负载分开供电,能满足宽功率范围、大功率脉冲负载需求,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6211525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0938176.6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2H9/04
Abstract: 一种基于S3R的航天用过压保护电路,包括:n个功率二极管D1~Dn、N型MOSFET Q1、迟滞比较器及驱动器,其中,n为正整数;功率二极管D1~Dn的阴极均与N型MOSFET Q1的漏极相连,功率二极管D1~Dn的阳级分别与所对应的S3R电路拓扑中,连接到母线上任意两个串联的二极管的中间公共端相连;N型MOSFET Q1的门极与迟滞比较器及驱动器的输出端相连,N型MOSFET Q1的源极接地;迟滞比较器及驱动器的正端接S3R电路拓扑中母线误差调节器,负端接基准电压Vref(n+1)。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依靠切入负载不能进行开关调节、导致热耗过高的缺点,在母线过压情况下,自动触发过压保护电路,进行开关调节,保证母线电压符合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8352995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20489509.0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智能充电组件,该充电组件包括柔性防水基底、封装胶膜、具有防热斑功能的柔性太阳电池组成的太阳电池串、柔性防水透光封装顶膜、柔性智能控制电路、蓄电池扩展端口、多通道功率输出端口、充电端口电压电流显示屏;其中,智能控制电路具有功率控制、电压调节、向多通道功率输出端口高效供电及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功能。与传统充电组件相比,具有全柔性、电池利用效率高、智能配电、质量轻等优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