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9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79618.4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抗应力腐蚀高强螺栓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微量稀土的添加即可显著提高现役高强螺栓钢在工业污染环境中的耐蚀性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稀土元素可将螺栓钢在酸性环境中的氢致沿晶断口转变为少量穿晶和大量韧窝断口,即将典型的沿晶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表明稀土元素在钢中具有优异的抗氢脆作用,因而可提高其抗应力腐蚀性能;通过稀土元素的微合金化可改善螺栓钢的晶界特征,大大增加晶界密度,同时降低大角度晶界比例,此外稀土元素可抑制回火碳化物的粗化,从而有效降低应力腐蚀裂纹萌生的形核位点,并阻碍裂纹扩展,因而提高其抗应力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72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210737485.7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广州天韵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广州市南沙区贝科耐蚀新材料研究院
IPC: G01N17/02 , G01N17/04 , G01H11/02 , G01D21/0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海上装备腐蚀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包括硬件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软件单元;硬件单元包括腐蚀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用于采集海上装备部件与腐蚀相关的传感器信号;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采集的传感器信号进行数据储存、数据预处理以及运维安全日志管理;软件单元用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对输入的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输出所监测部件的腐蚀趋势的预测值和腐蚀程度的分类结果,并判断是否发出安全警报。本发明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传感器信号编译为腐蚀损失量的同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使海上装备重要部件处腐蚀情况得到数字化展示并对腐蚀数据库加以积累,提高了腐蚀安全监测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8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6639.0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频率的镀锌钢健康状态评定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镀锌钢健康状态评定方法包括:构建镀锌钢的阻抗‑频率测试体系,进行镀锌钢的阻抗‑频率响应曲线测试;依据镀锌钢的阻抗‑频率响应曲线分析所测试的镀锌钢的特征频率;建立镀锌钢服役失效过程的镀锌层失效特征频率谱图;检测待测试的镀锌钢特征频率,利用镀锌层失效特征频率谱图,判断当前镀锌钢所处的健康状态。本发明的镀锌钢健康状态评定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方法,无需在电极上进行镀锌处理,也无需用电解液形成阻抗测试回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方便对现场镀锌钢健康状态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7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37485.7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广州天韵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广州市南沙区贝科耐蚀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海上装备腐蚀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包括硬件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软件单元;硬件单元包括腐蚀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用于采集海上装备部件与腐蚀相关的传感器信号;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采集的传感器信号进行数据储存、数据预处理以及运维安全日志管理;软件单元用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对输入的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输出所监测部件的腐蚀趋势的预测值和腐蚀程度的分类结果,并判断是否发出安全警报。本发明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传感器信号编译为腐蚀损失量的同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使海上装备重要部件处腐蚀情况得到数字化展示并对腐蚀数据库加以积累,提高了腐蚀安全监测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1050539.9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点蚀马氏体硬化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冶金领域。抗点蚀马氏体硬化不锈钢,其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C≤0.07%、Mn 0.35%‑0.68%、Si 0.32%‑0.70%、P≤0.035%、S≤0.030%、Ni3.8%‑5.2%、Cr14.0%‑16.8%、Cu2.8%‑4.3%、Mo0.3%‑1.5%、V0.050%‑0.10%、Al<0.005%、Nb 0.15%‑0.25%和Te≤0.0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0.35<[Te]/[S]<1.0。本申请提供的抗点蚀马氏体硬化不锈钢,实现钢中夹杂物的有效调控,实现材料耐点蚀性能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97807.5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腐蚀电流检测器、系统和判断管道耐腐蚀性能的方法。管道腐蚀电流检测器,包括检测器本体,所述检测器本体具有迎流面、背流面和切流面;迎流面设置有第一传感器,背流面设置有第二传感器,切流面设置有第三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均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的材料为铜,第二检测单元与所述管道的材质相同。管道腐蚀电流检测系统,包括所述的管道腐蚀电流检测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判断管道耐腐蚀性能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管道腐蚀电流检测器,可以通过调整探头的安装角度,实现具有不同迎接角部位管道的耐蚀性进行评价,极大提高了管线耐蚀性测试的精度及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898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06325.6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合金结构钢的耐蚀性评价方法,包括:将按低合金结构钢元素组成计算的耐大气腐蚀性指数I、通过金相组织计算的珠光体相含量(X1)及晶粒度等级(X2)、通过夹杂物观察计算的典型视场下夹杂物面积百分比(X3)等四个变量带入式:Y=I-0.062X1+0.10X2–12.1X3中,得到该待评价低合金结构钢的综合耐蚀指数Y,通过Y的大小判断该低合金结构钢耐蚀性的高低。该方法考虑因素较为全面,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无需进行大量模拟及户外实验,实验周期短,便于为低合金结构钢在实际使用中提供更加准确、更为合理的耐蚀性评价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053078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38522.1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观测钢材表面局部腐蚀萌生过程的装置,属于腐蚀技术领域。由试验架、反应容器、溶液蠕动加注系统和高速摄像系统组成。工作台(1)上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上固定高速摄像仪(3);反应容器(6)内含有带螺纹可旋转调节高度的试样台(7),反应容器和可蠕动添加溶液的加注系统(13)连接。优点在于可原位实时地观测材料中夹杂物(析出相)等微观组织结构在诱发局部腐蚀萌生过程中腐蚀形貌的变化,可以用来研究不同金属材料中夹杂物或析出相等微观组织诱发局部腐蚀萌生的过程和机理。试验装置操作简便,数据准确可靠,可广泛应用于不同金属的腐蚀研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04788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87946.8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5/24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表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疏水表面涂层由包含环氧树脂、环氧固化剂、环氧溶剂和碳纳米管的超疏水溶液在基底材料上喷涂后得到的。本发明的超疏水表面涂层具有材料易得、自清洁、防覆冰等优点,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与应用,属于高分子涂层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35438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69394.6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C21D8/0226 , C21D8/0236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氢致延迟开裂的高强钢及制备方法,属于高强钢技术领域。该高强钢质量百分比组成为:C:0.22~0.25%、Si:0.25~0.35%、Mn:1.2~1.4%、S:≤0.005%、P:≤0.02%、Al:0.02~0.05%、Ti:0.02~0.05%、Cr:0.11~0.2%、B:0.002~0.0035%、Nb:0.025~0.055%、N:N/(Ti+Nb)=1/8~1/6、Fe:余量。该高强钢通过22MnB5钢添加微量Nb、N,形成Ti、Nb、N复合微合金化,使材料的组织中析出弥散分布的纳米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