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876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60440.3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束选区熔化打印TiAl合金叶片热等静压消除缺陷的方法,属于发动机叶片热等静压领域。该方法在打印叶片毛坯完成清理后,通过循环充放氩气排出空气后升温加压进行三步热等静压过程,完成TiAl合金叶片的制备。热等静压时要将叶片装入工装防止变形。本发明可处理不同尺寸的TiAl叶片,包括低压涡轮叶片、高压涡轮叶片、轴流空心叶片等。通过该方法热等静压的叶片经CT检测为致密无缺陷状态,打印缺陷完全被消除。由于该方法通过温度与压力的异步保载,利用不同显微组织力学特性在较低的温度与压力条件下促进了缺陷的闭合湮灭,解决了打印TiAl合金叶片内部缺陷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8351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99756.5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带双取向硅钢及制备方法,涉及超薄带电工钢制备的技术领域。所述超薄带双取向硅钢的厚度为0.03‑0.10mm,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Si=2.7‑5.0%,C≤0.006%,S≤0.008%,Mn≤0.01%,酸溶铝Als≤0.008%,P≤0.008%,N≤0.008%,Cu≤0.008%,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夹杂;其中,前述各元素的下限值不能为0。本发明在不采用抑制剂的情况下,通过三次轧制工艺和最终的高温退火工艺,制备出强立方织构的超薄带双取向硅钢,超薄带的轧向和横向均具有优异的磁性能。本发明公开的超薄带双取向硅钢制备方法资源利用率高,流程短,成本低,效率高,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513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59894.3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F10/28 , C22C30/00 , C22C21/00 , C22C14/00 , B33Y10/00 , B33Y70/00 , C22C1/03 , B22F9/14 , B22F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束选区熔化T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发动机材料设计及制备的技术领域。所述电子束选区熔化TiAl合金的厚度为1‑50mm,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Al 43‑46at%,Nb 2‑8at%,Mo 0.1‑0.9at%,B 0‑0.75at%,Si 0‑0.9at%,C 0‑0.5at%,氧含量低于750ppm,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B和C元素的含量不能为0。本发明通过成分选择和合金粉末制备方法选择,使得所制备的合金粉末用于电子束选区熔化打印产品能够获得细小全片层晶粒及高强度与塑韧性匹配;合金粉末与打印制件性能高,打印参数工艺窗口大,效率高,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0260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53445.3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小类似近γ组织结构的变形高Nb‑TiAl合金及制备方法,涉及TiAl金属间化合物形变制备的技术领域。该合金成分Al 43‑48at%,Nb5‑10at%,B 0‑0.5at%,W 0‑0.5at%,Y 0‑0.3at%,余量为Ti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真空凝壳熔炼+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浇铸+去应力退火+去除表面氧化皮+防氧化处理+进行包套+(α+γ)双相区大挤压比热挤压变形的工艺。本发明方法相对于其他传统方法,可得到细小的类似近γ组织,平均晶粒尺寸控制在2‑30μm。该组织兼具优异的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特别是兼具优异的室温强度和塑性,在航空航天及车辆发动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517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33165.3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F10/25 , C22C14/00 , C22C21/00 , C22C1/04 , B22F9/14 , B22F10/32 , B33Y10/00 , B33Y40/10 , B33Y70/00 , B33Y80/00 , C22C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梯度策略3D打印TiAl合金的制备方法,涉及先进制造的技术领域。所述梯度策略3D打印TiAl合金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在打印前对基板进行原位加热,使基板达到红热状态,之后在红热基板上预打印一种与TiAl合金热膨胀系数相近且易于成形的材料,然后在预打印材料上打印TiAl合金,最后切割掉底部的预打印材料,制备得到表面无宏观裂纹的高抗拉强度的TiAl合金产品。本发明不需要模具和设备改造,制备的工件致密度高、室温抗拉强度高、易进行室温加工、表面精度高、无裂纹,只需简单的热处理或表面加工就可以实现工程应用,既节约成本又极具应用价值,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334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640388.0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向凝固TiAl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感应凝壳熔炼技术熔炼并浇筑TiAl合金铸锭;(2)将得到的TiAl合金铸锭加工成棒状试样,打磨后放置在难熔金属坩埚中,装配到定向凝固炉上;(3)将定向凝固炉抽真空后充入高纯氩气,打开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进行加热,逐步升温至超过合金熔点后停止加热,进行保温处理使合金熔化均匀,得到熔融合金;(4)保温结束后,通过定向抽拉熔融合金进行定向生长,生长结束后冷却、通入空气,取出样品,即可得到定向凝固TiAl合金试棒。本发明的定向凝固TiAl合金的制备方法完全消除了金属氧化物坩埚对TiAl合金熔体的污染,杜绝了会破坏力学性能的颗粒进入。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41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203764.5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全片层组织的T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航空材料设计及制备领域。该合金成分Al:44~45at%,Nb:3~5at%,Mo:0.3~0.7at%,B:0~0.2at%,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O、H、N等,Ti为余量。该合金同时具有α单相区及β凝固特点,通过形变及热处理可基本消除室温β组织。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得到合金铸锭,随后采取高温变形设备在α单相区及其附近高温变形,可得到细小的全片层组织,平均片层团尺寸可控制在20~200μm。由于该组织兼具高温使用性能及室温韧塑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246828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10003352.0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塑性拉拔法制备高硅钢丝材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其中,所述高硅钢中的Si含量为3.5~7.5wt%,C含量为0~0.1wt%,B含量为0~0.10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方法以高硅钢的线材为初始原料,在合适的电脉冲参数下,在20~2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电塑性拉拔,拉拔速度为0.1~3m/min,经过多道次的拉拔,可以得到直径为0.3~1mm的高硅钢丝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操作简单,无需退火、无需电炉加热、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成材率高,获得的丝材表面质量优异、表面无氧化,直径均匀,且高硅钢丝材的室温塑性和磁性能更加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81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710068722.4
申请日:2017-02-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Ni‑P镀层表面均匀镶嵌金刚石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表面改性技术领域。以弹簧钢垫片为基体,进行Ni‑P‑微米金刚石化学复合镀处理,随后进行120~200C的热处理。化学复合镀先在弹簧钢垫片基体表面上预镀一层Ni‑P镀层;再在预镀层上进行Ni‑P‑微米金刚石复合镀,将金刚石沉积到镀层上;最后继续镀覆Ni‑P镀层,将镶嵌于镀层中的金刚石进行深埋处理。最终的镀层中,金刚石粒径的1/2~2/3镶嵌于Ni‑P镀层中,其余部分裸露在镀层表面外,金刚石颗粒在镀层表面均匀分布。采用水平自转旋转器挂件方式,克服了金刚石受重力影响而难以均匀分布的问题,达到了弹簧钢垫片两个表面同时均匀镀覆金刚石颗粒的目的,缩短了镀覆时间,同时也消除了镀件不同表面以及不同位置上金刚石颗粒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68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1044533.5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F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结构材料热加工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本发明直接将TiAl合金坯料加热至不同的变形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热变形加工;通过控制热变形温度,得到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四种典型TiAl合金显微组织,进而获得不同力学性能的TiAl合金变形件。利用本方法,组织及性能在热变形制备加工过程中得到控制,省掉了之后的热处理环节,减少了工序。同时,所制备的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细小均匀,兼具强度和塑形优势,突破了变形TiAl合金后续热处理方法难以获得细小全片层组织的技术瓶颈,是一种短流程、高性能的TiAl合金热加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