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7461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244439.8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尾叶紫薇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其包括15个尾叶紫薇的微卫星位点。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尾叶紫薇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筛选方法及其在尾叶紫薇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扩增该15个尾叶紫薇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和扩增方法,建立了尾叶紫薇的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并利用这些标记进行尾叶紫薇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重复性好,是一种可靠有效的DNA分子标记。
-
-
-
公开(公告)号:CN10192132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55730.8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菊花光周期敏感型基因CmFT,同时涉及CmFT基因在菊花光周期敏感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法结合RACE技术,从菊花中分离了FT同源基因CmFT,该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CmFT属于FT亚家族成员。CmFT与菊花光敏感性相关,通过遗传转化,将基因转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普通菊花品种,结果表明,该基因能够调节菊花的光周期,促进开花。
-
公开(公告)号:CN101015278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64053.X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糖培养菊花的方法,采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替代传统的糖,控制释放浓度为2000~3000ppm,采用透光性好、透气不透水的氟乙烯树脂膜为容器,在此种培养条件下,不同品种的菊花组培苗和组培后移栽苗在株高、叶数、根数、最大根长、茎叶部分和根部部分的干鲜重最大,出苗率高,污染率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015277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64052.5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菊花组培的新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冷光源(发光二极管)作为组培光源,通过实验确定了红光和蓝光的最佳比例以及最佳光照强度。此外,本发明选择透气性好的氟乙烯树脂膜作为组培苗的培养容器;采用岩棉块作为培养基质;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组培,菊花组培苗生长速度比常规组培快一倍。菊花组培苗和组培后移栽苗在株高、叶数、根数、最大根长、茎叶部分和根部部分的干鲜重最大,出苗率高,污染率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011028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64048.9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菊花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本发明方法确定了单核靠边期的菊花花粉发育的外在形态学标记,取该时期的花粉经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为单倍体植株。本发明采用液体培养基将花粉和花药壁共培养,提高了愈伤率和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本发明为菊花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有力的手段。同时,对于自交不育的菊花,花粉培养能获得单倍体和纯合二倍体,应用于杂交制种能够快速的获得优质的F1代,从而解决我国菊花种子生产的问题,具有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08017696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1407496.4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2 , A01H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菊花CmTFL1c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所述菊花CmTFL1c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菊花叶盘,将该基因转入菊花中,得到转CmTFL1c基因菊花株系,结果发现转CmTFL1c基因菊花株系侧枝数量增加,地表覆盖率增加,进而花量也增加,并且花期推迟15‑20天。可见本发明的菊花CmTFL1c基因具有推迟花期、促进菊花侧枝生长、增加花量的功能,将该基因应用于植物性状改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1769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407496.4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菊花CmTFL1c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所述菊花CmTFL1c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菊花叶盘,将该基因转入菊花中,得到转CmTFL1c基因菊花株系,结果发现转CmTFL1c基因菊花株系侧枝数量增加,地表覆盖率增加,进而花量也增加,并且花期推迟15‑20天。可见本发明的菊花CmTFL1c基因具有推迟花期、促进菊花侧枝生长、增加花量的功能,将该基因应用于植物性状改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