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叶紫薇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7461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244439.8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尾叶紫薇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其包括15个尾叶紫薇的微卫星位点。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尾叶紫薇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筛选方法及其在尾叶紫薇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扩增该15个尾叶紫薇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和扩增方法,建立了尾叶紫薇的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并利用这些标记进行尾叶紫薇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重复性好,是一种可靠有效的DNA分子标记。

    CCFL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46699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93406.2

    申请日:2011-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CCFL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用途,具体地说是CCFL作为植物组织培养光源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研究还进一步确定采用特定的红光和蓝光配比能够提高光源的利用率,采用特定的光照强度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的生长量。采用CCFL作为光源能够广泛地用于植物组织培养,其能提高植物生长效率,降低能耗。

    一种新的鸢尾杂交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11024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710064051.0

    申请日:2007-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鸢尾杂交育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花前一天下午去除垂瓣,测定开花期中具有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后,人工授粉验证试验的结果。本发明所述杂交育种方法不使用套装,可以节约人工和加快育种进程,结实率大大提高。

    一种LED条件下菊花组培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15277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64052.5

    申请日:2007-0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菊花组培的新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冷光源(发光二极管)作为组培光源,通过实验确定了红光和蓝光的最佳比例以及最佳光照强度。此外,本发明选择透气性好的氟乙烯树脂膜作为组培苗的培养容器;采用岩棉块作为培养基质;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组培,菊花组培苗生长速度比常规组培快一倍。菊花组培苗和组培后移栽苗在株高、叶数、根数、最大根长、茎叶部分和根部部分的干鲜重最大,出苗率高,污染率最低。

    一种菊花单倍体育种方法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1028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64048.9

    申请日:2007-0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菊花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本发明方法确定了单核靠边期的菊花花粉发育的外在形态学标记,取该时期的花粉经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为单倍体植株。本发明采用液体培养基将花粉和花药壁共培养,提高了愈伤率和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本发明为菊花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有力的手段。同时,对于自交不育的菊花,花粉培养能获得单倍体和纯合二倍体,应用于杂交制种能够快速的获得优质的F1代,从而解决我国菊花种子生产的问题,具有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

    一种新的鸢尾杂交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11024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64051.0

    申请日:2007-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鸢尾杂交育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花前一天下午去除垂瓣,测定开花期中具有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后,人工授粉验证试验的结果。本发明所述杂交育种方法不使用套装,可以节约人工和加快育种进程,结实率大大提高。

    菊花CmTFL1c基因及其应用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17696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1407496.4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菊花CmTFL1c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所述菊花CmTFL1c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菊花叶盘,将该基因转入菊花中,得到转CmTFL1c基因菊花株系,结果发现转CmTFL1c基因菊花株系侧枝数量增加,地表覆盖率增加,进而花量也增加,并且花期推迟15‑20天。可见本发明的菊花CmTFL1c基因具有推迟花期、促进菊花侧枝生长、增加花量的功能,将该基因应用于植物性状改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菊花CmTFL1c基因及其应用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1769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407496.4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菊花CmTFL1c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所述菊花CmTFL1c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菊花叶盘,将该基因转入菊花中,得到转CmTFL1c基因菊花株系,结果发现转CmTFL1c基因菊花株系侧枝数量增加,地表覆盖率增加,进而花量也增加,并且花期推迟15‑20天。可见本发明的菊花CmTFL1c基因具有推迟花期、促进菊花侧枝生长、增加花量的功能,将该基因应用于植物性状改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