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连接半模基片集成波导T形功率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102723564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110077148.1

    申请日:201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像转接半模基片集成波导T形功率分配器,包括设有金属贴片的介质基片、三条相应的T形轴对称方式构成的单侧开口面支路;其中,每条支路的开口面的一侧设有两排周期性排列的金属孔列,金属孔列与支路的金属贴片之间有一条L形的空气槽;在金属化通孔内壁上设置有金属套,所述金属套与覆于介质基片上表面的金属贴片与下表面的金属贴片连接。本发明具有双侧开放结构、T形对称等功率输出、尺寸紧凑、集成度高、损耗小、成本低以及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一系列优点。

    二极管箝位型五电平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01902142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010236422.0

    申请日:2010-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极管箝位型五电平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包括第一五电平降压电路、第二五电平降压电路、直流电源输入电路、负载电路。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SPWM控制,根据电感电流的方向和输出电压的大小,控制两个五电平降压电路半周期工作,通过不同的开关组合,分别在两个输出桥臂得到五电平的PWM调制波输出。本发明的优点是:保留了双降压电路无桥臂直通、无开关管体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的优点;实现了五电平输出,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减小,有助于减小滤波器,同时可以降低PWM调制部分的开关频率,降低开关损耗,提高效率;同半桥型逆变器相比,功率器件电压应力降低,功率器件电压应力降低,使得中小功率的开关器件可适用于高压、大功率的场合;电路中只需8个功率二极管,与桥式五电平二极管钳位型逆变器相比,二极管数量减小了1/3,钳位电路得到了简化。

    均压解耦控制双降压式多电平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01789708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15979.9

    申请日:2010-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压解耦控制双降压式多电平逆变器,包括第一多电平降压电路、第二多电平降压路、直流电源输入电路、负载电路、第一均压电路和第二均压电路,每个均压电路包括一个电感和一个功率开关管,利用双降压电路电流半周期工作模式及两个降压电路拓扑结构完全对称的特点实现了均压与逆变的解耦。本发明的优点是:保留了双降压式逆变器的无桥臂直通和电流半周期工作的优点;拓扑结构扩展性较好,给出了多电平双降压式逆变器拓扑结构的一种通用构建形式;均压电路结构简单,所增加的元器件较少,解耦控制简单,易于实现。

    一种LSTM网络的压缩加速方法及FPGA加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3828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1911103697.4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LSTM网络的压缩加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模型初始化,模型初始化后进行归一化操作,所有权值在0~1的范围内服从正太分布;步骤2),使用原始权值矩阵的部分参数构造分块的Toeplitz矩阵去代替原始矩阵。除此之外,激活函数采用分段线性近似的方法,接着进行训练至网络收敛;步骤3),对训练后的网络进行分组量化,接着分组训练至收敛;步骤4),对量化后的网络进行轻微的剪切操作,最后训练至收敛,得到最终压缩后的网络。本发明通过对网络参数进行压缩,能够仅仅使用片内资源对网络进行实现,并且几乎不会对精度造成影响。

    一种基于分部K-RED模约减算法的格密码模乘器

    公开(公告)号:CN118151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80264.2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部K‑RED模约减算法的格密码模乘器,包括二输入乘法器、约减模块、修正模块、二输入加法器和二选一多路选择器;所述二输入乘法器的两个输入端口用来接收相应的两个模乘数据,二输入乘法器的输出端口与约减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约减模块的输出端口与修正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二输入加法器的两个输入端口分别是修正模块的输出和格密码中的模数q,二选一多路选择器的两个输入端口分别是修正模块的输出和二输入加法器的输出,二选一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口用于输出两个待模乘数据与模数q的模乘结果。本发明可以高效地完成格密码方案中的模约减运算,有效地减少了硬件资源的消耗。

    一种格密码加解密中的环多项式乘法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281916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0016679.3

    申请日:2021-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格密码加解密中的环多项式乘法器电路,具有高并行度,在FPGA硬件实现时达到了减少时间周期以及高吞吐率的效果,并简化了控制单元。同时,结合具体参数可将其中一个多项式乘法的系数采用有符号数表示,可在FPGA中单个DSP模块同一时钟完成两次乘法,优化模约减,大大加快了格密码加解密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消耗。

    基于CRYSTALS-Kyber的快速数论变换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6820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594853.1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RYSTALS‑Kyber的快速数论变换电路,其中控制单元为两个蝶形单元和四个BRAM内存提供模式控制信号,并且按照不同的工作方式,为四个BRAM内存提供读写地址;数据通过四个BRAM内存输入到蝶形单元中,通过控制单元的模式控制信号选择不同的蝶形单元模式,并且在蝶形单元中引入巴雷特约简电路,将12bit×12bit=24bit的数据重新规范到12bit的范围内,得到蝶形单元运算结果后按照快速数论变换算法的顺序写回四个BRAM内存中。本发明蝶形单元节省资源又使得其能够在高频率下运行,内存访问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蝶形单元的算力,使得占用周期少。

    应用于CRYSTALS-Kyber的高效应用型多项式运算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688627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32715.8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CRYSTALS‑Kyber的高效应用型多项式运算电路,包括应用于CRYSTALS‑Kyber算法的RPOA、控制单元以及内存;控制单元为RPOA和内存提供模式控制信号以选择RPOA的功能模式,并根据不同的内存访问方式以不同的工作方式为内存提供读写地址,控制RPOA的数据交互;基于读写地址和功能模式,内存中数据输入到RPOA,RPOA进行相应功能的多项式运算后,运算结果写回内存中;所述内存访问方式分为BRAM富裕型、BRAM缺乏型、BRAM匮乏型内存访问方式;所述RPOA的功能模式包括NTT、INTT、多项式乘法、多项式加法和多项式减法。本发明可大幅度提升后量子密码芯片的性能。

    一种基于后量子数字签名的MDC-NTT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168659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32711.X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后量子数字签名的MDC‑NTT架构,包括:随机数生成模块、采样模块、第一多项式乘法模块、第二多项式乘法模块、计算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随机数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采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采样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数据选择单元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采样模块的输出端还与stream Out连接;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数据选择单元与第一多项式乘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连接,第一多项式乘法模块的输出端与计算模块连接,计算模块分别与stream Out、数据存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存储单元通过数据选择单元与第二多项式乘法模块连接。本发明对于不同参数、不同乘法位数、不同NTT计算轮数只需增加或减少其中的乘法级数即可。

    基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动态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259754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578424.8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动态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电路,包括动态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电路单元阵列、预充电路、译码器、使能模块、读写电路,动态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电路单元阵列包括m行n列动态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电路单元;所述动态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电路单元包括6管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6个功能开关,电路通过亚阈值电流放电的方式提取NMOS管的随机失配,从而生成唯一的响应。通过亚阈值放电的方式,提高了电路的性能。同时,可动态调节的电路单元不仅可以调节为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电路响应的生成,也可以调节为可以数据缓存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从而极大的提升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单位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