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348103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20126189.3
申请日:2016-02-17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B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施领域,公开了一种石笼及河道护砌结构,所述石笼包括笼体(1)、装填至该笼体(1)内的块状物料(2)以及灌注至所述笼体(1)内的胶凝材料(3),该胶凝材料(3)至少充填相邻所述块状物料(2)之间的缝隙以将笼体(1)内的所述块状物料(2)粘结为整体结构。与传统石笼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石笼具有结构强度高、耐久性好、抗冲刷能力强等优点,便于机械化施工且水泥用量较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笼可以用于形成河道护砌结构,从而可以在例如工期紧张或抢险工程中首先使装填有块状物料(2)的笼体(1)发挥作用,能够在水下快速施工;待如汛期过后的干场条件下灌注胶凝材料(3),因而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535709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2175469.2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北京韩建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 涿州市腾益钢结构有限公司 , 北京市南水北调干线管理处 ,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孙海龙 , 赵常 , 张海鹏 , 林雄 , 潘洪 , 王帆 , 涂江华 , 谷立新 , 夏晓文 , 张岩 , 石维新 , 张奇 , 杨进新 , 刘烨华 , 陆国敏 , 卻佳楠 , 张天峰 , 王洋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隧道钢瓦片运调装置,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隧道钢瓦片运调装置,包括:支撑梁;两个行走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梁的两端,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梁移动;两个工件固定机构,均与所述支撑梁连接,并间隔的位于两个所述行走机构之间,所述工件固定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支撑梁的径向伸展或收缩以支撑固定不同管径的钢瓦片工件;两个导向机构,均与所述支撑梁连接,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工件固定机构之间,所述导向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支撑梁的径向伸展或收缩以调整所述钢瓦片工件随所述支撑梁移动时的移动方向。所述隧道钢瓦片运调装置解决了钢瓦片的运输的磕碰和对接调整困难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478322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621456499.8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输水、油等流体的管道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及管道组件,该管道包括金属筒和套装在该金属筒外部的混凝土筒(7),所述金属筒包括套装的第一金属筒(2)和第二金属筒(4),所述第一金属筒(2)和所述第二金属筒(4)之间设置有空隙(3)。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能够承受高内压和高外压,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久性,而且造价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17621443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22793439.2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B28D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的安装基体钻孔装置,所述管道的安装基体钻孔装置包括微型定向钻机(7)、连接于所述微型定向钻机(7)的钻杆以及能够连接于所述钻杆的前端的钻头(10),所述钻杆能够构造为围绕管道(1)的外周面的圆弧形,以引导所述钻头(10)在所述安装基体中形成围绕所述管道(1)的外周面的钻孔。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微型定向钻机7驱动钻头10进行钻进作业,再通过钻杆使钻头10能够围绕管道1进行钻进,以此来实现在非开挖条件下能够沿着管道的外周面进行钻孔。
-
公开(公告)号:CN208169684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20736509.6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PCCP管道张拉装置,该张拉装置包括第一部、第二部、驱动件和支撑件,驱动件(1)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件上,容纳通道(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一端口和位于第二部上的第二端口,第二部用于顶靠在PCCP管道锚固结构的锚板(13)上,第二部和安装于锚板的夹片(4)之间形成有间隙以允许夹片朝向第二部移动,钢绞线(2)从第二端口穿入容纳通道并从第一端口穿出容纳通道,第一端口设置为能够连接工具夹片(5),驱动件连接第一部,驱动件能够在从第二部到第一部的方向上运动以带动第一部远离支撑件。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张拉装置,在进行张拉时能够避免钢绞线被刮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55004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1747064.3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市南水北调干线管理处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奇 , 沈来新 , 石维新 , 窦铁生 , 王东黎 , 杨进新 , 刘江宁 , 张海鹏 , 温苏伟 , 赵丽君 , 程冰清 , 张岩 , 吕兵 , 李记兴 , 刘金玲 , 温朝臣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PCCP管道预应力加固结构,该PCCP管道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管道(1)、缠绕于管道外周上的钢束(2)、设置在管道上的垫板(3)以及设置在垫板上的锚固部,锚固部具有沿管道的周向依次分布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锚固部上设置有底部凹槽(13)、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钢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侧面穿过第一通孔并缠绕管道,第二部分从第一侧面穿过底部凹槽并缠绕管道,第三部分从第一侧面穿过第二通孔。本申请使得钢束沿锚固部的通孔的方向延伸,以缓和钢束和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的端面的棱边之间的接触,避免钢束在张拉过程中的破损和应力集中。
-
公开(公告)号:CN204780858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33323.X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基坑,所述防水基坑包括沿基坑(2)的轮廓施工的地下连续墙(1)以及向基底施工的基坑封底结构,所述基坑封底结构与所述地下连续墙(1)接合,以使基坑的内部与外部隔离在所述地下连续墙(1)的先施工槽段(12)与后施工槽段(11)之间通过工字钢接头(3)形成接缝,所述工字钢接头(3)的朝向所述后施工槽段(11)一侧的翼缘长度要大于朝向所述先施工槽段(12)一侧的翼缘长度。基坑的内部与外部隔离,工字钢接头与后施工槽段之间形成弯曲的渗径,能够增加基坑内外侧渗水的难度,而形成全封闭的防水体系,可以有效的防止基坑内外地下水连通,有效避免了由于施工降排水造成的对基坑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11690834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325956.X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具体地涉及一种止水带。一种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连接管、进水管和排气管;止水带本体,包括结构区和位于结构区两侧的防水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止水带本体内,所述连接管的上具有与所述止水带本体外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止水带本体的防水区;进水管与排气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气管安装在所述止水带本体的结构区上且与所述连接管相互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止水带本体内部设置连接管,在连接管上设置连接到防水区的出水口,在利用进水管对连接管施加水压,利用排气管排空连接管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内水压下降情况便可判断止水带的防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7454962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21457450.4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输水、油等流体的管道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和具有该管道的管道组件,所述管道包括金属筒(2)和套装在所述金属筒(2)外部的混凝土筒(6),所述金属筒(2)和所述混凝土筒(6)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层(3)。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能够承受高内压和高外压,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久性,而且造价较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655031U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620267783.4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窦铁生 , 夏世法 , 石维新 , 徐邦敬 , 杨进新 , 冯启 , 郑艳侠 , 王东黎 , 李蓉 , 张奇 , 桑亮 , 刘江宁 , 陶海军 , 赵波 , 胡赫 , 郑亚平 , 程冰清 , 李守辉
IPC: F16L55/1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补强防渗复合里衬组合结构,其包括:PCCP断丝管内侧表面上粘贴有至少一层纵向碳纤维布,在所述纵向碳纤维布的表面粘贴有至少一层环向碳纤维布,在所述环向碳纤维布上涂覆有一层DXE弹性涂层。本实用新型的补强防渗复合里衬组合结构充分利用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大、承载能力强以及DXE弹性涂层防渗效果优异和适应变形能力强的特点,在断丝管管芯混凝土内表面粘贴1‑2层纵向碳纤维布和3‑5层环向碳纤维布,由多层碳纤维布和浸渍胶形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板。在CFRP表面涂刷1mm‑5mm的DXE弹性涂层,起到防渗和CFRP表面防护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