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隔热壁结构的加热炉

    公开(公告)号:CN10929730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0817760.X

    申请日:2018-07-24

    Inventor: 山下修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双隔热壁结构加热炉,双隔热壁结构加热炉能够防止其下述内管件被损坏:该内管件的强度因高温加热已经降低。双隔热壁结构加热炉1包括外管件2和内管件3,内管件3设置在外管件2内部,在双隔热壁结构加热炉中,在外管件2与内管件3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8是经减压的,并且在内管件3内部形成的加热空间13被加热,并且在双隔热壁结构加热炉中,设置有管状加强构件6以覆盖内管件3的外周,管状加强构件由耐热性和强度分别比内管件3的材料的耐热性和强度高的材料形成。

    减压绝热配管构造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9764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058703.8

    申请日:2018-01-22

    Inventor: 山下修

    Abstract: 一种能体现所期望的绝热性能且组装容易的减压绝热配管构造。本发明的减压绝热配管构造(1A)具有内管(3)的端部与外管(2)的端部之间的空间被减压的构造,外管具有从轴向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凸缘(21)和从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凸缘(22)。而且,内管具有从轴向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且在比第一凸缘靠轴向内侧的位置与第一凸缘对置配置的第三凸缘(31)和从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且在比第二凸缘靠轴向外侧的位置与第二凸缘对置配置的第四凸缘(32)。而且,在第一凸缘与第三凸缘之间配置有第一弹性密封件(11),在第二凸缘与第四凸缘之间配置有第二弹性密封件(12)。

    制造稀土磁体的方法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49829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480070837.1

    申请日:2014-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41/0266 H01F1/0576 H01F1/0577 H01F41/0273

    Abstract: 一种制造稀土磁体的方法包括:通过液体凝固制备快凝条带并粉碎所述快凝条带,由此制备粉末;通过所述粉末的压缩成型制造烧结坯;和通过对所述烧结坯进行热变形加工以赋予所述烧结坯各向异性而制造稀土磁体。在这种方法中,该快凝条带是多个细晶粒。该粉末包括RE‑Fe‑B主相和存在于主相周围的RE‑X合金的晶粒间界相。RE代表Nd和Pr的至少一种。X代表金属元素。通过在氮气气氛中进行粉末制备和烧结坯制造的至少一项,将该粉末中的氮含量调节到至少1,000ppm和小于3,000ppm。

    旋转动力传递机构和热处理炉

    公开(公告)号:CN10807177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055895.9

    申请日:2017-11-01

    Inventor: 山下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动力传递机构,其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彼此分开;第一旋转构件,第一旋转构件固定至输入轴的位于输入轴的输出轴侧的稍端部;以及第二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固定至输出轴的位于输出轴的输入轴侧的稍端部以面向第一旋转构件。凸部插入到凹部中,在每个凹部的一对接触表面和每个凸部的一对接触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永磁体,使得凹部和凸部在凹部和凸部彼此接触的相应的成对的接触表面处彼此排斥。

    金属皮膜的成膜方法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61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155905.X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为金属皮膜的成膜方法。一种金属皮膜的成膜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将基材载置于载置台之后,在使镀液隔着电解质膜而与基材接触的的状态下在基材的表面形成金属皮膜,在将镀液密闭了的状态下使载置台和收容体中的至少任一者向相对于另一者远离的方向移动,将电解质膜从基材拉离。在所述成膜的工序前或成膜的工序中,使被收容于所述收容体的所述镀液在所述收容体的外部的循环路径中循环,在该拉离之前,截断循环路径,将收容体内的镀液密闭。

    送电线圈单元
    39.
    发明公开
    送电线圈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713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127733.7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送电线圈单元,谋求送电线圈单元的轻量化及小型化。送电线圈单元(100)具备:基板(1),具有在背面安装有电子部件的部件安装部(11)和形成有由导体图案构成的线圈的线圈形成部(13);芯(2),以与基板(1)的背面抵接的方式配置并且在与电子部件对向的位置形成有用于收容电子部件的孔(211);及保护构件(3),设置于比基板1的部件安装部(11)靠送电线圈单元(100)的表面侧处且接受对送电线圈单元(100)施加的载荷。并且,保护构件(3)的位于与部件安装部(11)对向的场所的对向部位(32)的背面侧为空间。

    减压绝热配管构造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2612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077171.2

    申请日:2018-01-26

    Inventor: 山下修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能够应用于高温下被使用的设备的减压绝热配管构造。本发明的减压绝热配管构造通过配置于外管(10)以及内管(20)的凸缘(11、21)之间的密封件(30)将外管(10)与内管(20)之间的空间维持为减压状态,减压绝热配管构造具有移动机构(40),该移动机构(40)使外管(10)与内管(20)相对移动,从而将外管(10)与内管(20)选择性地配置于在凸缘(11、12)之间按压密封件(30)的按压位置和解除对密封件(30)的按压的解除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