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514751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0700798.9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2B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风洞环境下使用的多自由度高强度高精度调节台,在风洞环境下使用,承载能力大,可以数吨的光学负载进行精密调节。包括从下而上叠层设置的底座、下台面及上台面;还包括平移调节机构、偏航调节机构及均布的至少两组高低俯仰调节机构;上台面用于固定调节台载荷;平移调节机构固定在上台面上,通过调节平移调节机构实现调节台载荷的水平调节;偏航调节机构固定在底座上,通过调节偏航调节机构实现调节台载荷的偏航调节;高低俯仰调节机构固定在下台面与上台面之间,通过调节高低俯仰调节机构实现调节台载荷的高度及俯仰调节。该实用新型成功解决了精密调节台在风洞环境下工作的问题,可在风洞类似环境推广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513617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878207.3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风洞并联式分离模型相对位置连续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的模型X方向相对位置调节装置水平放置,前端与二级试验模型的尾端固定连接,后端与高超声速风洞的尾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模型Y方向相对位置调节装置竖直放置,上端与一级试验模型下方的腹支撑接口固定连接,下端与高超声速风洞的腹支撑机构固定连接;Y方向锁紧及辅助调节装置竖直放置,固定在模型Y方向相对位置调节装置的背风面,进行Y方向锁紧及辅助调节。该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容易更换试验模型状态,降低了现场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试验效率,避免了加工安装误差导致的误差,提高了重复性精度,还可在调节范围内临时增加试验状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779665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20103106.8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中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包括:模型头部,模型主体,上部盖板,内部供气系统,天平,天平连接螺母,喷管段,尾支杆组成。使用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实现了天平和喷管的安装,在较小的模型空间内,布置下供气管路的要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风洞试验中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进行试验,针对小尺寸、小推力喷流提供测量方法,避免供气系统对气动力测量的干扰;测量模型气动力、喷流推力和喷流与来流的干扰力,最后通过技术手段再分辨出喷流与来流干扰力的值。该实用新型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喷流研究具有很好的基础意义,可以解决很多试验中碰到的数据测量与模型设计的矛盾问题,具有深远地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360845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0769050.7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上海一核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气体介质的防泄漏阀门,包括阀体、阀盖和阀杆,其中,所述阀盖和阀杆的连接处设有填料密封结构;所述填料密封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套设在阀杆外周的填料衬套、填料组、填料压套和填料压板;所述填料衬套和填料组填充阀杆与阀盖间的填料空间;所述填料压套与阀盖的接触面设有外O型圈,所述填料压套与阀杆的接触面设有内O型圈;所述阀体和阀盖的连接处设有中法兰密封结构;所述中法兰密封结构包括中法兰垫片和阀盖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在填料密封处通过填料组进行阻隔,在填料压套的内孔与外圆处设置密封槽和O型圈,中法兰密封处设置两道O型圈;通过多道密封,防止泄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118644U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20700796.X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F21K9/20 , F21V29/67 , F21V29/76 , F21V23/0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纹影照明的大面阵LED光源系统,其解决了现有卤钨灯光源在进行纹影照明过程中亮度低、显色差、纹影图像偏黄且散热效果差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大面阵LED、法兰外壳、电源接口、导热铜管以及散热装置;大面阵LED固定在法兰外壳中心,且位于散热装置的前方;电源接口安装在散热装置后端;导热铜管的一端与法兰外壳连接,另一端贯穿设置在散热装置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05209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693294.9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纹影系统光路调试的刀口监测控制系统,主要解决现有系统需频繁进行手动调节刀口的切割量导致过程繁琐以及调节精度较低的问题。该系统包括电动刀口、刀口监测相机、刀口控制器、六自由度调节平台、刀口位移驱动电机和图像处理器;电动刀口设置在六自由度调节平台上;刀口控制器可以控制电动刀口的尺寸大小,对电动刀口的尺寸参数进行调节;刀口监测相机对电动刀口处光斑图像进行成像,并将采集到的刀口图像发送到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分别与刀口控制器、刀口位移驱动电机连接;刀口位移驱动电机与六自由度调节平台连接,带动六自由度调节平台运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03820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1868529.X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的进气道内连续压力分布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在高超声速风洞支撑装置上的测试模型主体,位于测试模型主体下方的进气道试验模型;测试模型主体的下表面开有槽,槽上覆盖有光学玻璃窗口Ⅰ,槽内安装有LED光源阵列和光学探头阵列;进气道试验模型的内部开有进气道,进气道试验模型上表面开有与进气道连通的孔,孔上覆盖有与光学玻璃窗口Ⅰ相对应的光学玻璃窗口Ⅱ;进气道内表面的下表面为测量面,测量面上涂覆有压敏漆;光学探头阵列连接导光臂,导光臂与外置的科学级CCD相机连接,科学级CCD相机连接计算机。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解决了有部件遮挡情况下独立式进气道模型内部的大面积压力测量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05211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700827.1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风洞纹影仪焦斑监测减震系统,包括基于PSD位置传感器的激光焦斑坐标数据采集系统和基于PID控制算法的二维快速摆镜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焦斑坐标位置,振镜控制器控制振镜振动修正光线的脱靶量,使得标定激光始终入射到PSD位置敏感探测器的中心,在系统每次上电后,都可自动校准参数,确定系统稳定的条件并保存,系统上电即可自动校准运行,无需人工干预。解决高速风洞工况下纹影仪的图像稳定问题,保障了在恶劣工况引起的复杂环境振动中,纹影图像的稳定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05210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693332.0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风洞试验段的大口径纹影系统,解决了现有纹影观测系统采用大窗口玻璃,导致系统灵敏度和背景照度均匀性下降以及高成本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光源系统、密封前观察窗、准直主反射镜、纹影系统、纹影主反射镜、密封后观察窗和成像系统;纹影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密封前纹影镜筒、试验舱、密封后纹影镜筒;密封前观察窗设置在密封前纹影镜筒的侧面,密封后观察窗设置在密封后纹影镜筒的侧面;光源系统的光线穿过密封前观察窗入射到准直主反射镜,经过准直主反射镜的光线经过密封前纹影镜筒进入试验舱,经过试验舱气流后通过密封后纹影镜筒入射到纹影主反射镜,纹影主反射镜将光线反射,通过密封后观察窗后入射到成像系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25995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868541.0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风洞的并联模型遮挡位置的连续压力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与高超声速风洞的尾支撑装置连接的分离试验模型及内嵌测量装置Ⅰ,和位于下方的与高超声速风洞的腹支撑装置连接的分离试验模型及内嵌测量装置Ⅱ;测量装置Ⅰ包括上面级模型,上面级模型的下部开槽,槽内安装有LED光源阵列Ⅰ和光学探头阵列Ⅰ,槽上覆盖有光学玻璃窗口Ⅰ;光学探头阵列Ⅰ依次连接导光臂和科学级CCD相机,科学级CCD相机采集的数据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处理。测量装置Ⅱ与测量装置Ⅰ结构相同。测量面上涂覆有压敏漆。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解决了有遮挡情况下并联式两级分离模型的大面积压力测量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