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阵列电极的离子型应变传感器及其制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87117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319309.0

    申请日:2017-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阵列电极的离子型应变传感器及其制法与应用。所述应变传感器包括层叠设置的两个碳纳米管阵列/离子聚合物纳米离子通道电极和一个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层,所述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层分布于所述两个碳纳米管阵列/离子聚合物纳米离子通道电极之间;其中,所述碳纳米管阵列/离子聚合物纳米离子通道电极包括碳纳米管阵列和离子聚合物基材,所述碳纳米管阵列包括多个并列竖立设置的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的一端设于所述离子聚合物基材内并形成内电极,另一端自所述离子聚合物基材的第一表面露出并形成外电极,所述离子聚合物基材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层结合,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背对。

    紫外光驱动分子晶体-聚合物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99282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660720.5

    申请日:2015-10-14

    Inventor: 陈韦 蓝天 胡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光驱动分子晶体‑聚合物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薄膜材料包括:聚合物薄膜,以及分布于所述薄膜内的有机染料分子纳米晶体,所述有机染料分子选自能够在设定波长的光线(例如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可逆分子异构化反应的有机染料分子。优选的,所述有机染料分子纳米晶体以紧密排列的方式组成阵列结构。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有机染料分子纳米晶体与聚合物在溶剂中均匀混合后铺展于基板上,静置使有机染料分子纳米晶体自组装,并使溶剂挥发,从而获得所述复合薄膜材料。本发明的复合薄膜材料具有大尺寸,大形变,柔性好,光响应速度快,制备简易、成本较低、理化性质稳定、形变方向不受光照方向影响等特点。

    卷对卷规模化生产电致变形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47870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578229.9

    申请日:2013-11-15

    Inventor: 陈韦 朱子才 胡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对卷规模化生产电致变形薄膜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如下步骤:(1)制备Nafion离子膜‑离子液体混合溶液,通过流延成膜工艺制备芯层膜;(2)制备Nafion离子膜‑离子液体‑导电颗粒掺杂浆料,通过流延成膜工艺制备过渡层膜;(3)通过多层共挤出工艺或印刷工艺方法将芯层膜与过渡层膜结合;(4)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过渡层外侧沉积导电电极层。本发明不仅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且所获产品品质良好,性能稳定,能在空气中长期使用,适于批次生产10平方米以上的电致变形薄膜材料,能满足规模化工业应用的需求。

    石墨相碳氮化合物粉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1833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110081001.X

    申请日:2011-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一种石墨相碳氮化合物粉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粉体采用由碳元素和氮元素组成的芳香多元杂环作为平面重复单元,并具有层状石墨相结构。其制备方法是:取含有碳氮元素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等前驱体缓慢加热至450~600℃,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反应至生成黄色固体,而后将获得的固体以酸性溶液洗涤、干燥,获得目标产物。本发明利用含碳氮两种元素的分子等廉价易得原料作为单一分子前驱体,在常压下通过固相反应获得产物,工艺简单,无需调控反应气氛,设备投入小,可实现规模化生产,且获得的产物具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实用形式,可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污水处理、自清洁涂料,光解水制氢及CO2光催化还原等环境净化和太阳能转化利用等行业。

    IPMC电化学驱动器制备方法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0154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46633.5

    申请日:2013-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B82Y40/00

    Abstract: IPMC电化学驱动器制备方法,包括1:制取石墨烯/碳管膜:将石墨烯或碳管或他们的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形成分散液,将分散液置于衬底上蒸发溶剂形成石墨烯/碳管膜;2:制取氧化镍-石墨烯/碳管纳米电极:将石墨烯/碳管膜置入铵盐和镍盐的碱性溶液中,保温、清洗、退火得到三维阵列结构的氧化镍-石墨烯/碳管纳米电极;3:覆电解质层:将高聚物热塑性聚氨酯与离子液体分散液涂覆到步骤S2中的氧化镍-石墨烯/碳管纳米电极层上,蒸发溶剂形成电极层与电解质层一体结构;4:制备IPMC电化学驱动器:将两个S3所得的一体结构的电解质层对接通过热压形成IPMC电化学驱动器。该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驱动器在空气中稳定性好,电极与电解质层界面耦合性较好。

    碳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气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124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627907.6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氮材料,该碳氮材料为薄片状的类石墨相结构,其中,以原子比例计算,所述碳氮材料中的氮含量为33.1~18.1%,碳含量为63.5~77.5%,余量为氢和氧;本发明还公开了如上所述的碳氮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尿素和葡萄糖作为原料,经过两步高温加热制备获得;本发明提供的碳氮材料不仅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成;该碳氮材料可以用于气敏传感器中活性材料层,尤其是NO2气体传感器中,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对NO2气体进行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检测。

    铂黑及其制备方法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1616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96095.9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铂黑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碳介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超声分散;s2、调节溶液的PH值至3~5;s3、通入惰性气体,同时加入氯铂酸溶液;s4、利用紫外光进行光照,获得纳米铂;s5、对纳米铂进行煅烧,获得铂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铂黑。本发明的反应工艺可控性强、设备简易;牺牲性物质为g-C3N4(石墨化氮化碳,尿素的煅烧产物),廉价易得、易实现且污染小;制备工艺有利于推广至规模化工业生产;通过调节反应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优化设备,可实现对铂黑的可控生产。

    一种氧化石墨烯微球、石墨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21672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090294.7

    申请日:2013-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微球、石墨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氧化石墨烯微球、石墨烯微球分别包括主要由氧化石墨烯片或还原的氧化石墨烯片组装形成的三维多孔结构,所述三维多孔结构包含类红细胞结构。该氧化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1)静电喷雾:将前驱体溶液经静电喷雾处理形成微球状液滴;(2)湿法收集:将所述微球状液滴输入凝固液,制得氧化石墨烯微球。该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取氧化石墨烯微球经化学还原法制得石墨烯微球。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调控方便,制备的石墨烯微球纯度高,且所用原料易得、生产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能够大批量的制备。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氮掺杂石墨烯

    公开(公告)号:CN10327439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98845.1

    申请日:2013-05-24

    Inventor: 陈韦 张玥薇

    Abstract: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含碳前驱体和含碳氮前驱体混合物烘干;将烘干后的混合物升温至450℃~600℃,并保温至生成灰色固体;及将上述灰色固体继续升温至700℃~1000℃,同时通入保护气体,保温至生成黑色固体,得到氮掺杂石墨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在常压高温下通过固相反应获得氮掺杂石墨烯,整个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无需复杂的设备可以得到氮掺杂石墨烯,易于工业化生产。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