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1276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0991038.2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通讯网络多平面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包括:业务平面装置对数据加密,并封装成数据消息,然后将数据消息下发至控制平面装置:控制平面装置从数据消息中提取数据路由规则,然后将数据消息分发到相应的接入平面装置;接入平面装置从控制平面装置发来的数据消息中逐一读取、并加载每条加密数据,当加载完所有数据后,计算已加载的数据条目数和数据校验和,将已加载的数据条目数和数据校验和、与从数据消息中提取的数据条目数量和数据校验和进行比对,当比对结果一致时,向业务平面装置返回数据加载成功结果消息。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能基于当前的通讯网络管理架构,有效保障多平面之间的数据同步一致性,从而确保通讯网络的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60233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08779.5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线路特征提取方法、通信线路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通信线路特征提取方法包括:获取主叫端与被叫端之间的通话音频;对所述通话音频进行处理,以去除所述通话音频中的人声音频;分别采用差分方法、频率划分方法和自编码网络方法从处理后的通话音频中对应提取第一噪声特征、第二噪声特征和第三噪声特征,并将所述第一噪声特征、所述第二噪声特征和所述第三噪声特征作为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通信线路特征,从而能够准确且高效的提取通信线路特征,进而提高通信线路识别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提高电话通信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7717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10802.2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图嵌入的诈骗号码识别方法,包括:基于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通话信令,计算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并构成每个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同时,提取和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存在通话关系的联系人作为用户的直接邻居,构成每个用户的直接邻居组;构建、并训练识别诈骗号码的图嵌入神经网络,其输入是目标用户和多个关联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输出是标识目标用户号码是否是疑似诈骗号码的标签信息;将待识别的目标用户和多个关联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输入训练后的图嵌入神经网络,然后根据输出判断待识别的目标用户号码是否是疑似诈骗号码。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能基于诈骗电话“多点—点”的通联关系结构模式来实现诈骗号码的精准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0719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910992033.1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W12/128
Abstract: 一种兼容4G和5G网络的防范诈骗电话的系统与方法,包括:业务管理装置,将通话检测策略数据下发给汇聚装置,并接收汇聚装置上传的呼叫数据;汇聚装置,根据通话检测策略数据,从样本数据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加密,再将加密后的通话检测策略数据和特征信息发给各个前端接入装置;同时,将各个前端接入装置发来的呼叫数据还原后回传给业务管理装置;前端接入装置,根据收到的通话检测策略数据,对触发至核心网元的呼叫进行信令的实时解析,并将符合通话检测策略的呼叫数据回传给汇聚装置。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能构建一套兼容4G并适配5G分组化、扁平化网络下的诈骗电话防范网络,保障不断演进的电信网络架构下的通信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58735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1373658.1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2458 , H04W12/12 , H04M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滑动时间窗口聚合的电信诈骗电话的序列异常检测方法,属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和商务智能领域。首先构造训练用户数据集,回溯被叫用户全部通话记录,形成各被叫用户通话序列。利用cos相似度函数,计算序列结构相似度和统计特征相似度并进行线性组合,得到加和相似度。然后通过K‑Means聚类模型得到K类用户,构成独立的序列训练数据集,通过滑动时间窗口,形成K个训练集。最后在每个训练集上训练iForest模型,得到K个异常检测模型。每个被叫用户通过对应的异常检测模型识别异常,当最大值高于阈值h时,该被叫用户是高风险的被叫用户。每过固定时间段更新K‑Means模型和异常检测模型。本发明缓解了数据稀疏性问题,发现基于群组的异常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026690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444314.3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oIP信令与媒体数据关联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系统包括识别过滤装置、解析处理装置、核心关联装置和数据分析反馈装置,方法上采用多维度数据对互联网VoIP网络电话协议信令与媒体数据进行关联。本发明从功能上,既保证了关联结果的高质量性,又保证关联结果的高数量性;从可靠性上,对关联结果的后续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关联使用,逐步优化系统的关联效果;从可扩展性上,采用多装置处理的方式,使得需要拓展功能时,只需要修改或者扩展单装置功能而不影响整体的功能以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77179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410802.2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图嵌入的诈骗号码识别方法,包括:基于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通话信令,计算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并构成每个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同时,提取和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存在通话关系的联系人作为用户的直接邻居,构成每个用户的直接邻居组;构建、并训练识别诈骗号码的图嵌入神经网络,其输入是目标用户和多个关联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输出是标识目标用户号码是否是疑似诈骗号码的标签信息;将待识别的目标用户和多个关联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输入训练后的图嵌入神经网络,然后根据输出判断待识别的目标用户号码是否是疑似诈骗号码。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能基于诈骗电话“多点—点”的通联关系结构模式来实现诈骗号码的精准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162566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08234.5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45 , G06F16/483 , H04N21/845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音视频片段分类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待分类音视频片段的视频帧序列提取目标视频帧,基于待分类音视频片段的音频帧序列提取目标音频帧;基于目标视频帧/目标音频帧的第一出现时刻/第二出现时刻及预设子片段时长确定第一音视频子片段/第二音视频子片段;基于第一音视频子片段/第二音视频子片段提取第一视频分量特征和第一音频分量特征/第二视频分量特征和第二音频分量特征;通过预设音视频分类模型基于第一视频分量特征、第一音频分量特征、第二视频分量特征和第二音频分量特征确定待分类音视频片段的音视频分类结果。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音视频分类效率,提高音视频分类的鲁棒性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1959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92033.1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W12/12
Abstract: 一种兼容4G和5G网络的防范诈骗电话的系统与方法,包括:业务管理装置,将通话检测策略数据下发给汇聚装置,并接收汇聚装置上传的呼叫数据;汇聚装置,根据通话检测策略数据,从样本数据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加密,再将加密后的通话检测策略数据和特征信息发给各个前端接入装置;同时,将各个前端接入装置发来的呼叫数据还原后回传给业务管理装置;前端接入装置,根据收到的通话检测策略数据,对触发至核心网元的呼叫进行信令的实时解析,并将符合通话检测策略的呼叫数据回传给汇聚装置。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能构建一套兼容4G并适配5G分组化、扁平化网络下的诈骗电话防范网络,保障不断演进的电信网络架构下的通信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70841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48492.2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呼叫方属性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接收到第二设备的通话请求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通话连接;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提取所述语音数据的噪声特征,作为待处理噪声特征;所述噪声特征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期望、熵和超熵;在预先建立的噪声特征与属性标签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待处理噪声特征对应的属性标签,作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属性。本发明通过噪声特征来识别呼叫方的属性,相比于现有技术提升了识别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