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15684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054617.0
申请日:2009-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燃料电池用的氢发生器,特征在于所述的氢发生器是由储存室基体和上盖两部分组成。其中储存室基体中有氢气反应储存腔,储存腔位于储存室基体中央,储存腔用于存放固体氢化物燃料,上盖中有液体进样口和氢气出口,液体进样口通过液体微流道与反应储存腔一端相连,反应储存腔的另一端通过氢气微流道与上盖的氢气出口相连,反应储存腔呈锥形或梯台型,储存室基体和上盖气密。固体氢化物燃料通过储存室基体上方的燃料进料口可直接进入氢气反应储存腔。本发明通过现场制氢、用氢,省却了储氢容器,且可精确控制氢气产量和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7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1184551.2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4/38 , H01M4/66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负极,包括集流体与设置在集流体表面的无定形硅薄膜层;所述无定形硅薄膜层呈不连续设置和/或表面为粗糙结构;所述集流体为压延金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集流体与无定形硅薄膜延展性的不同,使得集流体延伸的同时,无定形硅薄膜形成粗糙的表面形貌,或者碎裂形成岛状结构,可以起到缓冲应力与体积效应的作用,提高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00744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100240.9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L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充放电过程的经改进的X射线衍射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①圆板底部中央有一根与圆板下底面垂直的转动轴,用于实现侧倾法测应力中的φ旋转;②圆环转轴一端直接与圆环相连,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长方体板相连。使用时,通过转动圆板底部中心的转动轴以实现应力测定的φ旋转,通过转动与圆环相连的旋转轴能使圆板绕水平轴旋转±90度,以实现应力侧倾法测定中的ψ旋转,ψ旋转轴与衍射仪轴垂直;转动圆板转轴及圆环转轴,在一定的φ、ψ角下进行XRD测试,从所得XRD数据中可计算出(hkl)晶面的晶面间距,结合无应力状态下(hkl)晶面的晶面间距得应变εφψ,转动圆环转轴,改变ψ角,再进行XRD测试,利用侧倾法的公式即可测定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32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06570.4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弱碱性金属化合物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正极片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和浆时添加pH值为8~10的弱碱性金属化合物,添加的质量百分数为三元材料的0.1-5%。而后经涂布、烘干制得三元材料正极片。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正极片的制作方法简单,容易实现,附加原料成本低。利用该极片制作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储存性能,在动力及储能电池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627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023027.4
申请日:2010-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空气电池及其制作方法。该电池是由金属锂阳极复合体、电解液室、空气电极复合体三部分组成。其中金属锂阳极复合体由锂源提供体、锂离子选择性传导膜和弹性支撑体构成;电解液室由液体储存室和毛细微通道构成;空气电极复合体由空气电极和透气膜复合而成。由此制作的金属锂-空气电池环境适应性强,其能量密度是现有锂离子电池有2-10倍,适合小电流、长时间工作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427119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397217.7
申请日:2011-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锂离子电池隔膜上连续镀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由卷绕镀膜机实现的将整卷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放入卷绕镀膜机的卷绕机构上,将合适的磁控溅射阴极靶放入镀膜室,根据镀膜工艺调节好卷绕速度、溅射功率等参数。镀膜室抽真空,开机进行溅射镀膜,同时连续监测,以便进行调节,保证工艺稳定,得到经过镀膜的隔膜。所得隔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大幅提高锂离子电池在过充、过放以及滥用条件下的安全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