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网格结构连续性倒塌、冲击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3954465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84914.8

    申请日:2014-0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网格结构连续性倒塌、冲击实验平台,包括空间网格结构模型、反力架、钢丝绳以及堆载托盘、冲击物、试验释放控制台,其中,反力架为由H型钢构件组成钢架,包括顶层平台和底层平台;在连续性倒塌试验时,空间网格结构模型安装在反力架顶层平台上,通过在空间网格结构模型上安装钢丝绳与堆载托盘实现加载;在冲击试验时,结构模型安装在底层平台上,钢丝绳两端与冲击物和试验释放控制台连接,且该钢丝绳中部与顶层平台的一个连接点以滑轮方式连接。本发明装置可以实现快速组装,在试验完成后拆分成部分,减少占用实验室场地,此外,还可以做多种规格的空间网格结构模型的连续性倒塌、冲击实验,增加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一种脱硫石膏砂浆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3292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301180.2

    申请日:2013-07-18

    Abstract: 一种脱硫石膏砂浆,属于建筑材料。该脱硫石膏砂浆包括面层粉刷脱硫石膏和底层粉刷脱硫石膏二种,所述的面层粉刷脱硫石膏包括:脱硫石膏、SC石膏缓凝剂、粉煤灰和纤维素醚,脱硫石膏为79.6%、SC石膏缓凝剂为0.35%、粉煤灰为20%、纤维素醚为0.010%,均为重量百分比;所述的底层粉刷脱硫石膏包括:脱硫石膏为79.6%、SC石膏缓凝剂为0.35%、粉煤灰为20%、纤维素醚为0.010%和河砂,按照脱硫石膏、SC石膏缓凝剂、粉煤灰和纤维素醚混合物与砂之比为1:2,为重量百分比。优点:该脱硫石膏砂浆主要由工业废渣组成,适用于干燥环境下普通粘土砖墙、加气砼墙等的饰面抹灰,可在工厂生产,可实现方便、快捷施工。改善了工作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无放射性、无有害物质和无腐蚀性。

    贝叶斯-神经网络高层建筑地震需求与易损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063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931711.5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高层建筑的地震需求分析与结构抗震性能评估领域,提供了一种贝叶斯‑神经网络高层建筑地震需求与易损性预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高层建筑地震响应快速预测模型,可以极大减少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的工作量。对于同一类超高层建筑,只需输入结构的材料特性、结构特性和地震动强度即可估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此外,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地震需求模型,同样考虑了材料特性、结构特性和地震动强度的影响,而模型未知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为考虑需求模型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可行途径。本发明提出的地震易损性快速预测方法,有助于对震后高层建筑开展快速性能评估,对制定震后结构维护加固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一种水泥水化三维孔隙结构特征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396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160205.1

    申请日:2016-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水化三维孔隙结构特征的表征方法,先取水泥基材料制样,获取试样的背散射和能谱图片,通过“Bentz分相规则”得到试样各矿物相参数,基于CEMHYD3D水化模型软件,建立试样的水化模型;然后分别通过“内侵蚀法”、“燃烧算法”和“随机走法”三种算法实现对水泥水化三维孔隙结构特征的表征。本发明针对现有实验手段无法测试出重要的特征参数,无法进行连续监测,实验周期长以及对试件产生破坏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连续监测、可视化、无破坏、省时的水泥水化三维孔隙结构特征的表征方法。

    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3752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226405.7

    申请日:2014-05-26

    Abstract: 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方法,属于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和加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FRP筋加固:在需要加固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内使用切割机开槽并清灰,混凝土表面保持干爽不湿;在槽内注入一半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固化剂或高性能精细混凝土粘结材料;将FRP筋置入槽内,轻轻挤压使粘结材料布满槽;将表面抹平,待粘结剂固化;纤维编织网加固:首先将待加固建筑物表面加工成凹凸不平状;待加固建筑物表面用水湿润,将搅拌好的精细混凝土喷射到结构和纤维编织网表面;每铺设一层纤维编织网,在纤维编织网上喷射一层精细混凝土,湿水养护精细混凝土至龄期。利用FRP筋和纤维编织网的良好的耐腐蚀性,对于处于海洋等恶劣环境下的结构加固更有效。

    一种建筑墙体热、湿、空气耦合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4881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72816.0

    申请日:2015-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

    Abstract: 一种建筑墙体热、湿、空气耦合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建筑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测试装置及方法。一侧开口的静压箱采取密封安装在被测试建筑墙体的一侧,静压箱进风口与风机出风口采用软连接,在墙体内及墙体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在静压箱内设置温湿度和压力传感器,温湿度及压力信号传输至采集模块,采集模块与计算机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静压箱风口包括可调节出风口和设置多叶调节阀的进风口;温湿度、空气压力经采集模块传输到计算机,用在线监测软件显示、存储、记录和监测不同压差作用下墙体内部温、湿度的分布情况;本方法简便易行,测试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测量建筑墙体在热、湿、空气多场耦合传递过程中温、湿度场的分布。

    一种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自保温砌块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7924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532102.9

    申请日:2012-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47 Y02W30/92

    Abstract: 一种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自保温砌块及制备方法,砌块包括挤压成形布有多个通孔的长方形砌块体,在长方形砌块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半开放通孔,在所述的半开放通孔和多个通孔内充填由稻壳、硅酸盐水泥和901胶按质量百分比混合成的保温材料,将保温材料压实、平整,自然养护后制备而成。以粉煤灰、粉煤灰陶粒、稻壳等工、农业废弃物及轻质材料为主,可实现自保温功能。砌块体积密度为676~704Kg/m3,使得砌块产品容重大大降低,减少了建筑自重和工程造价。粉煤灰综合掺量达到70%以上,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砌块孔洞数量和排数少、易于成型,加工、搬运和施工过程中的破损率低。

    一种可视化表征水泥基材料水分空间分布和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333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804020.4

    申请日:2014-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视化表征水泥基材料水分空间分布和含量的方法:取一成型好并养护一定龄期的水泥基材料,干燥得到试样;用石蜡密封试样除浸水面外的所有端面和侧面;将试样放入平底容器中,浸水面用小垫块支撑;将平底容器置于X-CT成像装置台上,往平底容器中注入高出试样浸水面一定距离的水进行毛细吸水实验,同时开启X-CT成像装置,对水分侵入试样进行X-CT成像;对X-CT图像进行灰度分析,得到试样毛细吸水深度的变化;利用毛细吸水深度和时间,得到毛细吸水深度系数;利用毛细吸水深度系数和试样孔隙率,得到试样毛细吸水质量的变化。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定量表征水分侵入深度的演变,还能够准确预测毛细吸水质量的变化。

    埋入钢筋加固预制空心板与开间梁节点的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5639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110438849.3

    申请日:2011-12-26

    Abstract: 一种埋入钢筋加固预制空心板与开间梁节点的连接方法,在开间梁两侧相对的两块预制空心板前后两侧对称开设长度为L的槽,在对称开设的槽内分别设置将两块预制空心板水平穿接在一起的钢筋,然后在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的中部设置倾斜交叉呈X形的钢筋,之后在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的中部开间梁上浇灌细石混凝土,最后在预制空心板与开间梁连接处抹上一层20mm厚细石混凝土。通过对连接节点的加强,增加预制空心板与开间梁节点的整体性,提高各抗侧力构件的协同变形能力,减少结构的层间位移,从而尽量避免砌体结构的局部或整体倒塌。其结构简单、方便、有效,能加强节点的抗拉及抗剪承载力,达到加固的目的。

    一种荷载与环境同步耦合作用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6683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24206.8

    申请日:2014-01-20

    Abstract: 一种荷载与环境同步耦合作用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属于环境试验箱和加载装置集成系统及方法。由加载装置和环境模拟装置两部分组成。其中,加载装置由反力架、液压千斤顶或作动器和传力杆三部分组成,环境模拟装置由控制台和箱体两部分组成,箱体内包含有温度系统、盐雾系统、喷淋系统、光照系统、气体喷入系统、湿度监测系统等。本设备可实现包括盐雾、盐雨、淋雨、高低温、湿度、紫外灯光照、酸性气体等多种试验的模拟环境,能够开展结构在干湿交替、冻融循环、腐蚀性气体侵蚀、腐蚀性液体即酸、碱、盐溶液侵蚀多种因素单一作用或同步耦合作用下结构损伤劣化性能试验。实现了环境模拟与荷载模拟的同步耦合,可以真实反映结构实际工作状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