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60945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238206.7
申请日:2009-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大庆石油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聚合固体钛催化剂组分的制备和应用;液态的镁化合物与硫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用,再与液态钛化合物接触,析出固体钛催化剂组分;钛化合物通式为Ti(OR)aXb,式中R为C1~C10的脂肪烃基或芳基,X为卤素,a是0、1、2或3,b是1至4的整数,a+b=3或4;硫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用量是每摩尔镁化合物中加入0.20~0.25摩尔;各反应物之间的比例以镁化合物中的每摩尔卤化镁计,有机醇化合物为:0.1~10.0摩尔,钛化合物为1.0~15.0摩尔;制备时很容易析出类球形的催化剂颗粒;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和多次使用四氯化钛处理沉淀,减少四氯化钛的加入量;用于乙烯聚合,氢调敏感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260360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93394.9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书艳 , 姜涛 , 王刚 , 吴林美 , 邹恩广 , 姜进宪 , 王立娟 , 张丽洋 , 马丽 , 杨国兴 , 赵增辉 , 魏静 , 任鹤 , 姜再丰 , 罗明检 , 王鹏 , 张艳玲 , 谷振生 , 常玉红 , 宫向英 , 殷喜丰 , 刘景江 , 宁英男 , 邴淑秋 , 金鑫 , 刘丽军
IPC: C08F10/02 , C08F4/649 , C08F4/646 , C08F2/34 , C08F2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它由含钛活性组分和活化剂组分组成;含钛活性组分是在二氧化硅载体上负载有至少一种二卤化镁、至少一种卤化钛,至少一种给电子体化合物和一种改性剂的组分;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醇或醚,改性剂为硫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活化剂组分为有机铝化合物,其通式为AlR’nX3-n,式中R’为氢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X为卤素,n为1<n≤3的数;含钛活性组分和活化剂组分用量的摩尔比为1~200;用于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合时具有催化活性高、聚乙烯粉料松堆密度高、细粉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080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36433.2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烯烃抗氧化用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聚烯烃用抗氧化剂。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柔性烷基长链(非极性基团),能够有效增加抗氧剂在非极性高分子材料中的相容性,减少抗氧剂因相容性差而引起的抗氧剂迁移析出,进一步提高抗氧剂的性能。#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639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166135.0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C3/08 , C09C1/46 , C09C1/28 , C08K9/06 , C08K9/10 , C08K3/04 , C08K3/34 , C09K5/14 ,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2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复合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先在惰性气氛下,将表面包覆氧化锌的石墨烯与氮化硅混合进行热处理,利用Si3N4与石墨烯表面的ZnO形成液相,将石墨烯表面的氧化膜去掉,降低表面热阻,得到石墨烯‑ZnO‑Si3N4复合导热填料,再通过硅烷偶联剂对石墨烯‑ZnO‑Si3N4复合填料改性,降低其表面极性,增强其与聚乙烯、聚丙烯、PMP材料的相容性。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改性复合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改性复合导热填料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更好、热阻更小、热导率更高。而且,将Si3N4与含ZnO的石墨烯混合并进行热处理制成复合导热填料来填充高分子材料,能够大大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436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716495.7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323/62 , C08K5/375 , C08L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内复合抗氧剂及聚4‑甲基‑1‑戊烯材料,本发明的分子内复合抗氧剂既含有主抗氧剂的酚羟基,又含有辅助抗氧剂的硫醚基,可以实现分子内的主辅抗氧剂协同作用,即可快速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又可分解链式反应所产生的氢过氧化物,具有效提高抗氧剂的抗氧化效果,同时分子结构中存在多个刚性苯环结构,以及不易水解的连接基,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水解及热分解为小分子,抗氧剂的稳定性更好,并将其应用于高端聚烯烃材料中,特别是聚4‑甲基‑1‑戊烯材料中,具有十分优异的抗氧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282253.3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6/10 , C08F1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除聚丁烯‑1中丁烯‑1单体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压力和温度分别可控的预处理单元、主沉降单元、出料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相连通的上沉降室和下沉降室;其中,所述下沉降室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主沉降单元的入口,所述主沉降单元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出料单元的入口;所述上沉降室、下沉降室、主沉降单元和出料单元分别设有气体出口。本发明的脱除聚丁烯‑1中丁烯‑1单体的系统和方法可实现聚丁烯‑1溶液中丁烯‑1单体连续、稳定、高效的脱除。
-
公开(公告)号:CN117902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80643.7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37/40 , C07C231/12 , C08K5/20 , C08L2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胺类抗氧剂,具有如下所示结构,其中R为苯基或2‑萘基。本发明提供的胺类抗氧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四个抗氧化活性基团,由于供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将该抗氧剂应用于高端聚烯烃产品时,该抗氧剂中的抗氧化活性基团更容易提供氢质子,终止自由基的速率更快。且该胺类抗氧剂分子量较大,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析出,结构上采用酰胺键为连接基,该连接基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水解为小分子,从而有效提高抗氧剂的抗迁移性和耐抽提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700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1096289.2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4/649 , C08F210/16 , C08F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乙烯共聚改性的聚(4‑甲基‑1‑戊烯)的主催化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用于制备乙烯共聚改性的聚(4‑甲基‑1‑戊烯)的主催化剂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I中,R选自叔丁基或异丙基。本发明的主催化剂在应用于催化体系中用于催化乙烯与4‑甲基‑1‑戊烯的共聚反应时,表现出高催化活性,且制备得到的乙烯共聚改性的聚(4‑甲基‑1‑戊烯)具有乙烯摩尔插入率可调、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等规度高的优势,进而具有优异的韧性和加工性能,有广阔的市场化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530116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10500998.1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区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封头、扩大段、直筒段和下封头,上封头顶部设有出口管线,下封头底部设有出口管线;内部挡板,竖直设置于直筒段;进料管线,包括至少两个单体进料管线和至少两个催化剂进料管线,单体进料管线和催化剂进料管线位于直筒段外部并与直筒段相通,至少两个单体进料管线分别位于内部挡板的两侧,至少两个催化剂进料管线分别位于内部挡板的两侧;出料管线,位于位于直筒段外部并与直筒段相通,出料管线上设有出料阀;气体分布器,位于反应器壳体内部并靠近反应器壳体底部;分布板,位于气体分布器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170036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77905.2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303/38 , C07C311/05 , C07C227/08 , C07C229/16 , C07C231/02 , C07C237/10 , C08K5/435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氟流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有如下式I结构,制备方法为将1.0G PAMAM树枝状大分子与全氟烷基磺酰氟进行反应,得到含氟流变剂。本发明含氟流变剂具有四个全氟己基磺酰氟基团,且分子量较大,在用于材料挤出成型过程中,不易发生迁移损失,可有效消除周期性熔体破裂,降低高粘度、高分子量树脂加工过程中的熔体温度,降低机头压力,减少螺杆扭矩,增加产量,提高挤出效率。#imgabs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