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0470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1810477428.3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供能网络中能源站的优选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潜在能源站中各类供能子系统的输入侧一次能源的功率上限确定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根据所述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确定所述潜在能源站中的可用能源站组;当所述可用能源站组与负荷中心间的优化指标值满足预设条件时,则建立所述可用能源站组与负荷中心间供能关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分布式冷热电混合能源站进行网络优化,提高混合能源站的网络建设成本最优,使全寿命周期建设运维总费用、碳排放及能效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65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810360700.X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多能源耦合的微能源网经济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先建立的微能源网的网络单元的成本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利用所述最优解对含多能源耦合的微能源网进行调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提出多能源耦合发电的微能源网经济调度策略,不仅有助于消减用电高峰,缓解了电网压力,并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有助于在高渗透率光伏及风电大量丢弃的背景下,为有效消纳清洁能源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62454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0326864.8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4 , G06V10/25 , G06V30/146 , G09F9/37 , G09G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墨水标签识别关口电能表的方法及系统。属于仪表电工仪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关口电能表的基本信息,生成关口电能表的唯一序列号,将电子墨水装设至关口电能表上,并将关口电能表的唯一序列号存储至电子墨水标签;根据关口电能表的唯一序列号,生成测试任务工单;下载测试任务工单,并根据测试任务工单中的关口电能表的唯一序列号,生成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传输至关口电能表装设的电子墨水标签,对测试数据与电子墨水标签存储的唯一序列号对比,获取识别状态。本发明使现场检测,节省工作时间,提高了关口电能表的识别效率,避免发生检测任务与检测电能表不对应的情况,提高检测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50701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894643.X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球磨机智慧能源终端、系统和运行控制方法,通过与工业球磨机和主站连接,分别获取工业球磨机的运行数据、主站提供的控制数据和需求数据;通过智慧能源终端的边缘计算得到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发送工业球磨机和主站,实现对工业球磨机的用能优化控制、用电安全控制和基于与电网互动实现需求控制响应;实现了对工业球磨机的用能优化调节,提高矿山开采、煤炭发电、水泥生产等行业的能效水平;实时用电安全监测,在高安全要求、高复杂工况背景下实现对工业球磨的运行安全预警;通过接入主站有利于降低电网尖峰负荷,相当于产生虚拟发电厂的作用,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源网荷储的协调互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30629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810085277.7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异步迭代分布式三相潮流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配电网节点系统进行分区并获取潮流计算初始数据;处理分区后的配电网节点系统存在的浮空节点;根据预设的三相配电网模型、初始数据和浮空节点处理结果计算分区后的配电网节点系统的节点电压和节点电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集中式潮流计算存在通信通道瓶颈、模型维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93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190311.5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需求侧碳流边缘分析方法、终端与系统,包括:与碳流边缘终端连接的碳流监控终端、需求侧用能端以及碳流主站;碳流边缘终端采集需求侧用能单位各用能端的现场数据;基于所有现场数据按能源种类进行碳流核算、碳排分析和能效分析;并基于碳流核算结果、碳排分析结果和预先存储的调控策略形成调控命令;将所述调控命令下发至用能端和/或碳流监控终端;将所述现场数据、碳流核算结果、碳排分析结果和能效分析结果上传至碳流主站。由于本发明中碳流边缘终端可对用能端的现场数据进行边缘计算与分析、可增强本地应用响应效率,并对用能端进行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7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381905.2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世明 , 宫飞翔 , 陈宋宋 , 徐玉婷 , 张海静 , 覃剑 , 张爱群 , 何胜 , 陈珂 , 孙贝贝 , 薛一鸣 , 阮文骏 , 齐路 , 潘明明 , 黄伟 , 刘汗青 , 谢尊辰 , 周颖 , 袁金斗 , 孙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企业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性能评价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基于预先构建的多层评价指标体系,采集工业负荷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运行数据;基于所述运行数据,对多层评价指标体系最底层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得到底层评价指标的实际取值;基于多层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层次结构,根据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主观权重法,计算得到底层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得到的底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实际取值,计算得到评价目标的综合指标值,并基于所述综合指标值对工业负荷参与电网调控性能进行评价;使得本发明为用户参与电网调控前的潜力预测和调控后奖励收益机制的建立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权重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保证了评分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40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38011.4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涛永 , 张元星 , 刁晓虹 , 李斌 , 张晶 , 蒋林洳 , 赵轩 , 李康 , 唐攀攀 , 施振波 , 万景飞 , 杨旭 , 宋石磊 , 李创 , 张冬梅 , 王亚玲 , 覃剑 , 李德智 , 郭京超 , 郭炳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多目标分群分级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预先构建的决策者满意度模型,得到电动汽车充电功率结果;基于所述电动汽车充电功率结果,得到电动汽车充电计划;基于所述电动汽车充电计划和电动汽车充电状态控制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中,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调度方法的有局限性较小、实时性较差、实时调度精度不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1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323129.6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用电单元进行功率调节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区域内每个用电单元的实际功率确定目标区域的实际功率;确定目标区域的历史调节比率、类型调节比率、气候调节比率;以及能效调节比率;确定每个用电单元的动态调节比率;基于每个用电单元的历史调节比率和动态调节比率确定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调节比率和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功率,根据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功率确定目标区域的预测功率;根据实际功率、预测功率和历史调节比率,确定目标区域的区域调节比率,根据区域调节比率和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调节比率确定目标区域内的每个用电单元各自的用电调节比率,根据每个用电单元各自的用电调节比率进行功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461902.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运维系统的管理系统,包括:云平台和多个边端监控模块;各综合能源运维系统通过对应的边端监控模块以集群的方式接入云平台;所述云平台,用于获取各边端监控模块监控的综合能源运维系统的运行工况,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综合能源运维系统以及各综合能源运维系统之间的运行工况进行对比学习,生成运维策略指令下发给对应的边端监控模块,通过边端监控模块对综合能源运维系统进行管理;其中,所述综合能源运维系统包括楼宇级综合能源运维系统、社区级综合能源运维系统和园区级综合能源运维系统。本发明通过云平台实现对各综合能源运维系统的统一管理,从而降低了运维成本,提高了运维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