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7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21702.4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洋 , 沈培锋 , 毕建刚 , 陈挺 , 高飞 , 姚建光 , 杨宁 , 鞠玲 , 李丽华 , 何天雨 , 韩帅 , 汤德宝 , 张博文 , 李勇 , 贾鹏飞 , 温蓓蓓 , 陈没 , 程阳 , 廖思卓 , 朱家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温度梯度异常诊断的定位方法和装置,包括:采集电力设备的可见光波段图像和红外波段图像;将所述可见光波段图像和红外波段图像进行融合,获得融合图像;将所述融合图像分为目标设备的像素区域和非目标设备的像素区域,根据像素与温度值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目标设备的像素区域对应的温度矩阵;采用空间温度梯度分析所述温度矩阵,获得所述述温度矩阵对应的空间温度梯度分布,根据所述空间温度梯度分布,获取目标区域温度梯度异常的像素点;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温度梯度异常的像素点,对所述电力设备的温度异常的位置进行空间定位。解决现有技术红外测温目标识别能力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18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99009.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块式碳化硅器件的功率单元,包括:多个碳化硅功率器件、多个支撑电容、隔直电容和高频变压器;所述多个碳化硅功率器件相互并联;所述多个支撑电容相互并联,形成一条支路,与多个并联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并联;所述隔直电容一端与一个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高频变压器一级连接,用于将两个电路之间进行隔离;所述高频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端为高频侧接口,用于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本发明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作为核心元件,具有小型化、轻量化,损耗更低和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的特点,更适合于在电网中的应用;同时本发明使用叠层母排结构,降低回路电感,减小器件开关过程中的过电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608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810009344.7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李烨 , 蒲天骄 , 陈乃仕 , 范士雄 , 杨占勇 , 杨洋 , 卫泽晨 , 韩巍 , 王伟 , 刘幸蔚 , 吴锟 , 李蕴 , 黄仁乐 , 贾东强 , 汪伟 , 王存平 , 孙健 , 王海云
IPC: H02J3/06
Abstract: 一种区域能源互联网不确定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随机变量数据;基于所述随机变量的误差概率分布生成多个场景;对所述多个场景进行削减得到典型场景;对所述典型场景进行处理获得离散组合优化场景;根据所述离散组合优化场景通过长时间不确定优化调度模型进行优化,并对优化结果根据短时间滚动修正模型进行修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分布式能源渗透率,应对间歇式能源的不确定波动,减轻下一级时间尺度的调度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23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81601.X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6/36 , G06F16/35 , G06F40/237 , G06N5/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知识本体的专业领域;建立领域知识体系,根据所述领域知识体系收集与所述专业领域相关的文本资料,并且根据知识本体的应用场景以及知识本体的结构密度,确定知识本体的构建原则;根据所述知识本体的构建原则,抽取领域知识资料中的概念属性,确定所述文本资料中的术语;对所述术语进行分类,确定所述术语的类以及类的等级体系,并且根据所述术语的类,确定所述类的属性以及属性的分面;基于所述类的属性以及属性的分面,构建面向所述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308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17123.9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Inventor: 贾鹏飞 , 高飞 , 张兴辉 , 殷禹 , 张书琦 , 杨宁 , 韩帅 , 张博文 , 李丽华 , 杨洋 , 于跃 , 沈祥 , 杨晓丰 , 黄苏 , 林祖荣 , 朱峰 , 倪宏宇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运行的GIS故障的系统及方法,属于高电压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上位机,根据振动信号、超声局放信号和特高频局放信号确定GIS故障;轨道机器人,用于接收上位机的检测任务,获取巡检轨迹并根据巡检轨迹对GIS进行巡检,识别GIS上装设的RFID标签,确定GIS的检测位置,并对检测位置进行精准定位确定GIS的精准定位点,并对GIS的精准定位点施加预设压紧力,采集GIS的振动信号,超声局放信号,特高频局放信号,将振动信号、超声局放信号和特高频局放信号传输至上位机。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运行GIS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4612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696630.5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杨洋 , 李烨 , 蒲天骄 , 陈乃仕 , 范士雄 , 杨占勇 , 麻秀范 , 洪潇 , 卫泽晨 , 韩巍 , 王伟 , 刘幸蔚 , 李蕴 , 黄仁乐 , 贾东强 , 汪伟 , 王存平 , 孙健 , 王海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Q10/06312 , G06Q10/0639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能源综合协调效果评价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预先建立的多能源综合协调效果多层级评价体系各同层级因素间的三角模糊数重要程度评判结果,计算评价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基于对评价体系中因素的打分结果,得到评价矩阵;根据权重和评价矩阵,计算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该方法和系统通过多能源综合协调效果多层级评价体系的三角模糊数重要程度评判结果计算该评价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基于该评价体系中因素的打分结果,得到评价矩阵,最终根据权重和评价矩阵,计算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能够从多能源协调优化效果出发,对多能源协调优化运行进行评价,可用于对能源互联网工程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68171.0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健康状态评价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设备状态评价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用于电力设备状态评价的相关技术标准;根据所述相关技术标准,计算得到电力设备的部件单项扣分评价结果以及部件合计扣分评价结果;根据所述部件单项扣分评价结果以及部件合计扣分评价结果,确定所述部件的健康状态评价结果;根据所述部件的健康状态评价结果,确定电力设备的健康状态评价结果。本发明提高了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14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3404.3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特高压变电站故障预警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包括:无人机根据最优特高压变电站巡检路径规划进行拍摄,获取设备图像;获取无人巡检系统拍摄的所有位置的图像集,并整理分类针对同一位置所摄的不同角度的图像序列,并对每个图像序列中的图像标定数据来源;以及每个图像序列中通过人工判读的方式,选取参考图像;对图像序列分别依次进行多尺度分解、细节增强图像和融合图像,获取融合图像序列,将所有融合图像序列和原始的图像集作为数据集;应用数据集训练获取最优双重注意力DAT模型实现最终的图像超分辨率操作,获得各个角度关键部位清晰的高质量图像;本发明对原图数据前提前进行清晰化预处理,提高后续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0634.7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直流配电网边云场景下的多元设备协调控制方法,涉及直流混合配电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分层协调控制架构,其中,云端采用集中控制策略,边缘节点采用分布式控制策略,终端节点采用就地+分布式控制策略;然后,提出考虑柔性负荷、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等设备多目标优化方法,实现交直流配电网多元设备协调控制,提高交直流配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242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44535.6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武永军 , 杨洋 , 刘博文 , 任昭颖 , 刘科研 , 李昭 , 王帅 , 傅哲 , 张志远 , 喻晖 , 高建宇 , 郭众孚 , 王志海 , 贾东梨 , 叶学顺 , 康田园 , 白牧可 , 何开元 , 周俊 , 靳学斌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功率协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柔性互联调度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若干区域和中心节点,每个所述区域内包括依次串联的等效电源、功率控制模块和本地负载,每个所述功率控制模块都通过互联线路与中心节点相连。本发明通过互联扩容,降低了单个区域内电源所需要的额定容量,成本降低;通过互联接口电路,可实现故障隔离,不会因为某一个电源本地负载短路而导致全部电源短路保护动作,增强了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