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91147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245792.3
申请日:2015-05-14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2827 , G01R31/00 , H02J3/383 , H02J3/385 , H02J2003/388 , H02M7/53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防孤岛保护性能的检测方法,通过在逆变器和并网开关之间串联一个RLC电路,在将RLC负载的谐振频率设置为使其呈现阻性、容性和感性的三个不同的数值且每次将并网开关的基波电流值设置为不同的值后,记录断开并网开关至被测逆变器停止运行的时间值;并对其加权计算得到逆变器的防孤岛保护能力的测试结果及等级评价。本发明提出的检测方法解决了光伏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能力难以精细化评估的难题;全面且客观地反映了逆变器防孤岛保护性能;同时有效避免了部分逆变器针对特性负载设计无法正确反映逆变器防孤岛能力的现象,为现有防孤岛保护性能检测方法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丰富完善了防孤岛保护性能检测领域相关标准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39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84887.9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大伟 , 钱敏慧 , 马进 , 赫卫国 , 夏烈 , 姚良忠 , 陈梅 , 吴福保 , 丁杰 , 朱凌志 , 周邺飞 , 姜达军 , 刘艳章 , 韩华玲 , 张磊 , 包斯嘉 , 吴蓓蓓 , 彭佩佩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发电抑制低频振荡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将采集到的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功率幅值输入至预先建立的低频振荡抑制装置的控制模型中,计算控制输出信号值;将所述控制输出信号值与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电压控制环的参考值进行叠加,参与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电压控制环的控制;所述预先建立的低频振荡抑制装置的控制模型包括隔直环节、两个超前‑滞后环节、比例环节和限幅环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有效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光伏发电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调节裕量和无功调节能力来抑制低频振荡,避免现有方法对有功功率的利用,避免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30040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72787.1
申请日:2015-05-25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发电与风力发电互补运行系统,包括风力发电子系统、风电供热子系统和太阳能热发电子系统;风力发电子系统,用于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发送到电网或者风电供热子系统;风电供热子系统,用于将风力发电子系统发动的电能转换热能,并将热能发送到太阳能热发电子系统;太阳能热发电子系统,用于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发送到电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热发电与风力发电互补运行系统,利用太阳能热发电的储热能力存储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提高风电功率的可控性,提高了风电并网性能,可平抑风电功率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78386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02477.1
申请日:2014-12-22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地基云图的云团高度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确定双成像仪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方向;B、识别双成像仪云图中的相同云团,并提取相同云团的位置信息;C、基于位置信息确定云团高度。该测量方法利用双地基云成像仪的观测图像,通过相同云团识别、位置角度提取等算法,能够准确计算局地上空各云团的云底高度。与常规云高仪只能测量仪器正上方云底高度相比,本方法不仅能够得到成像仪正上方的云高,还能得到成像仪观测范围内其他位置的云高,因此具有覆盖范围广、计算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96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19522.5
申请日:2015-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2E60/7869 , Y04S10/545 , Y04S40/128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基于云的微电网广域协调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云服务器、公共互联网、多个微电网和微电网协调控制客户端;所述微电网协调控制客户端通过公共互联网访问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通过公共互联网将控制命令下发给各个微电网。本发明将微电网协调控制应用程序部署到云服务器,用户可通过WEB页面访问云服务器,可启动各种顺控、功率控制、电压控制、储能优化控制、微电网集群优化控制等控制策略,既可实现单个微电网的协调控制功能,也可对多个微电网进行集群控制、优化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81082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66461.8
申请日:2015-05-22
Inventor: 余豪杰 , 陈梅 , 李官军 , 陶以彬 , 杨波 , 赫卫国 , 胡金杭 , 周晨 , 冯鑫振 , 刘欢 , 曹远志 , 桑丙玉 , 鄢盛驰 , 俞斌 , 崔红芬 , 庄俊 , 朱红保 , 李跃龙 , 卢俊峰 , 张德隆 , 侯书毅 , 孙博 , 张宇 , 方陈
IPC: H02J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12
Abstract: 一种微网双向DC/DC变化下垂系数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输出侧的直流母线电压Udc和直流母线电流Idc;将所述Udc、Idc、直流母线电压设定值和下垂系数初始值k0输入直流母线下垂控制器中;将所述直流母线电压Udc与直流母线电压设定值进行比较,确定DC/DC工作区域,并调节各区域下垂系数;计算DC/DC输出电压参考值Udc_ref;将所述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Udc_ref与直流母线电压Udc的差值送入直流电压PI调节器,输出为电流环的给定值比较所述和直流母线电流Idc,差值输入直流电流PI调节器,并将输出作为PWM的给定值;生成PWM波,用于控制IGBT的导通和关断,以实现DC/DC的恒压控制;有效解决了下垂控制中DC/DC输出功率无法在线调节的问题,提高了直流汇集系统的动态性能、稳态性能,减小了储能单元间环流。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05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6800.5
申请日:201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源流路径的含风电电网电压主导节点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对电网进行双向电气剖分,获取电网所有路径链的电气剖分参数;步骤2:计算风电场节点的相互关联度C,依据相互关联度C确定电压控制区;步骤3:获取电压主导节点的评价指标fn,确定电压主导节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源流路径的含风电电网电压主导节点识别方法,从区域电网的角度系统地考虑无功补偿配置及控制,能够根据电网状态变化自适应选择电压主导节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856931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202621.9
申请日:2012-06-15
IPC: H02J3/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48 ,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电场有功功率的动态分群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根据各风电机组在控制周期内的有功功率预测值,将各风电机组进行分群;二、对功率非单调变化的风电机群进行分段预处理;三、根据系统调度指令和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确定风电场有功功率调节量需求;四、根据风电机组的分群情况对风电场有功功率调节量需求进行分配;五、设置控制延时,当控制延时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各风电机组在控制周期内的有功功率预测值是否更新,并触发下一次控制。本发明能够根据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对风电机组进行合理分群,根据不同类型风电机组的变化趋势,合理分配有功功率,减少风电机组的调节次数,降低风电机组的功率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205178982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940777.6
申请日:2015-11-23
IPC: H02S5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模混合仿真评估平台,包括模拟器单元和线性接口单元;模拟器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光伏阵列模拟器、光伏逆变器模拟器、变压器模拟器和电网模拟器;负载模拟器通过开关连接于所述变压器模拟器和电网模拟器之间;线性接口单元包括模拟量输出板卡和数字量输入板卡;线性接口单元与被测光伏逆变器的控制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模混合仿真评估平台,能够为低电压穿越检测、电网适应性检测和防孤岛检测业务提供数模混合仿真评估技术支撑,能拓展相关检测业务,且能丰富和完善相关检测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204615512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350796.3
申请日:2015-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61 , Y04S40/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PCC平台的直供大用户互动装置,包括:分别与CPU处理模块连接的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串口通信模块、人机交互模块、GPRS通信模块、HUB模块、存储器和直供大用户互动调度模块;HUB模块连接外部的直供大用户监控系统;串口通信模块连接外部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并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区域电力调度中心相互通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PCC平台的直供大用户互动装置,CPU处理模块通过串口通信模块与外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立连接,从而获取与区域电力调度中心的相互通信,发送直供大用户互动意愿或接收区域电力调度中心发送的互动指令,实现了直供大用户互动装置与区域电网调度中心之间的双向通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