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5152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536358.5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孤网运行时汽轮机OPC保护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在电网稳定和其它动态过程分析计算中得需求,建立汽轮发电机组的简化数学模型;建立用于研究调频行为时的多机刚性集结模型,在此基础上增加二次调频回路、DEH控制得测功反馈回路以及OPC保护设置切换控制模块,得到孤网系统仿真用单区域多机刚性结合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上一步骤中建立的单区域多机刚性结合系统数学模型,仿真分析OPC取不同保护设置参数时对孤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并依据仿真结果确定适当的OPC动作转速设置方案,通过改变OPC得控制逻辑以实现孤网事故工况下的频率稳定性。本发明能够确保机组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确保仍挂网。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60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485840.1
申请日:2014-09-22
IPC: H02J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6 , Y02E40/10 ,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时间尺度动态仿真中电池储能系统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储能电池模型,并确定储能电池的输出电压Vdc(t)和电流Idc(t);将电网频率f及风电与光伏的有功功率之和PPV+wind输入到并网控制系统模型,得到其输出功率目标值Pref;将Vdc(t)、Idc(t)和Pref输入到换流器及其控制系统,得到交流侧电流d轴分量Id和q轴分量Iq。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得从机电暂态过程到中长期的动态过程具有连续性,满足了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及中长期动态的多时间尺度仿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625389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090701.8
申请日:2009-08-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负荷变化特性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区分故障后,当负荷电压大幅值下降时,系统失稳属于功角失稳、电压失稳或感应电动机失稳。特别对于电压失稳,由于故障后负荷的变化特性是影响电压稳定的重要因素,本发明能够考虑不同负荷变化特性的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通过本发明,可判断故障后在不同负荷变化特性下的电力系统的失稳本质,可运用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以及运行控制,利于系统运行、分析人员辨别故障后系统的失稳性质,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06825.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受端电网系统电压响应模型SVR建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保留交直流受端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动态负荷和直流三个节点,在保留交直流受端电力系统动态的前提下简化网络,得到交直流受端电力系统聚合模型;确定交直流受端电力系统聚合模型的直流等效电路、发电机聚合模型的等值电抗以及等效负荷;对交直流受端电力系统按照发电机节点、负荷节点、直流节点、其他节点的顺序对电网进行节点编号,获得网络方程,对发电机节点、负荷节点和直流节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阻抗模型并对其进行△‑Y变换,获得发电机支路阻抗ZS、直流支路阻抗ZD、负荷支路等值阻抗ZM。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31066.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贾琦 , 彭龙 , 仲悟之 , 赵兵 , 徐式蕴 , 王琦 , 王姗姗 , 习工伟 , 吕晨 , 吴萍 , 程势高 , 吴广禄 , 张书瑀 , 沈政委 , 郑帅飞 , 樊明鉴 , 马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压稳定约束下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最小开机规模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多直流馈入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组的开机容量、新能源机组的开机容量;基于电网等值模型,确定所述多直流馈入系统的节点导纳矩阵;对节点导纳矩阵求逆,获得多直流馈入系统的节点阻抗矩阵;根据所述节点阻抗矩阵,分别计算同步发电机组和新能源机组在电压薄弱点的等值容量,以及等值机组的新能源等效渗透率;根据同步发电机组和新能源机组的等值容量,获取任意一个电压薄弱点的等值机组的并联等效阻抗;若所述电压薄弱点等值机组阻抗小于该点自阻抗,则确定所述多直流馈入系统内的所有发电机组,在该薄弱节点的等值机组开机容量可维持系统电压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63493.0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负荷模型建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针对包含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变电站,首先建立了包含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的综合负荷模型,通过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来等值模拟负荷站点所供配电区域里面数量众多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设备和变频负荷的动态特性,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统计综合的确定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模型参数的方法,实现准确地模拟含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动态特性,提高了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可信度,为电网稳定性运行和经济性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882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228444.7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缓解新型电力系统潮流越限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变化量相对于过载输电线的有功潮流变化量的灵敏度指标;基于灵敏度指标定义输电线开断后相对于过载输电线的有功潮流影响灵敏度因子;基于直流潮流法和有功潮流影响灵敏度因子,推导出输电线开断后所造成的过载输电线上的潮流变化量计算公式,给定一组预开断输电线方案;基于牛顿‑拉夫逊法对预开断输电线方案进行分析,评定出一组用于缓解输电线上的潮流过载问题的目标输电线开断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02094.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搜索连锁演化故障路径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新型电力系统的网络拓扑数据,针对所述网络拓扑数据进行潮流计算,根据得到的潮流计算结果确定当前新型电力系统的故障线路;若在所述故障线路断开后,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其他线路上的有功潮流有影响,则基于支路开断影响因子,进行下级故障线路的搜索,确定下级故障线路;若下级故障线路触发终止搜索条件,则终止搜索,并给出下级故障线路的故障连锁演化路径。本发明可以针对实际电网运行中时常出现的潮流主导的连锁故障问题搜索出初始故障可能的连锁演化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04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049884.X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短路比的虚拟阻抗接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构建双馈机组输出阻抗模型,所述双馈机组输出阻抗模型包括弱电网情况下转子侧阻抗关系模型、短路比与定子侧跌落电压关系模型及所述短路比与线路阻抗关系模型;根据预设条件判断是否存在电压波动异变引起的短路故障误判;若判断存在短路故障,则根据所述转子侧阻抗关系模型、短路比与定子侧跌落电压关系模型及所述短路比与线路阻抗关系模型计算故障短路电流;根据所述故障短路电流及预设的最大允许电流确定目标虚拟阻抗接入值。本发明能够在弱电网情况下,利用短路比最优阻抗计算方式计算双馈机组在电网故障时的最佳虚拟阻抗接入值,使双馈机组达到最优的故障穿越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13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466276.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新能源电力系统节点电压越限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影响因子从能够开断的输电线中评估出第一输电线开断方案;根据所述有效性的大小对所述第一输电线开断方案进一步评估,将所述第一输电线开断方案中满足要求的输电线开断方案作为第二输电线开断方案;根据质量指标,获取所述第二输电线开断方案中满足所述质量指标的输电线开断方案,将所述输电线开断方案作为第三输电线开断方案以消除新能源电力系统节点的电压越限。本发明计算量小、精度高、适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实际电网以解决相关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