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9589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37204.8
申请日:2012-07-0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34 , Y02W30/43 , Y02W3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干式厌氧发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装填,向发酵用容器内投加有机固体废弃物;B)启动发酵:封闭发酵用容器进行厌氧发酵;C)进料:通过进料缓冲装置或系统将新鲜的有机固体废弃物添加到发酵用容器中;D)出料:在进行步骤C的同时,通过出料缓冲装置或系统取出已经发酵好的物料;E)连续运行:重复步骤C和D。在整个厌氧发酵中,可以通过太阳能装置对发酵装置进行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85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15589.3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0 , C02F1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31
Abstract: 一种地下水组合式膜选择性除氟方法:1)地下水先后经过至少两次粗过滤;2)步骤1处理后的地下水经过粉末活性炭吸附预处理;3)步骤2处理的地下水通过纳滤膜处理;4)步骤3处理后的地下水通过超低压反渗透膜处理;5)步骤4处理后的地下水再经过颗粒活性炭吸附处理再用紫外线消毒;以及6)步骤4处理后的浓水采用石灰乳与氟离子生成的氟化钙沉淀去除氟离子,并回流上清液至步骤1。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55734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4728.2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一种土壤修复及污水净化的集成生态处理装置,其中:人工湿地为表流人工湿地,自上而下依次为:表面土壤层,是由受重金属侵染的土壤、沸石分子筛及膨润土混合组成的复合土壤;深度处理层,为铁碳填料;沥水层,为砾石;过滤层,无纺布;导水层,铺设有上下两层砾石填料,中间用无纺布隔开;人工湿地的进水端设置有碱性注射装置,以控制人工湿地的pH值,防止人工湿地中的重金属析出;一体化生态池,其底部设有曝气盘,曝气盘上方设有布水器,一体化生态池的内部填充有流动填料,池面漂浮有人工生态浮床;人工湿地的出水口通过加压泵连接一体化生态池。本发明同时进行土壤修复和污水处理,将土壤修复过程变得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531308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43901.X
申请日:2012-02-2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Y02W10/27 , Y02W30/47
Abstract: 一种联合处理畜禽粪便、秸秆和污水的方法,主要包括厌氧发酵和生物接触氧化两个过程;其主要步骤是:1)将粉碎后的秸秆、粪便与污水混合,进行厌氧发酵处理;2)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液去除悬浮物后均化水质,再进行除油后,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降低COD和氨氮,沉淀后,出水用作农业灌溉;3)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经脱水、脱硫后作为能源,沼渣经堆肥后制成有机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本发明在处理畜禽粪便、秸秆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同时,还能产生沼气,并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工艺简单集约、资源利用率较高、运行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869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236376.1
申请日:2009-10-2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风光互补厌氧发酵增温保温装置,包括:一供电系统,由风能发电机、太阳能电池阵列以及蓄电池组成,风能发电机、太阳能电池阵列以及蓄电池分别连接至充电控制器;充电控制器连接一电热炉筒,电热炉筒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管、排水管、回水管和输气管;一发酵密封罐,其内部为一发酵池,在发酵密封罐的底部设有底层循环管,底层循环管的一端连接电热炉筒的出水管;发酵密封罐内的上部设有上层循环管,上层循环管和另一端连接电热炉筒的回水管;发酵密封罐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内和出料口内均设有密封盖。本发明的装置可用于厌氧发酵增温保温,具有风光资源互补、资源利用率较高、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控制简单、增温保温稳定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190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90887.7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磁性生物炭,通过下述方法得到:A)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经粉碎后无氧煅烧制备成原始生物炭;B)采用共沉淀法将亚铁离子和铁离子以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形式负载到步骤A的生物炭上,制成负载纳米Fe3O4的磁性生物炭。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磁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生物炭和Fe3O4两种纳米材料复合成高吸附容量的除磷材料,结合混凝沉淀、磁分离工艺,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磷。
-
公开(公告)号:CN10755560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710760465.0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强化生物地球电池产电能力的方法:1)构建成富集产电微生物的生物地球电池体系,培养至该阳极板表面富集产电微生物絮体;2)实现产电微生物的纯化;3)实现产电微生物的繁殖;4)实现产电微生物的接种;5)构建用于修复受污染底泥的生物地球电池体系。本发明通过产电微生物的富集、纯化、接种提高了生物地球电池的产电能力,强化了有机污染物的削减,同时在沉水植物的协同作用下,提高了沉积物中氮、磷、有机质等营养盐的去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245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59724.0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原位修复受污染沉积物的固定化菌剂,由杭锦土2#负载导电微生物构成,通过下述方法得到:1)杭锦土2#经过预处理得到颗粒态填料;2)将导电微生物菌种扩大培养至待接种菌液,按比例添加步骤1预处理的杭锦土2#,厌氧条件下混合,静置后去除上清液,得到固定化菌剂;所述导电微生物菌种为硫还原地杆菌、金属还原地杆菌和希瓦氏菌。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固定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原位修复受污染沉积物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55560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60465.0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强化生物地球电池产电能力的方法:1)构建成富集产电微生物的生物地球电池体系,培养至该阳极板表面富集产电微生物絮体;2)实现产电微生物的纯化;3)实现产电微生物的繁殖;4)实现产电微生物的接种;5)构建用于修复受污染底泥的生物地球电池体系。本发明通过产电微生物的富集、纯化、接种提高了生物地球电池的产电能力,强化了有机污染物的削减,同时在沉水植物的协同作用下,提高了沉积物中氮、磷、有机质等营养盐的去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76738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10164480.4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一种有机废水预处理的方法,其步骤为:1)对原水进行混凝沉淀;2)调节pH值为3‑4;3)通过三维电极/电Fenton设备进行处理,氧化去除大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并降低COD值;4)调节pH值为7.5‑8.0;5)通过亚硝化设备将NH4+‑N氧化为NO2‑‑N,实现NO2‑‑N的累积;6)步骤5的出水通过厌氧氨氧化设备,在厌氧氨氧化菌的作用下,使得NH4+‑N和NO2‑‑N反应生成N2脱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