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17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63630.9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利用固废气化模块制备氢气及轻质烯烃,为生物质热解产物的气态加氢提供氢源或活性反应气氛,固废气化产物和生物质热解产物在微波发射频率连续可调的脱氧加氢模块中进行脱氧加氢反应,得到提质后的生物油。本发明公开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可以实现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可规模化处理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固废垃圾及显著提高生物质热解油的品质,从而降低生物质热解油催化提质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48325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81068.3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辅助固定床热解木质素制备愈创木酚类产物的方法,属于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中木质素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热解,得到热解产物;利用饱和蒸汽作为萃取溶剂对热解产物进行连续脱除,得到愈创木酚类产物;所述热解温度为220-400℃,饱和蒸汽温度为150-300℃,饱和蒸汽流量为2.5-12.5g/min,反应时间为0.5-2h。本发明通过热解实现木质素组分含氧醚键断键,采用饱和蒸汽萃取实现热解产物连续脱除,提高液化产物产率并选择性制备愈创木酚类产物。本发明获得液化产物纯度高,过程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93584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70334.6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连续化生产环保型增塑剂的装置和方法,将固体酸和液体醇物料加入到预热脱水釜中,搅拌升温至无水脱出,实现物料预热和脱水处理;将上述预热脱水后的反应物料由预热脱水釜通过泵或高位压差输送到串联的多级酯化反应釜中,向首级酯化反应釜中添加催化剂,搅拌升温进行反应;随着反应物料的连续输入,酯化反应釜中的反应物料达到釜上部出料口时,输送到下一级酯化反应釜内继续反应,调控物料进入酯化反应釜进中的流量,反应结束的物液输送到到脱醇釜内进行连续脱醇处理。本发明装置布局合理,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运行稳定,有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实现环保增塑剂的连续化和规模化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48076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02102.4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木质纤维加氢分离木质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木质纤维、加氢催化剂和混合溶剂放入高压反应釜,并通入氢气;第二步,将压力釜温度提高至180-220℃,反应时间30 min-5 h;第三步,降温后过滤,用混合溶剂冲洗残渣并烘干。本发明实现了木质纤维组分的分级利用,将木质纤维中的木质素首先分离,剩余理化性质十分接近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有利于产品深加工;简化了工艺过程,常规的木质素分离采用的是水作为介质,改为有机溶剂后,蒸发潜热大大降低;木素降解为小分子后的反应活性显著提高,可进一步用于酚醛树脂等高附加值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06121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05525.5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7C69/716 , C07C67/00 , C07C67/08 , C07C67/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00 , C07C67/08 , C07C67/58 , C07C69/716
Abstract: 木质纤维生物质直接加压液化与定向制备乙酰丙酸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直接加压液化反应:将生物质原料与甲醇、乙二醇等低碳醇、酸性催化剂等按照质量比为1:6~10:0.01~0.05的比例加入到体积为1L的高压釜中,在160~240℃条件下醇解液化反应60~180min,转速为500r/min;第二步,定向制备过程:将加压液化产物过滤,滤液经过中和、旋转蒸发、回收低碳醇后,采用蒸馏水和有机溶剂萃取剂将加压液化产物中的乙酰丙酸酯类化合物定向萃取分离,得到乙酰丙酸酯的总含量78%。
-
公开(公告)号:CN103435488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396244.1
申请日:2013-09-0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形流化床生产环保型增塑剂的工艺及其装置。是将异辛醇与对苯二甲酸按醇酸物质的量比2.4~2.7∶1经过研磨机浆化后送入锥形流化床反应釜。首先加热脱水,当反应釜温度达到170~180℃后加入0.3%~0.5%的催化剂。物料在循环泵作用下在流化床内由下至上运动,形成沸腾状。蒸发的异辛醇将反应产生的水分带出,并冷凝收集在接受罐内。水与异辛醇在接受罐内快速分层,异辛醇通过回流泵返回锥形流化床反应釜重新参与反应。待酯化液酸值降低到0.2mg·g-1以下即到达酯化反应终点。本工艺与传统反应釜生产工艺相比,酯化反应速率加快20%~30%,能耗降低3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08733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29490.X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10G29/00
Abstract: 高酸价燃油复合催化酯化脱酸的方法,工艺过程为:先将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加入高酸价燃油中,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为油重量的0.2%~1.0%,所述复合催化剂是由B酸和L酸按重量配比为7:3~2:8复合而成;再将C1~C4脂肪醇加入上述混合物中,脂肪醇用量为油重量的30.0%~120.0%;将上述混合物加入到酯化反应釜中于80~160℃下搅拌反应1~4h。本发明所用复合催化剂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催化活性高,酸性适中,不仅催化酯化反应的快速进行,而且有效避免了传统强酸类催化剂对酯化过程容易引发聚合反应及腐蚀设备等系列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248933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10456557.2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B01J31/38 , B01J31/26 , C07D301/12 , C07D30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肪酸甲酯环氧化用复合催化剂,由阳离子交换树脂与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任意比混合物和负载型介孔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进行复配,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中负载型介孔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占复合催化剂总质量的10-60%,所述的负载型介孔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为SO42-/介孔ZrO2、SO42-/介孔TiO2、SO42-/介孔SnO2、S2O82-/介孔ZrO2、S2O82-/介孔TiO2、S2O82-/介孔SnO2催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催化活性高、反应速度快、后处理简单,产品环氧值高、色泽浅、闪点及电阻率均较高,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060881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008341.X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由木本油脂制备高品位蔗糖脂肪酸酯的方法,先将木本油脂,低碳醇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调节pH至弱酸性,静置分层,分出上层液体,下层为含水粗甘油相;然后,将上层液体与低碳醇混合密封,低温冷冻后,过滤得澄清滤液,滤饼溶解后减压蒸馏,得饱和脂肪酸。将澄清滤液与尿素混合,加热至混合物溶解,低温冷冻后过滤,滤液旋转蒸发后,用非极性溶剂溶解,过滤,滤液旋转蒸发后得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后,在N2保护下,将分离出的脂肪酸与蔗糖、助溶剂和催化剂混合后,加热反应,反应混合物经两相萃取法精制后得蔗糖脂肪酸酯。本发明原料丰富易得,成本低廉,产物易于分离,具有性能稳定,纯度高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88240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411843.1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10G3/00 , B01J27/232 , B01J2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20
Abstract: 一种介孔碱性碳材料催化裂解油脂制备高性能燃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用硬模板法合成介孔碳载体,并将占介孔载体质量1%-15%的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负载于介孔碳载体表面,得到碱性介孔碳催化剂;第二步,按质量比m甘油三酯:m碱性介孔碳催化剂=100:1~10的比例,称取甘油三脂、催化剂放入反应釜,加热反应釜至350~500℃,收集产生的馏分,得到深棕色液体即为产物。本发明碳材料是惰性材料,经过负载后能够很好地保持原有的介孔结构。采用碱性催化剂与介孔材料载体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得到羧基含量较少的低酸价催化裂解液体燃料油,还可以控制裂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定向得到柴油馏分(C14-C2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