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液压弹簧断路器的储能控制回路

    公开(公告)号:CN106486301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32475.3

    申请日:2016-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的液压弹簧断路器的储能控制回路,由交流控制电源、电机储能开关、电机运转接触器和电机组成,包括直流控制电源、两热偶继电器,直流控制电源分别与两热偶继电器并联,在一条并联电路上的热偶继电器接入电机运转接触器组,电机运转接触器组由若干并联的电机运转接触器组成,每个电机运转接触器的电路上均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其中第二行程开关设在第一行程开关与电机运转接触器间的串联电路上,第二行程开关的行程比第一行程开关的行程长,在另一条并联电路上的热偶继电器与热偶继电器组串联。本发明的优点是:防止储能电机过度打压而烧坏电机,防止出现储能不足闭锁分合闸的液压弹簧断路器的储能控制回路。

    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6318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92711.6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字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包括:远程控制平台向数据采集网关发送数据采集策略;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数据采集策略并进行解析,得到数据采集指令;数据采集网关向异构终端下发数据采集指令;数据采集网关接收异构终端的采集数据并进行整合处理,基于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发送采集数据传输包至远程控制平台;远程控制平台接收采集数据传输包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通过数据采集网关作为连接远程控制平台和异构终端的中介,实现了不同异构终端的数据统一;通过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提供了数据的结构化框架,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交换性。

    基于云边端智能协同的算力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54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67730.3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云边端协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边端智能协同的算力分配方法,该算力分配方法包括:构建包含云计算中心、边缘计算节点和终端设备的云边端协同系统,其中,云计算中心包括AI算法模型库;在云边端协同系统接收到任务的情形下,对任务进行需求分析并处理;实时监控所有边缘计算节点的负载情况;在边缘计算节点的负载超过设定阈值的情形下,将边缘计算节点上的部分任务分配给目标边缘计算节点;根据分配出来的部分任务从AI算法模型库匹配最优的AI算法模型并下发给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在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利用下发的最优的AI算法模型对分配的部分任务进行处理。本发明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资源利用率、实时性和可扩展性。

    一种基于变电站现场多目标距离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81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09413.8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电站现场多目标距离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距离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收集历史中变电站内所有设备由于相互电磁影响导致的故障的记录,计算每个设备自身的电磁影响范围并进行设备分类;在变电站中建立虚拟坐标,实时计算变电站内所有设备和相邻设备的相对距离,构建设备对;利用设备对中两个设备自身的电磁影响范围判断实时计算的设备对的相对距离是否存在干扰风险并发出预警;判断得到预警设备对中设备的调整方向;当确定调整方向后计算每个预警设备对的调整距离,利用每个预警设备对的调整距离和调整方向将预警设备对内的设备位置进行调整。

    一种基于三维动态建模的变电站现场作业管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34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49946.1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动态建模的变电站现场作业管控方法,属于安全管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关于变电站的三维动态模型,在三维动态模型中模拟与变电站相同的环境设施;对变电站的安全风险进行监测,采集变电站的视频数据,对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人员当前所在监测区域、各监测区域人员当前作业类型和各作业类型下的流程步骤;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根据各监测区域人员当前作业类型和各作业类型下的流程步骤,计算各监测区域的安全风险值;根据计算的各监测区域安全风险值,控制无人机对作业现场进行协助监测,并对无人机监测资源进行协调;将各监测区域的安全风险值通过三维动态模型进行数字化展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