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33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8306.6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脲基芳香多孔有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功能高分子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多种具有不同推(给)电子效应的三元芳香胺单体与廉价的二元异硫氰酸酯单体分别溶解,混合后摇匀,反应得到多孔有机聚合物网络,表现为有机凝胶;将有机凝胶磨成粉末,然后在二氯甲烷中溶剂交换,用索氏提取器处理在甲醇中处理,最后干燥即得。本发明提供的硫脲基芳香多孔有机聚合物对Au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吸附容量高、适应pH范围广,且具有良好的循环吸附性能,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71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2100.0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339/08 , C07D49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9,10‑二硫(杂)菲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合成2‑溴联芳基底物,以碘苯、苯硼酸为原料,以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或四(三苯基膦)钯为催化剂,将反应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碱性条件下反应3‑24h,后经分离、干燥、纯化得到2‑溴联芳基底物;以合成的2‑溴联芳基底物、LaCl3·2LiCl、以及n‑BuLi为原料,在保护气体环境下,反应生成有机镧化合物;在‑55℃~‑40℃下,向反应产物中加入适量S8,反应4‑6h,后经分离、干燥、纯化得到9,10‑二硫(杂)菲。本发明提供的9,10‑二硫(杂)菲的合成方法,采用一锅两步法,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底物易获取、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71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2101.5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C321/30 , C07C321/28 , C07C323/09 , C07C323/20 , C07C319/14 , C07C391/02 , C07D207/36 , C07D207/34 , C07F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2,2’‑二硫(硒)代联芳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合成2‑溴联芳基底物,以碘苯、苯硼酸为原料,以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或四(三苯基膦)钯为催化剂,将反应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碱性条件下反应3‑24h,后经分离、干燥、纯化得到2‑溴联芳基底物;以合成的2‑溴联芳基底物、LaCl3·2LiCl、以及n‑BuLi为原料,在保护气体环境下,反应生成有机镧化合物;在‑55℃~‑40℃下,向反应产物中加入适量二芳基二硒(硫)醚,反应4‑6h,后经分离、干燥、纯化得到2,2’‑二硫(硒)代联芳类衍生物。本发明提供的2,2’‑二硫(硒)代联芳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采用一锅两步法,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底物易获取、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058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98435.7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3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共价有机框架除氟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下述的步骤:使酚羟基官能化的共价有机框架COF,与溴代烷基铵盐类化合物在碱存在下进行室温无溶剂研磨反应,制备得到带有铵盐接枝结构的阳离子共价有机框架除氟吸附剂PS‑COF。本发明利用接枝铵盐的COF与氟离子之间具有静电相互作用,显著提高吸附剂除氟性能,实现2h内快速去除氟离子,且具有高的吸附容量,除氟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63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280656.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50/451 , H01M50/403 , H01M10/052 , C08F12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杂环离子液体制备的聚合物复合隔膜与其应用,含氮杂环离子液体,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其中:X为Cl、PF6和N(SO2CF3)2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通过真空抽滤法在商业聚丙烯隔膜基底上制备了碳纳米管和含氮杂环离子聚合物的复合膜材料。通过这种技术简单且成本很低的操作,将对“穿梭效应”具有抑制作用的杂原子和阳离子网络结构成功引入商业隔膜中。与昂贵和复杂的阴极材料(例如氮掺杂等级多孔碳)的改性相比,复合膜的制备本研究简化了操作并大大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为含氮杂环离子聚合物等材料用于锂硫电池性能的改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79092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1158193.2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8G73/06 , B01J31/22 , B01J35/10 , C07C17/263 , C07C2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钯金属‑聚卡宾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有机金属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多孔聚合物作为催化剂载体,通过季铵盐反应在多孔聚合物中引入卡宾离子位点,通过卡宾与醋酸钯结合,将金属用一种强的C‑M键连接在多孔聚合物中,合成了多孔有机聚合物固载的有机金属钯催化剂(Pd‑carbene),并将Pd‑carbene应用于催化Suzuki偶联反应。本发明所述含钯金属‑聚卡宾多孔有机聚合物,将其作为异相催化剂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在反应时间为3h、碳酸钾作为碱,溶剂为DMF和水的混合溶剂的条件下,Pd‑carbene催化剂对碘苯的转化率达到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942570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179842.0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17/14 , B01J31/02 , C07D209/30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吩噻嗪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制备方法和高效催化应用,属于光催化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基于咔唑‑吩噻嗪共轭微孔聚合物,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紫外吸收性能,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光照有氧条件下,能够高效地催化吲哚的有氧硒化,转化率大于99%,而且作为异相催化剂,便于分离和回收,能实现循环使用,基于吩噻嗪的共轭微孔聚合物拓宽了CMPs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9092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58193.2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8G73/06 , B01J31/22 , B01J35/10 , C07C17/263 , C07C2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钯金属-聚卡宾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有机金属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多孔聚合物作为催化剂载体,通过季铵盐反应在多孔聚合物中引入卡宾离子位点,通过卡宾与醋酸钯结合,将金属用一种强的C-M键连接在多孔聚合物中,合成了多孔有机聚合物固载的有机金属钯催化剂(Pd-carbene),并将Pd-carbene应用于催化Suzuki偶联反应。本发明所述含钯金属-聚卡宾多孔有机聚合物,将其作为异相催化剂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在反应时间为3h、碳酸钾作为碱,溶剂为DMF和水的混合溶剂的条件下,Pd-carbene催化剂对碘苯的转化率达到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03334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883913.1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8 , Y02C20/20 ,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茂铁基聚席夫碱多孔聚合物和多孔聚合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二茂铁基聚席夫碱多孔聚合物是将二烷酰基二茂铁化合物和三芳胺类化合物或四芳胺类化合物通过Schiff‑base反应得到;该二茂铁基聚席夫碱多孔聚合物孔径可调,通过真空高温活化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的孔容以及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的二茂铁基聚席夫碱多孔聚合物材料,其在气体吸附和分离、光催化、电化学储能、染料吸附降解等诸多领域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对CO2、CH4、H2和HCHO等气体分子具有良好吸附性能;该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57524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12745.2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功能化多孔碳的前驱体,具有如下结构式: 本发明一步合成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功能化多孔碳前驱体,这种前驱体具有介孔结构,低骨架密度和高物理化学稳定性。本发明采用功能化多孔碳前驱体TSP中具有大量的可功能化的氮原子,可以牢固的锚定金属原子,可增大多孔碳对金属原子的负载量和负载后的稳定性。本发明通过原位地引入N、Zn和Co等杂原子对多孔碳进行功能化,简化了多孔碳的功能化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而且本发明中采用的原料属于低毒或无毒的,工艺很环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