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主动式近场成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7297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10407.3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89

    Abstract: 一种毫米波主动式近场成像装置,采用一维发射阵列天线和一维接收阵列天线,两个阵列天线并行排列固定在一个安装板上,由计算机通过控制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发射机和接收机各高频信号导通和关闭,实现阵列的横向扫描;计算机控制伺服电机和机械传动装置垂直移动,带动两个阵列固联的安装板,实现阵列的垂直方向扫描。发射/接收天线阵列由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宽带宽波束Vivaldi天线组成,在有限探测距离内有效提升了系统探测覆盖能力。该装置是一种近距离、非接触、无伤害的检测系统,适用于机场、车站等人群密集区域的安检。

    一种太赫兹宽带随机表面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52840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164584.0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赫兹宽带随机表面,包括金属贴片层、介质层和金属地板层;所述介质层位于金属贴片层和金属地板层之间,介质层是聚酰亚胺或者其他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介质材料,厚度为微米量级;所述金属地板层膜层厚度为200纳米及以上,使入射波不能透射;所述金属贴片层在介质层的上表面,其基本单元有井字形结构和回字形结构两种。在较宽频带内归一化反射相位可以覆盖0~360°角度。整个阵列将不同反射相位的单元随机排列或经过算法优化而成。本发明具有易于设计、易于加工、宽频带等优点,可在较宽频带内有效缩减二维金属目标体在后向散射主要方向上的散射强度。本发明是单层结构,可通过标准光刻技术进行加工制作,在太赫兹应用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基于分形结构的低频隔声人工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632811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05082.9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形结构用于低频隔声的人工声学材料,该低频隔声人工声学材料包括基底材料以及位于该基底材料上的分形结构单元阵列,该分形结构单元阵列由多阶分形周期单元排列构成,由3D打印制成。由于人工声学分形结构存在自相似性及较强的空间折叠特性,当声波入射到该材料结构中声波传播路径被分形路径大大加长,同时会在低频声波段产生多谐振,导致在低频声频段内通过的声波能量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急剧衰减,从而实现了对低频声波的阻隔。本发明具有轻质、阻隔低频噪声良好效果,可为低噪声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一种全新的隔声材料。

    带宽可精确设计的随机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0612963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396006.4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14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宽可精确设计的随机表面,其由三种基本子阵排列而成,子阵大小相同,数目基本一样,不同子阵由相同的基本单元周期排列构成,故总共三种基本单元。基本单元由介质基板,分别覆盖在介质基板上表面的金属贴片和下表面的金属背板组成。基本单元具有低损耗特性,其相位关系满足两两之间相位差不超过180°。在这种条件下可实现其反射率不超过同尺寸金属平板的1/9。本发明可在不需要大规模仿真的前提下可准确估算出随机表面的工作带宽,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通过优化子阵排列,本发明可应用于大角度入射,且所有后向散射方向均无明显散射,在隐身领域有潜在应用前景。

    一种多比特电磁编码超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392876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45132.3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比特电磁编码超材料或超表面是由在较宽频带内相位差保持基本稳定的有限种的电磁超材料单元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可由相位响应由低到高依次相差接近90度的四种电磁超材料单元(分别记为“00”,“01”,“10”和“11”单元),按一定编码规律排布可构成二比特电磁编码超材料或超表面;或由相位响应由低到高依次相差接近45度的八种电磁超材料单元(分别记为“000”,“001”,“010”,“011”,“100”,“101”,“110”和“111”单元),按一定编码规律排布可构成三比特电磁编码超材料或超表面;以此类推。采用多比特电磁编码超材料或超表面,无需从等效媒质参数的角度来设计,而只需设计相应的编码次序,就可以调控电磁波,实现预期的各种功能,具有易于设计、易于加工、工作频带宽等优点。

    开关可控的各向异性零折射率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840263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18050.2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开关可控的各向异性零折射率器件,由亚波长尺度上的多个加载PIN二极管的开口谐振环单元规则排列构成,所述单个谐振单元包括在介质基板上表面加工的开口谐振环结构,焊接在开口谐振环单元上端开口之间的PIN二极管,所述介质基板下表面加工两个金属条带以作为直流馈电线,在所述介质基板内部打两个金属化通孔,连接直流馈电线与PIN二极管的正负极,每个PIN二极管的正负极分别通过一个金属化通孔连接介质基板背面的直流馈电线,所有馈电线组合成馈电网络,所述介质基板下表面的馈电网络分为正、负两部分,分别连接每排所有PIN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对介质基板上表面的所有PIN二极管施加偏置电压,以改变PIN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一种透镜天线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99659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910213505.5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天线,包括装有馈源的金属喇叭(4)和透镜(1);馈源嵌置于金属喇叭(4)直径较小的一端,透镜(1)嵌置于金属喇叭(4)直径较大的一端;透镜(1)包括芯板(2);芯板(2)是平面介质板,其中一个平面上有若干芯板非谐振基本单元;每个芯板非谐振基本单元内印刷有一个芯板金属方框(5);芯板非谐振基本单元的面积和芯板金属方框(5)的面积从芯板(2)的中心位置向边缘位置递减。由于芯板(2)是平板状,因而透镜(1)易于制作。另外,透镜(1)还包括匹配板(3)。匹配板(3)位于芯板(2)的两侧。它可以减少电磁波在透镜(1)和空气交界面上反射。

    基于平行耦合线结构的三频带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1217210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810019345.6

    申请日:2008-01-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崔铁军 赵晖 程强

    Abstract: 基于平行耦合线结构的三频带滤波器涉及一种具有可控带宽和可调中心频率的三频带滤波器,输入输出级谐振器由第一传输线(1)、第二传输线(2)、第三传输线(3)、第四传输线(4)串联构成,第一平行耦合结构(5)与第四传输线(4)连接;中间级谐振器由第六传输线(6)、第七传输线(7)和第八传输线(8)串联构成,第二平行耦合结构(9)与第六传输线(6)、第八传输线(8)连接,并与第一平行耦合结构(5)对称;在输入输出级谐振器的第二传输线(2)和第三传输线(3)上连接有接触耦合结构(10),在接触耦合结构(10)上设有输入输出端口(11)。本发明能工作于三频带滤波器、设计简单、便于加工且成本低。

    基于光学变换理论的高增益分层透镜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1378151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10155900.8

    申请日:2008-10-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学变换理论的高增益分层透镜天线,包括矩形馈电波导,在矩形馈电波导连接有金属导体喇叭,在金属导体喇叭内嵌入分层透镜,分层透镜充满喇叭并且每层透镜与喇叭口径面平行,分层透镜由非均匀、各向异性的人工电磁材料构成,电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第k层满足:μxk=εzk=1,μyk=1/αk2,αk=1+(k-δk)(b-a)/(na),其中μxk表示第k层透镜x方向的磁导率,μyk为第k层透镜y方向的磁导率,εzk为第k层透镜z方向的介电常数,z方向垂直于纸面,αk为与第k层透镜相关的一个中间变量,n为透镜的总层数,其取值范围在10到50之间的某一整数,k为透镜所在层数,取值在1到总层数n之间,δk为0到1之间的某一取定常数,a为馈电波导的宽度,b为喇叭天线的口径宽度。喇叭的夹角β在60度到150度之间。本发明形状简单、增益高。

    一种超表面控制架构设计方法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334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20080.2

    申请日:2025-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表面控制架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超表面阵列的每一行单元和列单元的高低电压进行编码,并通过矩阵相乘的方法获得超表面阵列的相位编码,此控制架构方法被称为基本交叉控制方法或者一区交叉控制方法。进一步的,该方法将超表面阵列分为多个基本交叉控制架构的区域,从而形成了多区交叉控制架构;多区交叉控制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灵活地改变分区的数量和区域位置,从而调控波束的指向精度,同时降低超表面控制硬件的可实现复杂度。本发明能够在保持指定波束调控精度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超表面控制架构的复杂度和编码的内存占用空间,促进低成本高性能可重构超表面的应用发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