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6096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79194.7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活性聚氨酯-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L或D-酪氨酸衍生双酚单体、二异氰酸酯和有机二酸单体共聚得到,其结构通式为:该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为150℃~200℃、热分解温度为300℃~350℃、室温下的比旋光度绝对值为30°~100°。
-
公开(公告)号:CN118555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50229.3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国星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谊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用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磁波屏蔽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通过冷冻干燥一体铸造、后续高温热处理和涂覆处理等方法制备而成。复合材料以碳化的纳米纤维素为基体,结合了阻抗匹配、电磁波衰减和全反射各功能层,并实现了电导率自上而下的梯度变化,从而实现对电磁波“吸收‑反射‑再吸收”的低反射高吸收屏蔽效果,在8~12GHz范围内,复合材料的总屏蔽效能达到75dB以上,反射率低于0.06,有效解决了电磁波的二次污染,实现高效绿色电磁波屏蔽,该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电磁波屏蔽、航空航天、军用及民用电子设备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8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09394.4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8F283/02 , G03F7/30 , C08F212/14 , G03F7/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刻胶的聚合物树脂、负性光刻胶及回收方法。聚合物树脂的制法为:利用功能性聚碳酸酯、对乙酰氧基苯乙烯、引发剂、星形RAFT剂制备聚合物树脂。利用2‑苄基(甲基)氨基‑9H‑硫杂蒽‑9‑酮、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碳酸钾、三乙氧基硅烷化合物和1,1,1,1,3,3,3‑六甲基二硅氧烷制备光引发剂。将聚合物树脂、光引发剂和添加剂、溶剂复配得光刻胶。该负性光刻胶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并可通过特异性滤膜实现回收再利用,回收率达79~83%。本发明结合链自由体积设计和移动性控制,提升了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并可实现光刻胶废液再循环。该负性光刻胶可用于晶圆级先进封装、微纳加工、高端光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70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39342.5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稀土改性除氟材料,该材料为胺功能化稀土螯合物与带正电氧化镁表面反应制得的吸附剂,胺功能化稀土螯合物的含量为10wt.%~25wt.%。同时本发明公开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碳酸镁制备;2)带正电氧化镁制备;3)稀土螯合物制备;4)胺功能化稀土螯合物制备与5)高效稀土改性除氟材料制备。本发明可以使低浓度的含氟废水或者地下水降低到国家饮用水标准1mg/L以下,即使在一些复杂的环境影响下,也可以满足低浓度含氟水的除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605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584393.0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3/80 , B01J27/24 , B01J33/00 , B01J35/00 , B01J37/08 , B01J37/10 , B01J37/16 , C07D213/127 , C07D21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iZnCu纳米复合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先合成NiZnCu层状氢氧化物,然后加入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多巴胺在NiZnCu层状氢氧化物表面经过自聚反应得到NiZnCu层状氢氧化物/聚多巴胺,再加入氧化石墨烯经水热反应得NiZnCu层状氢氧化物/聚多巴胺/氧化石墨烯,最后在氮气氛中400~600℃高温焙烧,制得NiZnCu纳米复合脱氢催化剂,该催化剂是NiZnCu氮碳核壳纳米微球与氧化还原石墨烯的纳米复合物,NiZnCu氮碳核壳纳米微球的内核为NiZnCu合金纳米微球,内核为直径10~100nm,壳为氮碳纳米材料,壳层厚度为20~50nm。该催化剂可应用于吡啶催化脱氢合成2,2’‑联吡啶,能在催化剂用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2,2’‑联吡啶产率,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6057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522266.8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5/00 , B01J35/10 , B01J37/00 , B01J37/08 , C07D213/127 , C07D21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镍基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先制备Ni/Cu‑MOF,再通过Pearson软硬酸碱原理刻蚀除掉Ni/Cu‑MOF中的Cu得Ni/Cu‑MOF刻蚀物,再加入铝盐,碱性条件下在Ni/Cu‑MOF刻蚀物的Ni‑MOF骨架镍表面原位生长Ni‑Al LDH得LDH‑MOF衍生物,最后在N2氛围下,400~600℃煅烧LDH‑MOF衍生物,得到核壳结构镍基脱氢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内核为直径10~100nm的Ni羰基化合物活性组分,外壳为20~100nm壳层厚度的Ni‑Al LDH,该催化剂可应用电解析氢反应和吡啶脱氢制备联吡啶等反应中,具有优异的脱氢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90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877218.0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2F1/1516 , G02F1/153 , G02F1/16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电双响应型变色智能光学组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热致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该热致变色层包含与电致变色层配合的电解质,该第一透明导电层还与一导电纳米线阵列的一端电性结合,该导电纳米线阵列的另一端连续穿过电致变色层后进入热致变色层且与第二透明导电层无直接接触,该导电纳米线阵列包括多根垂直于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的导电纳米线,各导电纳米线表面还结合有离散分布的多个导电聚合物结晶体。所述光学组件能在低电压驱动和温度变化时迅速变色,具有响应速度快,变色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具有近红外光调制的特性,可靠性高,对环境耐受性好,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90967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583998.0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性芳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二异氰酸酯、胺类化合物的酰胺化反应对芳纶改性,在芳纶表面引入氨基官能团及氨基甲酸酯,芳纶表面粗糙度增大、表面活性基团增多;通过正硅酸四乙酯、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用于热塑性聚氨酯的纳米改性,可引入环氧官能团与芳纶表面的氨基官能团反应,改善芳纶与热塑性聚氨酯的界面性能及界面结合力,提高芳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利用热压法制得改性芳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撕裂强度及界面间剥离强度最高分别达到170KN/m、200N/25mm。本发明对芳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有利于扩大其在油田、矿山、航空等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9764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583994.2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8J7/054 , C09D183/08 , C09D183/05 , C08G77/388 , C08G77/385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显示用氟硅离型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先利用胺基硅氧烷单体水解制备端羟基氨基硅油,然后加入硅氧烷环体、封端剂、有机碱催化剂进行本体聚合制备乙烯基氨基硅油,最后加入含氟碳链封端异氰酸酯改性制得含氟乙烯基硅油;再加入含氢硅油、铂金催化剂及抑制剂混匀得氟硅离型剂,再将该离型剂与复合溶剂混配成涂布液,将该涂布液均匀涂布于有机基材上,经热固化得离型膜。该光学显示用氟硅离型膜的雾度低,透光率高,离型力为5~15g/25mm之间,且具有较高的残余附着率,涂膜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附着力为1级,可广泛用于平板显示器用的偏光板、有机EL等各种显示器的构成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7605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84393.0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3/80 , B01J27/24 , B01J33/00 , B01J35/00 , B01J37/08 , B01J37/10 , B01J37/16 , C07D213/127 , C07D21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iZnCu纳米复合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先合成NiZnCu层状氢氧化物,然后加入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多巴胺在NiZnCu层状氢氧化物表面经过自聚反应得到NiZnCu层状氢氧化物/聚多巴胺,再加入氧化石墨烯经水热反应得NiZnCu层状氢氧化物/聚多巴胺/氧化石墨烯,最后在氮气氛中400~600℃高温焙烧,制得NiZnCu纳米复合脱氢催化剂,该催化剂是NiZnCu氮碳核壳纳米微球与氧化还原石墨烯的纳米复合物,NiZnCu氮碳核壳纳米微球的内核为NiZnCu合金纳米微球,内核为直径10~100nm,壳为氮碳纳米材料,壳层厚度为20~50nm。该催化剂可应用于吡啶催化脱氢合成2,2’-联吡啶,能在催化剂用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2,2’-联吡啶产率,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