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93083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220070.8
申请日:2014-05-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限制性内切酶HpaⅡ和核酸外切酶Ⅲ的DNA甲基化及甲基化转移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制备了无标记的DNA探针,该探针序列包含了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位点和甲基化的CpG位点,通过该无标记的DNA探针与目标DNA杂交,用甲基化转移酶进行甲基化处理,再用限制性内切酶HpaⅡ的特异性切割以及作用于双链DNA的3'→5'外切酶活性的核酸外切酶Ⅲ作用,然后利用荧光信号分子噻唑橙对单双链DNA不同信号实现检测甲基化及甲基转移酶活性的目的。本发明无需制备复杂材料和标记DNA探针,可避免材料制备及标记DNA探针而导致检测成本高、操作烦琐,重现性差的缺陷。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77078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0910028454.9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7/447 , G01N21/66
Abstract: 蜂王浆中乙酰胆碱的检测方法是利用毛细管电泳分离-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结合而建立的蜂王浆中乙酰胆碱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为:a.蜂王浆的前处理;b.毛细管电泳分离;c.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经毛细管电泳分离出来的目标组分流入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被检测;选用的检测体系是经典的三联吡啶钌检测体系,体系中含2~8mM的钌溶液,pH约7.0~9.0,采用三电极系统,铂丝为对电极,银-氯化银电极做参比电极,500-μm的铂圆盘电极做工作电极;目标组分与干扰组分出峰时间相差200~250s,用标准曲线法即可对蜂王浆样品中的乙酰胆碱定量检测。该方法简单、经济、准确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85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0916827.7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2Q1/682 , C12Q1/6825 , G01N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放大QCM信号检测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该方法将单链DNA(ssDNA)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用于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中检测5‑羟甲基糠醛(HMF),利用HMF分子结构中的醛基和ESΙΙ链上醛基相互竞争来阻止DNAzyme的形成,进而影响对金纳米粒子功能化的ssDNA的切割,从而影响与石英晶体微天平中金片上捕获探针DNA(capture DNA)的杂交,使QCM实时频移发生变化,以放大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信号,因此可利用QCM检测HMF。本发明无需贵重仪器,操作简单,无标记,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93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1008302.X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气味结合蛋白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多孔纳米氧化铝孔道处理;2)在纳米氧化铝孔道上修饰人气味结合蛋白;3)基于电化学方法利用所制备的传感器检测不同的目标气味分子;4)利用所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本发明不需要借助精密昂贵的实验仪器,没有严格复杂的实验操作过程,利用纳米孔的纳米级别优势和人气味结合蛋白的结合能力,对目标气味分子的检测可达更低的检测下限,具有对气味物质的灵敏检测,快速检测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40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001785.3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型纳米颗粒,所述的仿生型纳米颗粒为HM‑DK@CM,包括连接在中空介孔二氧化锰纳米球上的β‑淀粉样蛋白靶向肽和Dp肽,以及包裹在最外层的4T1细胞膜;所述β‑淀粉样蛋白靶向肽的序列为KLVFFC;所述的Dp肽的序列为D‑TLKIVWGKKKC。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仿生型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其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仿生型纳米颗粒HM‑DK@CM,可以穿越血脑屏障,到达脑实质发挥三个不同途径协同作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同时起到抑制Aβ聚集、减少Tau蛋白磷酸化和缓解氧化应激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23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00191.5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与二茂铁竞争进入β‑环糊精的薄荷醇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带溴基团的二氧化硅微球;2)在二氧化硅微球上结合二茂铁;3)基于电化学方法利用所制备的材料检测不同浓度的薄荷醇。运用薄荷醇与二茂铁进入环糊精的竞争反应和二茂铁的电化学活性间接检测薄荷醇,提高对薄荷醇的检测范围和达到更低的检测下限。此方法的创新点在于此前并没有运用电化学方法检测薄荷醇,本方法不需要借助精密昂贵的实验器材,没有严格复杂的实验处理过程。本发明的操作方法方便简单、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46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372403.3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1/78 ,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性和定量检测MAO‑B浓度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将MAO‑B与底物苄胺溶液混合,水浴孵育后加入AuNS纳米颗粒和Tollen试剂,继续水浴反应后分别使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暗场光谱仪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根据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时得到LSPR峰位移值、溶液颜色变化以及采用暗场光谱仪检测的峰蓝移值、散射光颜色变化得到MAO‑B的浓度。本发明可检测低至纳克的目标物,显著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且不需要其他生物酶的辅助,也不涉及任何复杂修饰和标记过程,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本发明原理简单,不仅简化检测流程、无需大型仪器、成本低且检测结果更灵敏、直观,肉眼即可区分不同浓度的MAO‑B。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62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11325620.1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暗场散射成像的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单粒子检测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免标记的用于鉴定癌细胞的试剂盒。基于纳米粒子散射光谱位移的变化实现了对PARP‑1活性的定量检测和在单粒子水平上对细胞内的PARP‑1进行暗场成像,从而显著区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本发明通过使用白光作为光源结合暗场显微镜和单粒子散射光谱仪,可以实现对单个等离子纳米粒子的暗场成像和散射光谱的采集,相比传统的平均测量手段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本发明的试剂盒具有免标记、检测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较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9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32886.0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45 , G01N33/543 , G01N33/58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免疫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荧光免疫芯片是将万古霉素‑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包覆在聚碳酸酯材质的芯片上得到。该荧光免疫芯片通过量子点标记三种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的抗体制备量子点‑抗体偶联物,抗体的Fc区域与细菌表面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异性识别对应的细菌;借助便携式微流控芯片分析仪检测各样品孔中量子点的荧光信号,可以实现同时对三种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的高通量检测,可在1分钟内同时检测32个样品,并且所需的样品量少,每孔不超过5μL;本发明公开的这种免疫芯片检测技术已初步应用于牛奶样品的检测,为食源性致病菌的高通量、同时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85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16827.7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2Q1/682 , C12Q1/6825 , G01N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放大QCM信号检测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该方法将单链DNA(ssDNA)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用于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中检测5‑羟甲基糠醛(HMF),利用HMF分子结构中的醛基和ESΙΙ链上醛基相互竞争来阻止DNAzyme的形成,进而影响对金纳米粒子功能化的ssDNA的切割,从而影响与石英晶体微天平中金片上捕获探针DNA(capture DNA)的杂交,使QCM实时频移发生变化,以放大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信号,因此可利用QCM检测HMF。本发明无需贵重仪器,操作简单,无标记,灵敏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