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7399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04998.3
申请日:2016-05-10
IPC: G01N2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原位监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微结构形成过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级配碎石、水泥、水均匀拌合,然后将新拌材料装入倒梯形凹槽模具中,得新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2)将模具中的新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进行振动压实,使其填满凹槽模具并且表面与模具上表面平齐,然后将超声波发射/接收探头分别固定在模具的两侧;(3)设置超声信号采集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待记录的超声波波速稳定后停止记录。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新颖,准确度高,能够实现原位、无损、实时地检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微结构形成过程及发展规律,研究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微结构的影响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4193259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401926.1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关于高铁路基用水泥级配碎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级配碎石粗细集料比例,称取级配碎石:4.75mm以上为粗集料,采用单粒径集料逐级填充的方式,并分别进行力学性能测试CBR值的方法,观察CBR值变化规律,确定最终各粒径集料的级配;4.75mm以下为细集料,采用最大密度曲线理论的K值法理论计算细集料的级配;通过按质量梯度递增的方式测量CBR值的方法,确定粗细集料比例;称取各粒径的碎石并混合;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级配碎石作为骨料,将级配碎石与水泥、水搅拌并压实成型,养护,即得。该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路基用碎石级配更加合理,力学性能提高,同时提高了抗收缩、抗疲劳荷载、耐久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49181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71074.0
申请日:2010-08-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徽式自保温空斗墙体是由空斗墙体和超轻多孔绝热水泥基填充材料二部分构成。墙体是按徽式空斗砌法砌筑而成的用于承重的空斗墙体,但在同标高眠砖层预留空腔,便于超轻多孔绝热水泥基填充材料浇注时通过这些空腔顺利进入到下一层空斗部分;中间的填充体为干密度小于300kg/m3的超轻多孔绝热水泥基材料整体浇注而成。本发明在不改变传统徽式空斗墙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通过将超轻多孔绝热水泥基材料整体浇注到空斗部分,大幅度提升徽式空斗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保温隔热效果优异,空斗墙体具有承重功能又兼做超轻多孔绝热水泥基材料的浇注模板。应用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1526505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28456.8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9/34
Abstract: 水泥混凝土结构形成过程原位监测装置及方法主要用于建筑、交通、桥梁、水利、地下工程等领域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原材料的优选和配合比参数的优化;该装置由电磁搅拌装置(1)、试样仓(2)、油浴槽(3)、超声仪(4)和超声夹持仪(5)组成;实验时首先在油浴槽(3)中加满耐热油,然后将油浴槽(3)放在电磁搅拌装置(1)上面,并将电磁搅拌装置(1)中的磁性搅拌子和温度传感器放入油浴槽中,将新拌水泥混凝土浆体放入试样仓(2)中,然后将装有浆体的试样仓(2)嵌入加满耐热油的油浴槽(3)中,最后通过超声夹持仪(5)夹住超声仪(4)的两个压电传感器,使之与试样仓(2)中的水泥混凝土浆体直接紧密接触,并自动记录水泥混凝土浆体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声学参数的变化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200045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80397.5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表面的辐射制冷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具有超表面的基体材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比的组分:胶凝材料颗粒:水:外加剂的质量比为(1~2):(0.4~0.6):(0.01~0.02),本发明结合模板法与压强梯度驱动的气体体积膨胀的方法,在尚未完全硬化的水泥基材料浆体表面引导气泡自发排布并生长,结合水泥基材料的流变性能最终实现基体的完全硬化与表面微气泡的稳定,最终获得光学性能优异、表面存在有序排列腔体的超表面水泥基材料,能够高效实现被动降温,减少空调等主动制冷设备的使用,适合应用于中低纬度地区长期处于太阳照射下且有降温需求的建筑墙体,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330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57804.4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热双固化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比的组分:细骨料:聚合物单体:光引发剂:热引发剂为65~75:25~35:0.75~2.8:0.85~2.8。其中,聚合物单体含有环氧基官能团和不饱和双键官能团,既可以与光引发剂发生交联聚合,也可以与热引发剂发生开环聚合。该材料粘度低,常温粘度仅1Pa·s,有益于提高粘结骨料含量。本发明结合紫外光辅助的3D打印技术使打印条表面急速固化形成硬壳结构,并对打印条内部浆体加热固化实现完全硬化,最终获得力学性能优异、形状复杂的无支撑结构件,适合应用于真空度低、温差大甚至低重力条件的月球等严酷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0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30760.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C09D163/00 , C08G5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氟硅烷改性环氧树脂的抗冻防渗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基于氟硅烷改性环氧树脂的抗冻防渗涂层包括氟硅烷改性环氧树脂30‑40份、固化剂30‑60份、固化促进剂0.5‑1.5份,润湿剂1‑2.5份,其中氟硅烷改性环氧树脂由氟烷及硅烷类物质与环氧化合物通过接枝反应合成,环氧化合物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多官能基缩水甘油醚树脂组成。固化剂包括多元胺类固化剂和聚硫橡胶固化剂。本发明的基于氟硅烷改性环氧树脂的抗冻防渗涂层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疏水低表面能结构,抑制腐蚀离子和水溶液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同时基于氟硅烷改性树脂的涂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水汽透过性,赋予涂层优异的抗冻融性,有效增强混凝土工程的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122151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78041.4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渗透型3D打印水泥基材料界面增强剂及其应用,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为甲酸钙溶液;B组分由以下方法制得:室温下,将硅酸钠溶液与硅酸锂溶液混合;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上述溶液中;将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直至溶液澄清透明。本发明对界面强度具有优异的提升作用,在14 d养护龄期时即可将界面劈裂抗拉强度提升至两倍,视使用情况,处理后的界面强度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基体材料的强度,极大地改善了打印制品的整体性能;本发明提供的3D打印水泥基材料界面增强剂原料易得,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可在较低用量下实现优异的界面增强效果,且对于外形复杂的打印制品各个方向的界面都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389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1018690.8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复合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按照质量比包含以下组分:水泥基材:粉煤灰漂珠:蛭石:SiC微粉:减水剂:分散剂=22~25:14~16:37~41:4~6:0.1~0.7:0.1~0.3。其制备方法如下:1)按比例将SiC微粉加入水中分散均匀,加入分散剂得到SiC分散液;2)按比例称取水泥基材、粉煤灰漂珠、蛭石和减水剂干混均匀,之后加入SiC分散液,干料湿拌均匀即可。该保温材料具有较高的基体强度、优异的保温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可广泛用作外墙保温抹面砂浆或保温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6866021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055587.X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4/32 , C04B38/10 , C04B28/04 , C04B10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改性超稳定泡沫及其在超轻密度水泥基多孔材料中的应用。通过将纳米颗粒稳定分散在发泡剂中,改性后的发泡剂在搅拌发泡后可实现纳米颗粒对气泡的包裹,使得泡沫由传统的气—液两相结构变为气—液—固三相结构,显著的提高了泡沫的稳定性。由改性后的发泡剂制备的泡沫稳定性好,尺寸细小均一,并且由此制备的超轻多孔水泥基材料强度高,不塌陷,解决了传统超轻水泥基材料性能差等问题,是一种提高超轻水泥基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