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位于玉米种子耐储性相关主效QTL区段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23838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0626560.0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位于玉米种子耐储性相关主效QTL区段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与位于玉米第7号染色体Bin7.05区域内玉米种子耐储性相关主效QTL区段cQTL‑7紧密连锁,该分子标记选自umc1671和phi328175。本发明通过定位玉米种子耐储性的1个主效QTL区段,该区段包含3个QTL qRGP‑7、qRGE‑7和qRGI‑7,分别影响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发现了与玉米种子耐储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连锁标记的应用试验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分子标记可应用于提高玉米种子耐储能力的分子辅助育种。

    ZmNAC89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提高玉米耐盐碱性和产量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9854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913751.5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NAC89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提高玉米耐盐碱性和产量中的应用。ZmNAC89转录因子基因位于玉米7号染色体Bin7.05区域,受到NaCl、Na2CO3、ABA和PEG等胁迫后,其表达量显著升高。该基因全长2280bp,包括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1197bp,编码398个氨基酸,5′‑UTR区为163bp,3′‑UTR区为253bp;编码蛋白具有NAM蛋白保守结构域;启动子包含非生物逆境胁迫相关元件,属于胁迫诱导型启动子;转化ZmNAC89基因的玉米耐盐碱能力显著提高,盐碱条件下种植百粒重显著增加。本发明为通过转基因方法提高玉米耐盐碱能力,进而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按压式种肥播施量三挡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77148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31768.1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按压式种肥播施量三挡调节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在驱动轴上固装驱动链轮和槽形驱动壳体,在槽形驱动壳体内壁面上固装Ⅰ、Ⅱ、Ⅲ挡内齿圈,在Ⅲ挡内齿圈外部上固装随动壳体,在槽形驱动壳体和随动壳体内可轴向移动地插装带有动力输出连接套的旋转动力输出轴,在旋转动力输出轴上依次固装Ⅰ、Ⅱ、Ⅲ挡圆柱齿轮和挡位调控板,在挡位调控板上设置锯齿状Ⅱ、Ⅲ挡调节凸台、锯齿状挡位调节辅助凸台和Ⅱ、Ⅲ挡锁定卡槽,在随动壳体上配装带有Ⅱ挡立向锁定压力弹簧和Ⅱ挡锁定卡块的Ⅱ挡按压杆、带有Ⅲ挡立向锁定压力弹簧和Ⅲ挡锁定卡块的Ⅲ挡按压杆、带有辅助压力弹簧和驱动块的辅助按压杆;本机构结构独特、合理,适用能力强,使用效率高。

    肥料袋自破卸存料排肥总成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664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18147.9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肥料袋自破卸存料排肥总成属于农业机械;在排肥器壳体的外侧上、下部位上依次相互连通的分别配装入肥筒和排肥筒,在入肥筒外部上固装圆勺型肥箱,在入肥筒侧壁上开设条形入肥输入孔,扎袋针组安装在入肥筒上端部上,在排肥器壳体内可转动的配装带有条状充排肥槽的排肥轴,排肥轴通过联轴器与调速电机连接,在排肥筒底端部上安装框式底板,在框式底板上通过销轴可转动的铰装挡板;本总成采用扎袋针组自动破拆肥料包装袋和调速电机调控排肥轴转速的结构方案,具有结构新颖、简单、合理、破袋注肥速度快、效率高、排肥量调节自动化程度和排肥量调节精度高、作业可靠的特点。

    与玉米种子耐储性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及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7721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625889.5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位于玉米种子耐储性相关主效QTL区段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与位于玉米第10号染色体Bin10.03区域内玉米种子耐储性相关主效QTL区段cQTL-10紧密连锁,该分子标记为phi050和umc1648。本发明通过定位玉米种子耐储性的1个主效QTL区段,该区段包含包含2个QTL qRVI-10和qRSVI-10,分别影响相对活力指数和相对简易活力指数,发现了与玉米种子耐储性紧密连锁的2个SSR分子标记phi050和umc1648,本发明所提供的SSR分子标记可应用于提高玉米种子耐储能力的分子辅助育种。

    与位于玉米种子耐储性相关主效QTL区段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2383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26560.0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位于玉米种子耐储性相关主效QTL区段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与位于玉米第7号染色体Bin7.05区域内玉米种子耐储性相关主效QTL区段cQTL-7紧密连锁,该分子标记选自umc1671和phi328175。本发明通过定位玉米种子耐储性的1个主效QTL区段,该区段包含3个QTL qRGP-7、qRGE-7和qRGI-7,分别影响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发现了与玉米种子耐储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连锁标记的应用试验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分子标记可应用于提高玉米种子耐储能力的分子辅助育种。

    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RT-PCR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3005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363054.3

    申请日:2016-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RT‑PCR及其应用,属于PCR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比对,确定保守区靶序列,设计用于检测二者的特异性引物对,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检测的方法和检测试剂盒。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优点,能够实现对作物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进行区分,且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玉米抗丝黑穗病相关基因ZmNL的克隆鉴定及其在抗丝黑穗病玉米育种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404054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10675794.1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抗丝黑穗病相关基因ZmNL的克隆鉴定及其在抗丝黑穗病玉米育种中的用途。研究表明,该基因位于玉米主效抗丝黑穗病区域(bni2.09)区域内,受到丝轴黑粉菌胁迫后,其表达量在抗病玉米材料中显著高于感病材料。其编码的蛋白为膜蛋白,多表达于内质网膜及质膜上,具有R蛋白的保守基序。原核表达试验证明该基因的编码蛋白能够抑制丝轴黑粉菌的生长。转化该基因的玉米株系人工接种丝轴黑粉菌后发病率显著低于未接种的受体对照材料。本发明所提出的ZmNL基因对玉米抗丝黑穗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玉米抗丝黑穗病分子育种的研究。

    基于抗玉米丝黑穗病候选基因ZmNL开发的分子标记LSdCAP8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498590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675830.4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抗玉米丝黑穗病候选基因ZmNL开发的分子标记LSdCAP8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玉米主效抗丝黑穗病区域(bni2.09)预测到抗病基因ZmNL,针对该基因外显子1的序列设计引物,比对从感病自交系黄早四与抗病玉米自交系Mo17扩增出的序列,挖掘到抗感材料间存在的差异SNP位点,并转化成分子标记LSdCAP8,其效用在38份抗病性不同的玉米资源中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一种dCAPS分子标记可用于玉米抗丝黑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速玉米抗病品种的选育进程。

    一种转异戊烯基酰基转移酶基因玉米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41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72205.7

    申请日:2016-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95 C12N9/1025 C12N15/8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异戊烯基酰基转移酶基因玉米育种方法,包括ZmIPT2基因的克隆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ZmIPT2基因对玉米的遗传转化和转ZmIPT2基因后代的功能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转基因技术ipt基因用来转化植物,使得植物内源性细胞分裂素水平升高。在这些转基因植物,ipt基因通过多种启动子驱动,例如组成型的、天然的和诱导型启动子,驱动表达达到增产目的。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基因工程对植物基因组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修饰,定向改变植物的某些性状,为品种的改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