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5831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480059812.1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3/103 , B01D2313/146 , C02F1/44 , C02F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包括集水管以及多个分离膜叶,前述多个分离膜叶互相堆叠并且卷绕在前述集水管周围,前述分离膜叶中的每一个包括各自具有进料侧面和渗透侧面的一个或多个分离膜,并且被配置成使得前述进料侧面彼此面对,具有固定于其上的多个突起的片材设置在互相堆叠的前述分离膜叶的前述渗透侧面之间。关于前述突起的高度,最大高度与最小高度的比率为1.10至1.50,并且前述高度的变动系数为0.02至0.15,以及前述突起向前述片材中的浸入比率为10%至100%。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101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380010681.3
申请日:2013-02-19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80 , B01D63/10 , B01D67/0088 , B01D69/02 , B01D69/04 , B01D69/10 , B01D69/125 , B01D71/56 , B01D71/68 , B01D2313/143 , B01D2323/40 , B01D2325/02 , B01D2325/06 , B01D23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稳定性上有效的分离膜和分离膜元件,其能够提高在施加压力从而使分离膜元件运转时的分离除去性能,并且提高每单位时间的透过水量增加等分离膜元件性能。该分离膜(3)具有分离膜本体(30)以及供给侧流路材料(4),所述分离膜本体(30)具有供给侧的面(31)和透过侧的面(32),所述供给侧流路材料(4)配置在所述分离膜本体(30)的供给侧的面(31)上,所述分离膜的特征在于,在将与流过供给侧的面(31)的供给水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供给侧流路材料(4)的厚度作为供给侧流路材料的宽度d时,供给侧流路材料的高度/宽度的比(h/d)为0.7以上3.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939776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80006705.7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9/12 , B01D63/082 , B01D63/10 , B01D63/103 , B01D65/003 , B01D67/0013 , B01D2313/146 , B01D2323/08 , B01D2325/22 , B01D2325/24 , B32B27/06 , B32B27/32 , B32B2307/54 , B32B2307/724 , B32B2307/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高温下也发挥良好的造水性能、并且操作性、品质优异的分离膜及分离膜元件。本发明的分离膜具备分离膜主体和透过侧流路部件,所述分离膜主体具有供给侧的面和透过侧的面,所述透过侧流路部件固定于所述分离膜主体的所述透过侧的面上,其中,所述透过侧流路部件包含聚丙烯作为主要成分,并且满足下述要件(a)~(c)。(a)软化点温度为60℃以上。(b)标准状态下的拉伸伸长率为10%以上。(c)50℃湿润下的屈服点应力为2M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65831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80059812.1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3/103 , B01D2313/146 , C02F1/44 , C02F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包括集水管以及多个分离膜叶,前述多个分离膜叶互相堆叠并且卷绕在前述集水管周围,前述分离膜叶中的每一个包括各自具有进料侧面和渗透侧面的一个或多个分离膜,并且被配置成使得前述进料侧面彼此面对,具有固定于其上的多个突起的片材设置在互相堆叠的前述分离膜叶的前述渗透侧面之间。关于前述突起的高度,最大高度与最小高度的比率为1.10至1.50,并且前述高度的变动系数为0.02至0.15,以及前述突起向前述片材中的浸入比率为10%至100%。
-
公开(公告)号:CN10458281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34228.6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3/103 , B01D61/025 , B01D63/10 , B01D69/10 , B01D2313/08 , B01D2313/146 , B01D2325/08
Abstract: 一种分离膜,所述分离膜具有分离膜主体和复数个流路部件,所述分离膜主体具有供给侧的面和透过侧的面,所述复数个流路部件固定于上述分离膜主体的透过侧的面上,其中,上述复数个流路部件的重量W(g)、及上述复数个流路部件的除了含浸于上述透过侧的面的含浸部以外的体积V(cm3)满足1.0≤W/V≤2.5,并且使用差式扫描量热计测定的上述流路部件的熔点为20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101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80010681.3
申请日:2013-02-19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80 , B01D63/10 , B01D67/0088 , B01D69/02 , B01D69/04 , B01D69/10 , B01D69/125 , B01D71/56 , B01D71/68 , B01D2313/143 , B01D2323/40 , B01D2325/02 , B01D2325/06 , B01D23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稳定性上有效的分离膜和分离膜元件,其能够提高在施加压力从而使分离膜元件运转时的分离除去性能,并且提高每单位时间的透过水量增加等分离膜元件性能。该分离膜(3)具有分离膜本体(30)以及供给侧流路材料(4),所述分离膜本体(30)具有供给侧的面(31)和透过侧的面(32),所述供给侧流路材料(4)配置在所述分离膜本体(30)的供给侧的面(31)上,所述分离膜的特征在于,在将与流过供给侧的面(31)的供给水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供给侧流路材料(4)的厚度作为供给侧流路材料的宽度d时,供给侧流路材料的高度/宽度的比(h/d)为0.7以上3.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16790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80052006.8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06 , B01D67/0006 , B01D67/0088 , B01D69/125 , B01D71/08 , B01D71/38 , B01D71/48 , B01D71/56 , B01D71/60 , B01D2323/30 , B01D2323/40 , B01D2325/08 , B01D2325/36 , C02F1/44 , C02F1/441 , C02F1/442 , C02F1/444 , C02F2103/08
Abstract: 分离膜,其含有亲水性分子并具有在其供给侧和透过侧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80微米至2000微米的高度差,其中绝干分离膜中亲水性分子的重量以扣除了亲水性分子的重量的绝干分离膜的重量为基准计为0.1%至40%。
-
公开(公告)号:CN102917776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80027196.8
申请日:2011-06-0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9/12 , B01D69/06 , B01D2313/146 , B01D232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膜元件,其可以增加每单位时间的透过流体量,同时可以提高稳定性能。该分离膜元件由分离膜和透过侧流路材料构成,所述分离膜在表面设置有分离功能层、在背面设置有作为基材的无纺布,所述透过侧流路材料设置在所述基材的背面侧,所述透过侧流路材料由与所述分离膜不同的原材料构成,并且,所述透过侧流路材料相对于所述分离膜的投影面积比为0.03至0.80。
-
公开(公告)号:CN1146023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416682.9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分离膜元件运行时的分离除去性能稳定化的分离膜元件。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至少具备集水管、分离膜、供给侧流路部件和透过侧流路部件,上述供给侧流路部件由纤维状列X和纤维状列Y构成,上述纤维状列X由沿着一个方向排列的多个纤维状物A构成,上述纤维状列Y由沿着与上述纤维状列X不同的方向排列的多个纤维状物B构成,上述纤维状物A与上述纤维状物B交叉而形成交点,上述纤维状物A和/或上述纤维状物B在与各自的纤维状列平行的切断面中,在相邻的交点之间具有细径部和粗径部。
-
公开(公告)号:CN11484579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80089218.2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使氢气和氦气等轻质气体的分离选择性提高。本发明的气体分离膜具备多孔性支持层、和设置在上述多孔性支持层上并含有交联聚酰胺的分离功能层,上述分离功能层具有具备多个凸部和凹部的褶皱结构,将上述分离功能层的表面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在25℃的纯水中进行了观察时,将任意的凸部20处以3nN的力按压时的变形量的平均值为5.0nm以上且10.0nm以下,并且上述变形量的标准偏差为5.0nm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