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面滑移型三维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9881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58534.2

    申请日:2019-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面滑移型三维隔震支座,其包括顶板、上滑块、连杆、下滑块、弧形滑轨、弹簧、连接板、橡胶支座和底板;弧形滑轨具有底部和顶面,顶面设有滑轨,滑轨的一端到另一端弧形向下;连杆的上下端分别与上滑块和下滑块固定连接,上滑块的顶端可滑动地支承在所述顶板的底面定向滑动内,下滑块的下端可滑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弧形滑轨的顶面滑轨上,接触面采用摩擦材料;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下滑块上、下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上;弧形滑轨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板顶面,连接板底面固定连接橡胶支座顶部,底板与橡胶支座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解决竖向隔震设计中的重力承载问题,构造简单,受力清晰,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使用。

    带蓄水钢管柱的非能动双层安全壳

    公开(公告)号:CN103928063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10012254.0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安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蓄水钢管柱的非能动双层安全壳。所述底板坐落于地基上;钢安全壳坐落于底板上;钢安全壳的外侧设置有外侧板,外侧板坐落于底板上;外侧板上设置有顶板,上部冷却水箱坐落于顶板上且位于钢安全壳正上方;上部冷却水储存于上部冷却水箱中;下部进气孔和上部排气孔位于外侧板上;流量分配盘悬挂焊接在顶板上,且位于上部冷却水箱与钢安全壳之间;空气导流板焊接在外侧板内侧。本发明提高了事故工况下安全壳的冷却性能及核电站生存能力;还可以大大提高安全壳的结构性能,使钢安全壳的结构形式更加合理,使钢安全壳刚度得以较大提高,提高了钢安全壳的抗震性能。

    辅助蓄水型非能动双层安全壳

    公开(公告)号:CN102810337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10148546.8

    申请日:2011-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领域的安全相关结构,具体公开了一种辅助蓄水型非能动双层安全壳。它包括外侧板和钢安全壳,两者之间为隔断环板,外侧板上设有排水阀门和进水阀门;隔断环板下方的外侧板上设有排气孔,进气孔位于排气孔下方;在外侧板的外部一侧设有下部水箱,下部水箱和钢安全壳之间、隔断环板的下方设有下部冷却水导流系统。本发明是通过水的热对流的固有物理特性进行余热排出额,因而事故工况下其可靠性更高;蓄水量较大、抗震性能更加良好。另外由于隔断环板的设计,在事故工况下钢安全壳内部压力过大时,抵消部分内压,降低钢安全壳在事故工况下的失效概率,同时提高了核电厂在飞机撞击下的生存能力。

    一种带有非线性刚度和吸能调节的超低频隔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233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71638.2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设备仪器隔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有非线性刚度和吸能调节的超低频隔振装置,包括承台、支撑台、阻尼元件组件、弹簧和附加质量组件;所述承台底部具有凸形支撑;所述支撑台中间开有轨道,轨道上有限位块,支撑台长度小于承台边长,以支承在静态时的上部承台;所述粘滞阻尼器两端铰接,且两两对交于一端,互成角度;所述弹簧包裹在粘滞阻尼器外部;所述附加质量组件由附加质量块和曲面轨道构成。本发明提供的超低频隔振装置,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通过附加质量组件和弹簧吸振,附加阻尼迅速消耗能量并复位,弹簧提供的强非线性刚度可以实现超低频的隔振,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一种用于保护堆外捕集器的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10537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82466.9

    申请日:201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9/016 G21C9/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堆外捕集器的保护装置,其包括:隔热层、抵御蒸汽爆炸荷载的盖板和底部加强部件。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护堆外捕集器的保护装置,可以在堆外蒸汽爆炸荷载的作用下,保证堆外捕集器的结构完整性,使其继续发挥熔融物冷却和滞留的作用。解决了传统堆外捕集器只能用于干堆腔工况的问题,提高了堆外捕集器的适用范围,进一步保证了核电站在极端事故工况下的安全性。

    逆推式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其堆内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2806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011885.0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安全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推式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其堆内构件。主隔离板和次隔离板焊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主隔离板位于次隔离板上方;高性能液压千斤顶坐落于次隔离板上;渐变式控制棒坐落于主隔离板上,其下端插入主隔离板,其上端插入反应堆压力容器顶封头;堆内结构导向钢柱焊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其上端插入反应堆压力容器顶封头;燃料组件托盘位于主隔离板上方,其上开有若干个孔,渐变式控制棒、堆内结构导向钢柱从中穿过,燃料组件托盘下端与高性能液压千斤顶上端连接;中子吸收体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主体、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主隔离板、次隔离板形成的空腔里。

    一种钢板混凝土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1647661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0469255.8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板混凝土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混凝土墙体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之间通过连接钢筋(40)传递荷载,所述连接钢筋(40)在所述钢板混凝土墙体或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每边设置有两排,每排所述连接钢筋(40)的间距和直径按照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单边配筋率大于1.33%取值。保证SC墙体与RC构件的连接节点有足够的强度,有效地实现强节点弱构件地要求;连接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良好受力性能,保证其破坏时为延性破坏,拥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采用模块化施工技术,有效地实现快速优质的施工。

    一种核电结构复合隔震减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475686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1312640.8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电结构复合隔震减震系统,包括由箱体侧墙和箱体底板组成的具有大刚度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布置深埋核岛结构的独立空间;在核岛结构的底部与箱体之间布置若干隔震支座,隔震支座与核岛结构的底部以及箱体的底部连接形成隔震系统;在核岛结构的侧墙与箱体侧墙之间布置若干层减震装置形成减震系统;竖向的减震装置通过伸臂悬挑结构与核岛结构的侧墙以及箱体侧墙相连接,水平的减震装置直接与核岛结构的侧墙以及箱体侧墙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极大改善小型反应堆电站的厂址适应性,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电站建造;实现小型反应堆电站的标准化设计,大幅缩短电站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一种用于保护堆外捕集器的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068484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447831.2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保护堆外捕集器的保护装置,其包括:隔热层、抵御蒸汽爆炸荷载的盖板和底部加强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保护堆外捕集器的保护装置,可以在堆外蒸汽爆炸荷载的作用下,保证堆外捕集器的结构完整性,使其继续发挥熔融物冷却和滞留的作用。解决了传统堆外捕集器只能用于干堆腔工况的问题,提高了堆外捕集器的适用范围,进一步保证了核电站在极端事故工况下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带堆内构件的逆推式反应堆压力容器

    公开(公告)号:CN203134390U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20016637.0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安全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堆内构件的逆推式反应堆压力容器。主隔离板和次隔离板焊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主隔离板位于次隔离板上方;高性能液压千斤顶坐落于次隔离板上;渐变式控制棒坐落于主隔离板上,其下端插入主隔离板,其上端插入反应堆压力容器顶封头;堆内结构导向钢柱焊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其上端插入反应堆压力容器顶封头;燃料组件托盘位于主隔离板上方,其上开有若干个孔,渐变式控制棒、堆内结构导向钢柱从中穿过,燃料组件托盘下端与高性能液压千斤顶上端连接;中子吸收体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主体、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主隔离板、次隔离板形成的空腔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