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89690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80069948.2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 , F25B13/00 , F25B2313/008 , F25B2500/19 , F25B2500/26 , F25B2700/2106 , F25B2700/2115
Abstract: 在压缩机(1)处于停止的状态下,利用制冷剂温度传感器(22)的检测值来求出每段规定时间dt的制冷剂温度Tr的变化率,使压缩机加热部(10)对压缩机(1)的加热量与制冷剂温度Tr的变化率成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02770718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80064696.4
申请日:2010-02-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006 , F24D3/18 , F24D19/1039 , F24D2200/123 , F24D2220/042 , F24F3/06 , F24F5/0003 , F24F11/0012 , F24F11/008 , F24F11/30 , F24F11/62 , F24F11/83 , F24F2011/0013 , F24F2110/10 , F24F2110/12 , F25B13/00 , F25B25/005 , F25B49/02 , F25B2313/003 , F25B2313/0315 , G05D23/19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不损害使用者的舒适性的高运转效率的空调系统。在空调系统(1)中,设定温度决定装置(31),根据目标流出温度=当前的流出温度+((出入口温度差/室内外温度差)×设定温度差),决定供给到室内热交换器(12)的水的目标温度。这里,室内外温度差是室内温度与外气温度之差,出入口温度差是中间热交换器(9)的入口侧水温与出口侧水温之差,设定温度差是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控制装置(32)根据设定温度决定装置(31)所决定的目标温度控制室外机(2)。
-
公开(公告)号:CN11464161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80102072.8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D29/38
Abstract: 轴流风扇具备:轮毂,所述轮毂被旋转驱动并形成旋转轴;以及叶片,所述叶片与轮毂连接,并具有前缘部及后缘部,叶片具有流动控制部,所述流动控制部形成在前缘部与后缘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对正压面上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流动控制部具有:区域内缘部,所述区域内缘部形成内周侧的缘部;区域外缘部,所述区域外缘部形成外周侧的缘部;以及截面部,所述截面部在区域内缘部与区域外缘部之间作为与旋转轴垂直的截面而以正压面凹陷的方式弯曲,所述流动控制部形成为作为径向上的区域内缘部与区域外缘部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假想区域中间线位于比径向上的成为叶片的中间位置的假想叶片中间线靠外周侧的位置,在截面部中,在将从作为连结区域内缘部与区域外缘部的直线的截面直线起到在法线方向上位于最远离的位置的正压面为止的距离定义为突出量的情况下,随着从前缘部侧朝向后缘部侧而突出量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474600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1980092865.6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多个扁平管和气体集管,在热交换器中,当将空间内相互正交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以及Y方向时,气体集管在Y方向纵长地延伸而在Y方向形成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多个扁平管在Y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在多个扁平管的末端分别设有从X方向插入于气体集管的连接部,多个连接部间的间隔混合地形成有窄的部分和宽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464161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80102072.8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D29/38
Abstract: 轴流风扇具备:轮毂,所述轮毂被旋转驱动并形成旋转轴;以及叶片,所述叶片与轮毂连接,并具有前缘部及后缘部,叶片具有流动控制部,所述流动控制部形成在前缘部与后缘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对正压面上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流动控制部具有:区域内缘部,所述区域内缘部形成内周侧的缘部;区域外缘部,所述区域外缘部形成外周侧的缘部;以及截面部,所述截面部在区域内缘部与区域外缘部之间作为与旋转轴垂直的截面而以正压面凹陷的方式弯曲,所述流动控制部形成为作为径向上的区域内缘部与区域外缘部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假想区域中间线位于比径向上的成为叶片的中间位置的假想叶片中间线靠外周侧的位置,在截面部中,在将从作为连结区域内缘部与区域外缘部的直线的截面直线起到在法线方向上位于最远离的位置的正压面为止的距离定义为突出量的情况下,随着从前缘部侧朝向后缘部侧而突出量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20141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780095687.3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层叠型集管(2)构成为第二流路(11A)和第四流路(12A)使制冷剂向与在第一流路(10A)、第三流路(11C)、第五流路(12C)以及第六流路(13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相反的方向流动。
-
-
公开(公告)号:CN11003624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680090743.X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热交换器的腐蚀,并能够高效地将排水等水从室外机排出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和具备该室外机的空调机,该空调机的室外机具备:热交换器,其设置于主体内,并在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底板,其形成主体的外廓底面;以及隔离部件,其配置于底板上,并且载置热交换器,从而隔离底板与热交换器,底板具有:排水路,其设置于与热交换器的配置位置对应的位置,向铅垂方向下侧突出;和一个或多个排水孔,其形成为从排水路向铅垂方向下侧突出,排水路的与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对应的方向的宽度设为比热交换器的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对应的方向的宽度宽,隔离部件由电性相对于形成热交换器的部件活泼的金属部件或树脂部件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85035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580081822.X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避免扁平管之间的水滴的架桥现象且制造容易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具备:多块板状翅片,该多块板状翅片隔开间隔地并列配置;多根扁平管,该多根扁平管插入于板状翅片;以及导水构件,该导水构件配置在从配置于两端的板状翅片中的至少一方突出的扁平管之间,且该导水构件的扁平管侧的两个端部与扁平管的扁平面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8431539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580085277.1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以简易的结构捕捉制冷剂中包含的淤渣并且抑制制冷剂回路堵塞的可能性。板式热交换器(2)具备:板层叠体(20),所述板层叠体(20)层叠有多张传热板(220、230),所述传热板(220、230)形成有热介质流入孔(243)、热介质流出孔(244)、制冷剂流入孔(241)及设置在比制冷剂流入孔靠下方的位置并使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流出部(242),在相邻的传热板之间交替地形成有供从热介质流入孔流入的热介质流动的热介质流路(209)和供从制冷剂流入孔流入的制冷剂向下流动的制冷剂流路(206);及制冷剂流出嘴(205),所述制冷剂流出嘴(205)以在多张传热板的层叠方向上突出的状态安装于板层叠体,并使从制冷剂流出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出到板层叠体的外部,在制冷剂流出嘴的内周面形成有向上突出的突出部(21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