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92663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710193403.2
申请日:2007-11-2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0404 , H01M4/049 , H01M4/13 , H01M4/621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2004/021 , H01M2300/0025 , Y02E60/122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具有该电极的可充电锂电池以及该可充电锂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电极包括集流体和在集流体上的活性材料层,其中,活性材料层包括活性材料、粘结剂和造孔聚合物,其中,活性材料适于可逆地进行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
-
公开(公告)号:CN1298065C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410084951.8
申请日:2004-08-2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18 , C22C28/00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10/052 , H01M2300/004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该物质包括Si相,SiM相以及X相和SiX相中的至少之一,其中各相的晶粒尺寸在100nm-500nm之间。元素M选自Ni、Co、B、Cr、Cu、Fe、Mn、Ti和Y中的至少之一,元素X选自Ag、Cu和Au中的至少之一。然而,当M为Cu时,X不为Cu。
-
公开(公告)号:CN102055015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010281743.2
申请日:2010-09-1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 , H01M4/58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极,所述正极包括集流体、在所述集流体上并包含锂锰类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和在正极活性材料层上并包含亚磷酸盐类化合物的保护层;负极;和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结合并包括锂盐、非水溶剂和添加剂的电解液。
-
公开(公告)号:CN102403493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10090209.8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B01J20/20 , B01J20/2803 , B01J20/28066 , B01J20/28069 , C01B32/30 , C01P2002/02 , C01P2006/12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1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正极、包含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和电解质,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导电材料和活性炭,所述活性炭包括其中吸附和捕获锰离子的微孔,和以约0.1重量%~约3重量%的量包括所述活性炭,基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总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750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003004.7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崔南顺 , 伊琳娜·普罗法提洛娃 , 鲁世源 , 朴容彻 , 金性洙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 H01M4/6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0452 , H01M4/0466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139 , H01M4/1393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4235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45 , Y02E60/122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阻燃电解质溶液,包括所述电解质溶液的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阻燃电解质溶液包括锂盐、直链碳酸酯类溶剂、至少一种铵阳离子、磷酸类溶剂和包含草酸硼酸盐的添加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997094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58957.8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1072 , H01M10/0585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再充电电池和电池模块。该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端子的电极组;限定用于容纳电极组的凹槽的壳体,其中壳体包括通向凹槽的开口;在开口上延伸以保护壳体的凹槽内的电极组的薄膜盖;以及位于壳体上、从壳体向外延伸以耗散来自容纳电极组的凹槽的热量的散热件。该电池组件包括: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每个可再充电电池包括位于壳体中的凹槽内的电极组,其中壳体限定被薄膜盖覆盖的开口,并且其中壳体包括从壳体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散热件;其中多个可再充电电池被堆叠并连接在一起,以保护所述薄膜盖免遭外部冲击。因此,可再充电电池和电池模块的散热特性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1882676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910261533.4
申请日:2009-12-1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5 , H01M4/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0435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15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该电极的可充电锂电池。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包括i)集流器、ii)设置在集流器表面上的第一电极组合物层和iii)第二电极组合物层,所述第二电极组合物层距离集流器比第一电极组合物层距离集流器远。此外,第一电极组合物层和第二电极组合物层均包含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其中,第一电极组合物层的导电材料的量与第二电极组合物层的导电材料的量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1222043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710306391.X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用LixMyVzO2+d(其中0.1≤x≤2.5,0≤y≤0.5,0.5≤z≤1.5,0≤d≤0.5,并且M选自由Al、Cr、Mo、Ti、W、Zr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组中)表示的锂钒复合氧化物,和附着到所述锂钒复合氧化物的表面上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包含选自由元素周期表中的2~15族元素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组中的元素。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单位体积能量密度和高容量,以提供具有良好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295781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10001072.2
申请日:2008-01-1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包括集流体和布置于该集流体之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基于金属的负极活性材料和片状石墨,并且具有20~80vol%的孔隙率。所述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能够通过抑制由于充放电过程中活性材料颗粒碰撞引起的体积改变和应力,以及降低电极电阻,而改进电池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47830C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510064093.5
申请日:2005-03-0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2 , C01B35/1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62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该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充电锂电池,该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硅基复合物和碳质材料,其中所述硅基复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元素和硅氧化物(SiOx,式中x≤1.5),所述元素选自B、P、Li、Ge、Al、V及其混合物。本发明的负极活性物质能改善可充电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高速率充电/放电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