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44059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110347681.5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正或负电极板上形成活性材料层和非涂覆部分的连续沉积装置。该连续沉积装置包括:第一引导鼓,接触从拆卷机供应的电极集电器的第一表面,以支撑电极集电器;第一沉积源,邻近第一引导鼓以将活性材料供应到在第一引导鼓上传递的电极集电器;第一遮蔽单元,遮蔽在第一引导鼓上传递的电极集电器的部分以形成非涂覆部分;第一驱动单元,连接到第一遮蔽单元以使第一遮蔽单元沿第一引导鼓的外表面往复移动;第一引导单元,邻近且连接到第一遮蔽单元以支持第一遮蔽单元的移动;以及第二驱动单元,连接到第一引导单元以使第一引导单元在一方向上水平地往复移动,该方向垂直于通过第一驱动单元移动的第一遮蔽单元的移动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2956877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290864.2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48 , H01M4/1391 , H01M4/6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5 , C01B33/146 , C01B33/152 , C01B33/157 , C01B33/158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10/0525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制造所述负极的方法和包括所述负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第一硅氧化物(SiOx)和粒径不同于所述第一硅氧化物(SiOx)的第二硅氧化物(SiOx)。在此,所述第一硅氧化物(SiOx)相对于所述第二硅氧化物(SiOx)的粒径分布峰面积比在3至8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615692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49493.4
申请日:2009-06-2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法,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锂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正极包括具有3V或更大的开路电势(基于锂)的第一成层的锂化合物和具有小于3V的开路电势的第二成层的锂化合物。基于第一成层的锂化合物和第二成层的锂化合物的总量,第二成层的锂化合物含量为约0.99~约30wt%。
-
公开(公告)号:CN101447562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180727.7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2/1673 , H01M4/0404 , H01M4/0409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包括集流体、布置在该集流体上具有金属类活性材料的多孔活性材料层,以及位于该多孔活性材料层上的高强度粘结层。该高强度粘结层的强度范围为5~70MPa。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能通过抑制体积膨胀和电极表面的电解液反应来改善循环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47561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180725.8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用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用负极包括集流体及在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互穿网络和该互穿网络中的负极活性材料。所述互穿网络通过将具有羟基或胺基的第一聚合物与具有羧基的第二聚合物进行交联而形成。本发明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负极可以最小化体积膨胀,并赋予良好的循环寿命特性和初始化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324121A
公开(公告)日:2001-11-28
申请号:CN01117601.6
申请日:2001-05-1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2
Abstract: 所公开的是锂蓄电池用的阴极活性物质。阴极活性物质包括具有石墨化催化剂元素的石墨化焦炭和非扁平人造石墨。锂蓄电池用的阴极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电解质浸入能力,这是由于在具有石墨化催化剂元素的石墨化焦炭和非扁平人造石墨间有缝隙。由此,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高速容量和起始效率的锂蓄电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