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042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19629.X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五矿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相关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四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钠离子电池四元前驱体包括核心和包覆于核心至少部分表面的壳层;核心的化学式为Nix1Zny1Fez1Mn1‑x1‑y1‑z1(OH)2,其中,0.1≤x1≤0.4,0≤y1≤0.03,0.1≤z1≤0.5,x1+y1+z1<1;壳层的化学式为Nix2Zny2Fez2Mn1‑x2‑y21‑z2(OH)2,其中,0.1≤x2≤0.4,0.04≤y2≤0.12,0.1≤z2≤0.5,x2+y2+z2<1;钠离子电池四元前驱体的振实密度为1.4~1.8g/cm3。该前驱体结构致密、振实密度较高、产品一致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44394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0426720.3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IPC: C01G53/82 , C01G53/84 , C01G51/82 , C01G51/8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锂锰基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富锂锰基前驱体包括第一前驱体和第二前驱体,其中,第一前驱体和第二前驱体中的一个的粒径为1~3um,比表面积为3~6m2/g;第一前驱体和第二前驱体中的另一个的粒径为7~10um,比表面积为0.8~2m2/g。本发明提供的富锂锰基前驱体中,第一前驱体的粒径和第二前驱体的粒径不同,第一前驱体的比表面积和第二前驱体的比表面积不同,以使不同粒径的第一前驱体和第二前驱体在相互掺混后,较小粒径的前驱体颗粒能够填充到大粒径的前驱体颗粒之间的间隙中,颗粒间堆积更加密实,烧结完成后得到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有更优的颗粒形貌和粒径分布,颗粒内部具有更优的结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2087.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10/0525 , C01G53/44 , C01G53/8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电池以及用电设备,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满足ΔBET=BET2‑BET1,1m2/g≤ΔBET≤3.45m2/g,ΔP=P2‑P1,0.7%≤ΔP≤1.9%,其中,BET1为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酸性溶液中浸泡前的比表面积,BET2为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所述酸性溶液中浸泡后的比表面积,P1为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所述酸性溶液中浸泡前的孔隙率,P2为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所述酸性溶液中浸泡后的孔隙率,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和所述酸性溶液的重量比为1:10,所述酸性溶液的pH为5.5,浸泡时间为2h。由此,本申请提出的正极活性材料在酸性溶液中浸泡后,可使正极活性材料在孔隙率变化较小的前提下,比表面积的增加率(ΔBET)较大,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25302.0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五矿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53/82 , C01G53/84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结构的无钴NiMnAl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和用电设备,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复合结构的无钴NiMnAl前驱体由单斜β‑MOOH相和六方α相复合而成,该复合结构的无钴NiMnAl前驱体由均匀的薄片状纳米粒子紧密堆积而成的二次颗粒,粒径分布均匀、球形度好、比重大,可用于制备低成本、高性能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41065.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53/82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电池及涉电设备,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前驱体为含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正极材料前驱体包括一次颗粒构成的二次颗粒,二次颗粒的粒径D50为6~25μm;二次颗粒表面呈多孔结构、且平均截面孔隙率为25~55%;二次颗粒沿半径方向包括内核层和外壳层,二次颗粒的内核层截面孔隙率小于外壳层截面孔隙率。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前驱体通过形貌结构的优化设计,能够促使电池的容量、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3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2284.5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25B11/091 , C25B11/061 , C25B11/031 , C25B1/04 , C01G5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电解槽内原位更新的阳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可在电解槽内原位更新的阳极催化剂包括:镍基自支撑载体,以及负载于所述镍基自支撑载体上的S元素掺杂的氢氧化镍和氢氧化铁交替组合构成的NiFe‑LDH纳米片阵列S‑NiFe‑LDH。
-
公开(公告)号:CN1195282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1200.6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安徽寒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3/8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镍铁锰碳酸盐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前驱体的化学式为:NixFeyMnzCO3,其中,0<x<1,0<y<1,0<z<1,x+y+z=1,更优选地,0.3≤x≤0.4,0.2≤y≤0.4,0.3≤z≤0.4。本发明制备的前驱体内核和外壳皆为碳酸盐,且内核呈薄片状阻隔的网状微孔结构,外壳由致密的一次颗粒堆叠形成,整体呈现出内松外实的结构特征。在烧结过程中有利于促进金属源快速进入前驱体内,在电池端有利于促进电解液充分浸润前驱体内部,在充放电过程中有利于缓解体积变化造成的坍塌、开裂现象。本发明显著降低了前驱体的生产成本,简化了合成工艺,并可对内核微孔结构进行调控,改善了正极材料在容量、循环等方面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18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699445.4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IPC: C25B11/091 , C25B1/04 , C01G53/82 , C01G51/82 , C01G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定点修饰的水滑石基析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通过水热法‑碱刻蚀构造具有选择性金属空位的水滑石前驱体,之后将稀土元素定点引入该水滑石前驱体中,得到了稀土精准改性的水滑石基析氧催化剂;本发明所述的水滑石基析氧催化剂结构稳定、活性位丰富且析氧催化性和稳定性优异,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03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6852.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湖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醇析法制备多元素均匀掺杂型硫酸铁钠多孔钠电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0.1%~15%):1的摩尔比称取待掺杂元素硫酸盐及七水合硫酸亚铁,并称取相应摩尔量的无水硫酸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加入至含碳源的混合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反应一定时间(1min~4h),分离浆料得到粉体,滤液收集保存,以备后续回收利用,粉体烧结后即可制备多元素均匀掺杂硫酸铁钠型材料。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合成及改性过程中原料难以混匀、产品不纯、缺陷多、掺杂元素分布不均、产品二次颗粒及孔隙分布难以调控的问题,最终提高掺杂型硫酸铁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6952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0887559.X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电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镍盐、锰盐和铁盐与溶剂混合得到溶液A,将铜盐、络合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溶液B,将锂盐、锌盐、钛盐或镁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溶剂混合得到溶液C;(2)将碱液、氨水和溶液A并流注入底液进行一步共沉淀反应,将氨水、碱液和溶液B并流注入进行二步共沉淀反应;(3)并流注入沉淀剂溶液和溶液C进行三步共沉淀反应得到所述钠电前驱体,本发明通过分步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一种高熵超晶格钠电前驱体,所述钠电前驱体在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提高前驱体的钠离子脱嵌能力,进而提高材料的容量保持率和循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