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56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742399.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IPC: G06F18/24 , E21B43/26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水平井裂缝窜通判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判别压裂过程的裂缝窜通预测方法。本发明包括建立施工压裂过程井底压力和井底温度耦合预测模型;结合裂缝扩展过程中的压力损耗和能量交换作用,建立裂缝窜通情况下的温度和压力变化预测模型;对比井筒温度压力预测数据与现场实际数据,结合温度压力变化幅度及影响因素,判别出是否发生裂缝窜通。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可以方便快捷地判别出压裂过程中裂缝窜通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273992.4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长江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油藏体相流体非线性渗流理论模型,涉及稠油油藏开采技术领域。本模型根据稠油油藏体相流体渗流特点,包括基于稠油吸附边界层和屈服特性影响下的稠油油藏体相流体非线性渗流方程及启动压力梯度理论公式,并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平均误差为7.67%,稠油油藏体相流体渗流方程理论计算公式与实验数据平均误差为8.25%,并且利用理论公式计算结果绘制的渗流曲线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段。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为稠油油藏开采提供了重要的非线性渗流基础理论。
-
公开(公告)号:CN11366761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802610.3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铁还原菌DH4菌株及其应用,所述铁还原菌Flaviflexussalsibiostraticola DH4菌株已于2021年04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401。本发明从油藏环境中分离筛选得到了一株可高效还原Fe(III)的铁还原菌Flaviflexus salsibiostraticola DH4,扫描电镜分析等表明其可有效分解腐蚀蒙脱石矿物,并抑制黏土膨胀;同时岩心实验表明,Flaviflexus salsibiostraticola DH4生物制剂可改善岩心的水敏性,降低石油开发中的注水压力,因此可将其应用于原油采收中,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951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010814071.0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在微生物采油的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波茨坦短芽胞杆菌与制剂及产生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波茨坦短芽胞杆菌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9981。本发明中所述波茨坦短芽胞杆菌及其制剂能够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所述产生表面活性剂的方法能够使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物理性状良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对石油及多种烃和脂类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583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129465.X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长江大学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稠油启动压力的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稠油油藏岩心处的岩心夹持器,还包括两个微压力传感器、与微压力传感器一一对应的两个放大电路、与放大电路一一对应的两个数据采集卡以及数据采集终端,两个微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两个放大电路分别与对应的微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两个数据采集卡分别与对应的放大电路电连接,数据采集终端分别与两个数据采集卡电连接,并用于判断岩心出口端的压力信号是否高于电压初值,如果是则记录岩心入口端的压力信号,并根据岩心入口端的压力信号计算压力值作为启动压力值,否则继续监控岩心出口端的压力信号。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稠油启动压力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140336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010615270.5
申请日:2010-12-30
IPC: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业范畴,具体的说是关于提高本源微生物采油有效期的缓释长效营养剂。其技术原理是由于常规营养剂都是水溶性原材料,如磷酸氢二铵,尿素,硝酸铵,硝酸钠,氨基酸,糖蜜等。他们都是水溶性的,在地层中吸附能力不同,运移速度不同,易流失而损耗,有效期短。本发明采用水凝胶等固定化方法,将营养物固定起来,在地层中慢慢释放,并采用有机磷酸酯和低分子量蛋白质粉等,在地层中缓慢水解,而产生本源菌需要的营养剂。缓释型营养剂使用浓度为0.2-2.0%。从而延长本源菌采油的有效期,使营养物能进入油藏深部,提高本源微生物采油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05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614376.2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方法,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研究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方法,首选进行拟启动压力梯度测定和启动压力梯度测定,得出稠油拟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拟合关系式#imgabs0##imgabs1#,稠油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拟合关系式#imgabs2#对启动压力梯度与拟启动压力梯度之间进行转换,进行多种公式拟合对比,筛选出两种相关系数较高的式子,G=0.01696*G′0.9211+0.001735为幂函数关系,复相关系数:0.9254,G=0.007734*e0.8324*G′‑0.00718*e‑4.099*G′,复相关系数:0.9410,为双指数函数关系,用G代表启动压力梯度,G’代表拟启动压力梯度。将微流量压差法测量得到的启动压力梯度与拟启动压力梯度之间建立关系式,通过渗流曲线回归的拟启动压力梯度来计算启动压力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3863.5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枯草芽孢杆菌BC23介导合成纳米驱油剂及应用,属于微生物驱油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BC23,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3700。对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C23发酵培养,得到发酵菌液。所述发酵菌液中含有表活剂和乳化剂成分,可使液体表面张力降低,并对原油进行乳化,促进驱油过程的进行。所述发酵菌液可以用于制备双金属纳米颗粒,所述双金属纳米颗粒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扩大波及效率以及改变储层润湿性,增加表面活性剂溶液对采油过程的影响,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本发明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C23可以专用于制备驱油剂,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6848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1181462.9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用植物基复合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用植物基复合抑菌剂,包括双金属纳米粒子和植物提取物;所述双金属纳米粒子包括纳米银和纳米铜。本发明提供的植物基复合抑菌剂中的植物提取物可以作为双金属纳米粒子的还原剂和分散剂以及作为植物基缓蚀剂;双金属纳米粒子具有抗菌抑菌、催化植物提取物碳钢缓蚀方面的作用。植物基复合抑菌剂通过植物提取物和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协同增效,可有效降低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活性和(56)对比文件刘冲冲 等.姜提取物生物合成纳米银抑菌活性的研究《.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7,第36卷(第6期),摘要、1.2.1-1.2.2、2.5.1、2.6节以及图4、表1.何文涛 等.生姜提取物对Q235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9卷(第1期),摘要、正文第2.1节.Therese Marie S. Rosbero et al..Green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tentacle-like silver/copper nanoparticlesfor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oxicchlorpyrifos in water《.Journal of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2017,第5卷(第3期),摘要、正文第2.1-2.3、3.1-3.2、3.6以及第4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14376.2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方法,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研究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方法,首选进行拟启动压力梯度测定和启动压力梯度测定,得出稠油拟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拟合关系式稠油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拟合关系式对启动压力梯度与拟启动压力梯度之间进行转换,进行多种公式拟合对比,筛选出两种相关系数较高的式子,G=0.01696*G′0.9211+0.001735为幂函数关系,复相关系数:0.9254,G=0.007734*e0.8324*G′‑0.00718*e‑4.099*G′,复相关系数:0.9410,为双指数函数关系,用G代表启动压力梯度,G’代表拟启动压力梯度。将微流量压差法测量得到的启动压力梯度与拟启动压力梯度之间建立关系式,通过渗流曲线回归的拟启动压力梯度来计算启动压力梯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