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41104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234103.4

    申请日:201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和空调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相连;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蒸发器相连;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和所述压缩机相连,所述冷凝器高于所述蒸发器;旁通气路,所述旁通气路与所述压缩机并联连接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和/或旁通液路,所述旁通液路与所述节流装置并联连接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在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能够实现“零功耗”制冷,具有能耗小、制冷量大等优点。

    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8213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1547523.2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压力和冷凝器压力;根据所述蒸发器压力和冷凝器压力得到中间压力的目标值,其中,所述中间压力指所述冷水机组中一级节流后至二级节流之间的压力;根据所述中间压力的目标值调节二级节流开度。本申请的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冷水机组可运行的频率范围,提高冷水机组在部分运行负荷下的运行能效。

    换热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77582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506909.2

    申请日:2018-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壳管式换热器,第一壳管式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换热管和载冷剂连通管;及第二壳管式换热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包括第二壳体和位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二换热管,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第二换热管包括第二下换热管和第二上换热管,第二下换热管进口与第一换热管出口连通,第二下换热管出口与第二上换热管进口连通,连通管进口与第二上换热管出口连通。根据本发明的换热组件,可以明显提高第一壳管式换热器所在的第一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明显降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所在第一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第一壳管式换热器所在的第一制冷系统的机组能效比大大提升。

    防喘振控制方法和压缩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88244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0180913.9

    申请日:2019-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喘振控制方法和压缩设备。防喘振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压缩设备的喘振数据;利用采集到的喘振数据和压缩设备的喘振模型对压缩设备进行防喘振控制;以及利用采集到的喘振数据对压缩设备的喘振模型进行迭代更新。上述的防喘振控制方法中,利用采集到的喘振数据和压缩设备的喘振模型对压缩设备进行防喘振控制,及利用采集到的喘振数据对压缩设备的喘振模型进行迭代更新,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压缩设备发生喘振的机率或避免压缩设备发生喘振,避免压缩设备发生损坏,提高了压缩设备的寿命。

    换热装置及空气调节设备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6680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22395.6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及空气调节设备,换热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配置为支撑换热管,支撑板上设有挡液结构,挡液结构配置为对换热介质导流。本方案提供的换热装置及空气调节设备,夹带液态换热介质的气态换热介质沿挡液结构流动,气态换热介质较液态换热介质轻,自流动的过程中,气态换热介质的流速不同于液态换热介质的流速,从而促使液态换热介质和气态换热介质分离,在挡液结构对换热介质的导流作用下,延长了换热介质的流动路程,使得气态换热介质和液态换热介质分离的更彻底。

    热泵机组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3364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787051.8

    申请日:2015-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换向组件、室外换热器、水侧换热器、外侧水路、用于对环形水路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控制器和备用电源,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水侧换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冷媒流路和水流路,冷媒流路与室外换热器之间串联有第一控制阀和节流元件,冷媒流路与第三阀口之间串联有第二控制阀。环形水路上串联有具有开闭功能的驱动件。控制器与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驱动件和加热装置相连。备用电源与控制器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机组,可以解决由于冷媒蒸发迁移而引起的降温冻裂水侧换热器的问题,可以大大降低低温环境下由于水侧换热器中的水温降低而造成冻裂的风险。

    热泵机组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33645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87051.8

    申请日:2015-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换向组件、室外换热器、水侧换热器、外侧水路、用于对环形水路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控制器和备用电源,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水侧换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冷媒流路和水流路,冷媒流路与室外换热器之间串联有第一控制阀和节流元件,冷媒流路与第三阀口之间串联有第二控制阀。环形水路上串联有具有开闭功能的驱动件。控制器与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驱动件和加热装置相连。备用电源与控制器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机组,可以解决由于冷媒蒸发迁移而引起的降温冻裂水侧换热器的问题,可以大大降低低温环境下由于水侧换热器中的水温降低而造成冻裂的风险。

    带罩壳的冷水机组和具有其的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513555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228010.0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罩壳的冷水机组和具有其的空调,所述带罩壳的冷水机组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限定有间室;和冷水机组,所述冷水机组包括多个冷水机组单机,多个所述冷水机组单机相连且设在所述间室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罩壳的冷水机组,通过将冷水机组单机设在安装壳内,使得冷水机组单机上的保温层、电控及电器元件得到保护而不易损坏,使用寿命延长,带罩壳的冷水机组可灵活设置在地下室或露天等环境下,而不用再采用其他保护措施,安装性能好;同时安装壳能起到隔离噪音的作用,使带罩壳的冷水机组的噪音显著降低;安装壳有美化外形的作用,使带罩壳的冷水机组的美观度提高;该种带罩壳的冷水机组具有显著的市场应用前景。

    换热器模块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65544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181167.8

    申请日:2013-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模块,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器具有排污口和排气口;热水组件,所述热水组件与所述换热管相通以向所述换热管内通入高温水;以及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与所述换热器相通以排出所述换热器内的水汽。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模块,通过设置热水组件,高温水可向换热器内散发热量,从而快速加热整个换热器,迅速去除换热器内的水分,通过设置排气组件,排气组件可促进换热器内空气快速流动,从而使得带有水汽的空气从排气口排出,通过热水组件和排气组件的结合,使得换热器的内部温度均匀,上升的水汽不会再次凝结而直接从排气口排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