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06754086U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20370058.4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框架梁,两根第一边框架梁之间正对设置有两根第二边框架梁,第一边框架梁和第二边框架梁依次首尾连接围成框体,第一边框架梁和第二边框架梁的连接节点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竖向支撑柱,第一竖向支撑柱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对应的第一边框架梁和第二边框架梁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二边框架梁和第一边框架梁之间以类似公母榫的形式实现了水平方向的插接固定,而下方的竖向支撑柱通过竖向插接榫对第二边框架梁和第一边框架梁之间进行竖向固定,这种结构搭接简单,拆卸组装方便,且第一边框架梁和第二边框架梁之间连接过渡平整,上色后色泽均匀、美观。

    一种压力传感器转换为拉力传感器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908873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286373.5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传感器转换为拉力传感器的装置,包括矩形框架、拉杆、压力传感器、压板和钢丝绳;拉杆连接在矩形框架的顶部,矩形框架的底部中部设置一通孔Ⅰ,压力传感器放置在矩形框架内的底部,压板放置在压力传感器上,钢丝绳穿过矩形框架的通孔Ⅰ和压力传感器的中心孔,钢丝绳的一端与压板连接。该压力传感器转换为拉力传感器的装置直接利用了现有混凝土基材的力学性能测试中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传感器转换为拉力传感器,无需额外购买拉力传感器便可进行混凝土基材抗拉性能测试,节省测试成本。

    一种压力转换成拉力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881609U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20287048.0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转换成拉力的装置,包括钢板基座、顶升机构、导向轮Ⅰ、导向轮Ⅱ、钢丝绳和收线机;导向轮Ⅰ、导向轮Ⅱ、顶升机构和收线机依次固定在钢板基座上;顶升机构包括千斤顶、旋转套和导向轮Ⅲ,旋转套套在千斤顶的活塞顶部上并与活塞顶部转动配合,导向轮Ⅲ通过支撑座设置在旋转套的顶端上;钢丝绳绕过导向轮Ⅰ、导向轮Ⅱ和导向轮Ⅲ,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收线机上。本装置将千斤顶固定在钢板基座上,而钢板基座固定在地面上,千斤顶产生的起重力转换为待拉物体(如混凝土基材)破坏的拉力来用作加载,进而对待拉物体(混凝土基材)的抗拉性能进行分析。

    带预紧U形卡的螺栓拉伸和弯剪形变模拟放大展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690386U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21026753.5

    申请日:2017-08-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预紧U形卡的螺栓拉伸和弯剪形变模拟放大展示装置,包括承压座、施压座和弹性变形体,所述承压座上设有所述施压座,所述弹性变形体贯穿连接所述承压座和所述施压座,该弹性变形体的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卡设有至少一个U形卡,所述固定杆上设有U形卡防松脱件,最外侧的所述U形卡抵紧在对应的U形卡防松脱件上。采用该设计,其优点在于所述弹性变形体能够模拟放大螺栓在拉伸或者弯剪情况下的变形,同时添加或减少所述U形卡能够调节螺栓连接的松紧度,在比较不同力的大小对所述螺栓模拟件形变程度的影响时,方便控制初始连接的预紧度。

    一种竹木框架榫卯节点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02023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20367463.0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竹木框架榫卯节点,包括由第一、二边框架梁围成的矩形框体,第二边框架梁之间连接有中间框架梁,中间框架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竖向支撑柱,第二边框架梁包括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根横向支梁,中间框架梁的一端与对应的横向支梁和第二竖向支撑柱通过第一连接端组连接,中间框架梁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横向支梁和第二竖向支撑柱通过第二连接端组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横向支梁和中间框架梁之间以类似公母榫的形式实现了水平方向的插接固定,而下方的竖向支撑柱通过竖向插接榫对横向支梁和中间框架梁之间进行竖向固定,这种结构搭接简单,拆卸组装方便,且横向支梁和中间框架梁之间连接过渡平整,上色后色泽均匀。

    型钢和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楼梯

    公开(公告)号:CN205206171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1057991.3

    申请日:2015-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钢和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楼梯,包括预制钢梁Ⅰ、预制钢梁Ⅱ、多个型钢柱、楼梯拐角处平板、多个支撑座和设置在预制钢梁Ⅰ与预制钢梁Ⅱ之间的踏板,踏板和预制钢梁Ⅰ用预制角钢连接,踏板和预制钢梁Ⅱ用预制角钢连接;楼梯拐角处平板的底部以植筋的方式设置多个螺栓,支撑座的上端以植筋的方式均布设置多个螺栓,楼梯拐角处平板底部的螺栓穿过上钢板上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锁紧。采用预制构件,可在工厂预制完成,节约了模板的原材料购买(或租赁钢模板)、制作费用且工厂化生产可保证质量,且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不会发生虫嗑、蚁咬、抗腐蚀的情况。

    一种适用于排管竖向精确定位的固定式测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301959U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20006194.6

    申请日:2015-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排管竖向精确定位的固定式测距装置,包括水平细针和竖直杆;水平细针固定设置在竖直杆上并与竖直杆垂直,竖直杆位于水平细针下部的长度为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或者50mm,竖直杆位于水平细针上部的长度≥100mm;水平细针的长度为30mm,水平细针的外径从靠近竖直杆的一端到另一端由0.8mm逐渐变细至0.2mm。使用该固定式测距装置时,将水平细针插入底部探针端头,竖直杆紧贴壳体上探针的外端,竖直杆的底端与复杂地形地面接触,使排管上的探针相对地面精确定位,而且该装置可在不同坡度的地形上测试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而精确获得风洞试验中的风速数据。

    一种设置有砂垫层和腰带的减震抗震建筑物

    公开(公告)号:CN205206444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1062498.0

    申请日:2015-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有砂垫层和腰带的减震抗震建筑物,包括基础、上部墙体、上地圈梁、下地圈梁、橡胶棒、抗剪砂浆棒和设置在上部墙体外围的腰带,上地圈梁和下地圈梁之间设置砂垫层;橡胶棒设置在一竖直通孔Ⅰ和与该竖直通孔Ⅰ对应的竖直通孔Ⅱ中;抗剪砂浆棒设置在另一竖直通孔Ⅰ和与该竖直通孔Ⅰ对应的竖直通孔Ⅱ中。一方面是在结构的基础上设置水平砂垫层,同时在砂垫层处设置抗剪砂浆棒和橡胶棒装置;另一方面是设置腰带。采用砂垫层和橡胶棒作为消能减震措施,既利用砂子易于流动,通过砂垫层的大幅变形来消耗地表冲击能,橡胶棒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复位的特点。通过腰带增强了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一种预制混凝土楼梯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206170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1058020.0

    申请日:2015-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楼梯,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梁、踏板和踢脚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均设置啮合齿Ⅰ,踏板的两端水平设置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上,且踏板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连接的下表面设置啮合齿Ⅱ并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上表面的啮合齿Ⅰ相互啮合;踢脚板竖直设置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侧面,且踢脚板的侧表面设置啮合齿Ⅲ并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侧表面的啮合齿Ⅰ相互啮合;采用混凝土制作的踏板和踢脚板可在工厂预制,节省了原材料模板,同时工厂化生产也可保证质量;有较强的抗震性,发生地震时不影响房屋的整体受力,避免了因楼梯刚度大,吸收能力多而被破坏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排管竖向精确定位的活动式测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301961U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20006558.0

    申请日:2015-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排管竖向精确定位的活动式测距装置,包括水平细针、矩形框和滑板;矩形框的上下部在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滑槽,滑板插在矩形框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水平细针设在矩形框的一侧顶部并垂直于矩形框的一侧;滑板靠近水平细针的一侧设置刻度线;水平细针的长度为30mm,水平细针的外径从靠近矩形框的一端到另一端由0.8mm逐渐变细至0.2mm。使用时,将水平细针插入底部探针端头,滑板在滑槽内向下滑动,使滑板的底端与复杂地形的地面接触,从顶部滑槽对应的滑板上的刻度线直接读出距离地面的高度,使排管上的探针相对地面精确定位,而且该装置可在不同坡度的地形上测试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而精确获得风洞试验中的风速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