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872578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2082124.1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保温隔热一体的被动节能窗,通过与被动节能窗一体设计的增加遮阳组件和防护组件实现遮阳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在实现遮阳效果的同时不会给被动节能窗增加新的热桥,从而保证了被动节能窗的节能效果。在遮阳组件外设置防护组件以保护遮阳组件风、雨等自然因素损坏,同时防护组件与被动节能窗之间形成可供空气流动的空腔,通过滑动防护组件可使空腔与外界连通,通过空气流动带走空腔的热量以减少被动节能窗向室内传导的热量。在遮阳组件的两侧设置自动清理组件,能持续对遮阳组件进行清理,以保证被动节能窗的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215723910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2304816.1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F24F7/10 , F24F13/0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送风天花板及均匀送风顶棚,送风天花板包括天花板,天花板具有相背设置的装饰表面和非装饰表面,天花板上均匀分布有数个送风口,天花板的送风口开孔率为10‑15%,送风口贯通所述天花板的装饰表面和非装饰表面。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送风天花板及送风顶棚,通过在天花板上密布送风口,顶棚送风口以“满天星”排布方式,即顶棚全覆盖式送入新风,可以实现室内大面积的天花板送风,实现从上至下的活塞流式送风。
-
公开(公告)号:CN215892660U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22304720.5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F24F7/10 , F24F13/0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均匀通风管路及排风地板,所述通风管路为树形结构,所述树形结构的多条子树分别为多条通风管段,所述树形结构的多个叶子节点分别为多个第一管口,所述树形结构的一个根节点为第二管口,所述树形结构的其他节点为不同通风管段的连接处,每个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之间具有一最短通风通道,不同所述最短通风通道的体积相同。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均匀通风的通风管路及排风地板,通风管路采用树形结构,保证了每个排风口到排风通道之间的排风体积相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匀通风。
-
公开(公告)号:CN214307443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20352243.7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辐射式制冷制热的被动房,包括密封保温房体、送风系统、排风系统、通风热回收系统、环境源热交换系统以及制冷制热系统,环境源热交换系统包括与自然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流体输送装置,制冷制热系统包括用于将密封保温房体内制冷或制热至设定温度的室内制冷制热装置,室内制冷制热装置为辐射式制冷制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冬夏季需要补热或补冷时,均用辐射补热或补冷的技术体系,通过大面积均匀辐射,降低对气流走向的干扰,舒适度更高,且更加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217326998U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20687590.X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水遮阳一体窗及太阳能热水遮阳系统,包括窗框,窗框设有用于安装窗玻璃的窗框口,窗框具有中空内腔,窗玻璃具有空气夹层,中空内腔与空气夹层之间通气连接,中空内腔中设有储水水管、热交换部件以及内置水泵,储水水管可收缩和膨胀,热交换部件部分位于储水水管内,热交换部件的部分伸出窗框外侧,空气夹层中设有储水遮阳帘和驱动组件,储水遮阳帘可收起和展开,内置水泵连接储水水管和所述储水遮阳帘,驱动组件连接储水遮阳帘。本实用新型可在无外部建筑遮阳构造的情况下实现活动遮阳控制,减少夏季炎热地区建筑得热,减少建筑内部空调能耗,同时可以实现太阳能的回收利用,通过转化为热水内能。
-
公开(公告)号:CN215930050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304765.2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F24F13/068 , F24F13/10 , E04B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自适应调节大小的送风口及送风顶棚,所述送风口设有用于对其进行封堵的封堵部件,所述封堵部件在弹性复位力作用下呈第一状态,所述封堵部件呈第一状态时,所述送风口的送风面积为第一面积,所述封堵部件在送风压力作用下呈第二状态,所述封堵部件呈第二状态时,所述送风口的送风面积为第二面积,所述第二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面积,所述送风压力越大,所述第二面积越大。本实用新型在送风口设置封堵部件,在风压的作用下调节送风口的大小,当送风量较大时,送风口适应性变大,当送风量较小时,送风口适应性变大,降低了送风口的成本,简化了送风口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15637780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2324116.9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避免室内交叉感染的移动式通风系统,包括被动房,被动房的室内空间包括多个柱状空间,每个柱状空间对应设有分支风道系统,每个分支风道系统包括第一分支风道、第二分支风道以及接电插座,第一分支风道的一端为风机接口端,第一分支风道的另一端与总风道连通,总风道与建筑物的外部连通,第二分支风道的一端为风机接口端,第二分支风道的另一端与其所对应的柱状空间连通,属于同一分支风道系统的第一分支风道的风机接口端、第二分支风道的风机接口端以及接电插座位置靠近并分别连接一移动风机的两端和接电插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定位置设置风道,风机可移动并与不同风道切换连接,可对某个需要的区域进行通风,节省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14841380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367000.0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格化送风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包括房体、送风系统、排风系统以及制冷制热系统,房体内布置有多个人员聚集带,送风系统包括与房体内部连通的新风送出端,新风送出端所在位置低于人员聚集带人体口鼻所在位置,排风系统包括与房体内部连通的浊气接收端,浊气接收端所在位置高于人员聚集带人体口鼻所在位置,每个人员聚集带的一侧下方布置有一个或多个新风送出端且相邻两个人员聚集带之间布置有一个或多个新风送出端,另一侧上方或正上方布置有一个或多个浊气接收端。本实用新型使人在吸入全新风的同时,浊气以最短路径被排出,避免浊气中途经过周边其他的人,或中途发生新风和浊气混合,从而避免交叉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18065249U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20690191.9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风道导热回收新风保温一体窗及建筑,包括窗框,窗框设有第一窗框口和第二窗框口,带热回收新风装置包括通风换热组件和风机组件,通风换热组件包括保温壳体、导热导风结构以及两条风道,两条风道沿窗框的框面延伸且两条风道内的空气可进行热交换,其中一套风机组件驱动室内空气通过其中一条风道排出室外,另一套风机组件驱动室外空气通过另一条风道送入室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设计理念来整合门窗和新风系统,保证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整体风格和保温性能,增加两个换热通道的间壁面积及导热性能以提升换热效率,同时考虑单个房间或小型办公空间独立新风需求,实现室内新风+热回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5929963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306917.2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基于防疫功能的智能式室内通风系统,包括封闭空间、顶棚以及地面,封闭空间被划分为多个立柱形空间,多个立柱形空间向上投影在顶棚上形成多个第一投影区,每个第一投影区作为一个送风区,多个立柱形空间向下投影在地面上形成多个第二投影区,每个第二投影区作为一个排风区,室内通风系统还包括用于分别检测多个立柱形空间中人体的多个人体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每个立柱形空间中的人体控制向其送风的送风口结构和自其排风的排风口结构。本方案有助于在后疫情阶段的建筑室内快速排出空气污染物(包括粉尘、气溶胶等),减少室内空间的病毒交叉感染,通过最短路径最快方式排出空气污染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