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7282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55584.9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83/06 , C08F222/22 , C07C245/08 , C09K11/06 , A61K9/06 , A61K38/38 , A61K47/32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偶氮苯还原响应性的四苯基乙烯聚合物的制备及在水凝胶荧光探针中的应用,该四苯基乙烯聚合物在含四苯基乙烯和偶氮苯基团的双头丙烯酸酯交联剂(TPE-2AzoMA)的作用下,将聚乙二醇类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自由基聚合后得到。将得到的交联无规共聚物在水中溶胀处理,可得到聚合物水凝胶。采取浸泡溶胀法进行凝胶载药,得到包裹药物的水凝胶。加入Na2S2O4或偶氮还原酶后,伴随着凝胶的降解,溶液产生荧光并随着时间逐渐增强,包裹的药物也逐渐被释放。通过荧光光谱仪测试上述过程中溶液的荧光强度变化可以监测药物释放过程。偶氮还原酶主要存在人体的结肠中,因此,此聚合物水凝胶是一种潜在的结肠定位药物控释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440959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10318044.7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主链型偶氮苯聚合物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操作如下:用移液器分别吸取等量的1×10‑5 M的手性聚硅烷和偶氮苯聚合物的三氯甲烷溶液加到含有搅拌子的比色皿中,再加入一定量的良溶剂三氯甲烷,搅拌2分钟后,将比色皿移至桌面上,再沿壁加入一定量的不良溶剂甲醇,轻轻地上下倒置8次后静置2分钟,制得了手性主链型偶氮苯聚合物聚集体。本发明为制备具有手性的偶氮苯聚合物聚集体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找到合适的良溶剂和不良溶剂后,通过调控良溶剂和不良溶剂的体积比,成功制备了主链型偶氮苯聚合物的异构聚集体。再利用紫外光选择性地完全分解掉手性聚硅烷后就得到了具有单一手性的偶氮苯聚合物的聚集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253920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563212.4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C245/10 , C07D209/88 , C07C205/06 , C07C201/08 , C07C201/12 , C07C13/62 , C07C1/24 , C07C2/86 , C07F5/02 , C07C43/225 , C07C4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氧化偶氮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次采用在碱性条件下,光诱导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为氧化偶氮苯。首先合成不同的芳香硝基化合物;其次在氢氧化钾、甲苯以及异丙醇条件下,在氙灯的辐照下进行硝基的还原,合成芳香氧化偶氮苯化合物。本发明开发的制备方法具有组分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低毒环保以及选择性高等优点;据此得到的氧化偶氮化合物在染料、液晶材料以及光学材料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849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269556.5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8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主链含环状结构的双接枝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CuAAC方法,制备环状聚合物含羟基的线性聚苯乙烯双链(l-PS-PhOH);2)含羟基的线性聚苯乙烯双链(l-PS-PhOH)进行叠氮化处理,制备含叠氮基的线性聚苯乙烯双链(l-PS-PhN3);3)利用CuAAC反应,将聚合物双链(l-PS-PhN3)嫁接到功能化环状聚合物(c-P2)上,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主链含环状结构的双接枝聚合物(c-P2-g-Ph-PS),并且得到的双接枝聚合物依然保持窄分子量分布指数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80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1091839.6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120/44 , C08F2/38 , C08F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腈聚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具体而言,在60Co射线辐照条件下,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方法(RAFT技术),利用引发剂CPDN作为RAFT试剂,实现了室温下聚丙烯腈聚合物(PAN)的可控合成。同时,通过改变辐照剂量率、单体与链转移剂的比例、单体浓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一系列的聚合,为制备以PAN为基质的碳纤维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绿色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38337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24727.8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状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其结构式如下:其中,n=10-100,m=20-200。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两端以炔基封端的环状聚己内酯与一端以叠氮基团封端的聚乙二醇混合,通过CuAAC法,二者反应后得到环状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环状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含环状PCL,且具有不同亲疏水链段比例,并可利用环状PCL的拓扑结构包载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44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67347.9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65/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分散性环状偶氮苯‑四甘醇共聚物。本发明的单分散性环状偶氮苯‑四甘醇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链增长剂、制备各代含溴中间体、制备线性共聚物中间体和制备环状共聚物等步骤。相比于采用传统方法获得的多分散聚合物,本发明的单分散性环状共聚物具有超越的光学特性和加工性能。此外,本发明的聚合物具有两亲性,通过聚合物自组装可获得光响应性纳米材料用于生物检测和药物控制释放领域,具有广泛和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80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1839.6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120/44 , C08F2/38 , C08F2/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20/44 , C08F2/38 , C08F2/46 , C08F243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腈聚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具体而言,在60Co射线辐照条件下,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方法(RAFT技术),利用引发剂CPDN作为RAFT试剂,实现了室温下聚丙烯腈聚合物(PAN)的可控合成。同时,通过改变辐照剂量率、单体与链转移剂的比例、单体浓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一系列的聚合,为制备以PAN为基质的碳纤维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绿色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19932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654028.1
申请日:2015-10-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将120~150份分散乳化剂聚醚二元醇和100份软化点低于30℃的双酚A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再加入乙二胺等环氧树脂固化剂,经固化处理后自然冷却,得到环氧树脂微球的白色乳液;再将白色乳液进行清洗、过滤、干燥,即得到一种环氧树脂微球。本发明提供的环氧微球,它的粒径尺寸可依据原料的不同配比,在800nm~5μm之间调节,得到产品的粒径大小均一。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微球,由于不使用有机溶剂,且原料、制备过程中的废料可回收再利用,因此,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同时,环氧微球的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且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231135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537366.2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112/08 , C08F112/12 , C08F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末端为二硒代氨基甲酸酯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二硒代氨基甲酸酯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反应体系包括:可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引发剂、配位剂和催化剂。本发明结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优点,利用二硒代氨基甲酸酯作为引发剂,提供了一种合成得到末端为二硒代氨基甲酸酯结构,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的简单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