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9291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79835.9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 天津市海跃水处理高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磁性细胞为吸附有磁性纳米颗粒的油污降解菌;所述磁性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油污降解菌与磁性纳米颗粒共孵育,在活化培养基中培养活化,得到所述磁性细胞。本发明的磁性细胞分散性好、传质性好、易于回收,油污降解能力强,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在石油及石油产品污染水环境的生物修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516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80257.6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亲性硅基生物载体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为:(1)将柠檬酸用去离子水溶解配置成柠檬酸水溶液;将硅基粉末分散于柠檬酸钠水溶液中,超声震荡,得到硅基粉末分散液,将柠檬酸水溶液和硅基粉末分散液混合得混合液,超声震荡,反应,沉淀或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粉末;(2)将步骤(1)获得的粉末加入正己烷中,超声震荡得粉末正己烷分散液,加入油酸,超声震荡,反应,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一种双亲性硅基生物载体。本发明的生物载体具有介孔硅的物理吸附性质和表面接枝基团的亲水亲脂性质。有利于微生物与不同性质污染物的接触,增加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概率,提高生化降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9048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1550881.5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 天津大学 , 天津市海跃水处理高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3/75 , B01J35/33 , C02F1/0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悬浮非均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生物质炭与金属源的使用,能够将金属源中的金属原子均匀分散至生物质炭的表面和孔隙,有效减缓了金属催化剂的团聚现象;而且,生物质炭与金属源的协同使用,有效提高了磁性悬浮非均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中空玻璃微球以及增稠剂的使用,将粉状材料复合为球形,克服了粉末催化剂使用不便,难以填充固定床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金属催化剂中的金属溶出问题;中空玻璃微球的使用为磁性悬浮非均相催化剂带来可飘浮性,有利于磁性悬浮非均相催化剂的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91397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30339.X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处理箱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传动配合有驱动杆,驱动杆伸入处理箱内并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杆,第一支杆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筒,多个过滤筒沿驱动杆周向等间隔设置;进污管固定连接在处理箱顶壁,进污管一端伸入处理箱内并位于过滤筒上方,且进污管与多个过滤筒可拆卸地相连接;排污管固定连接在处理箱底端;排杂管固定连接在处理箱侧壁,排杂管一端伸入处理箱内并连通有清理组件,当任一过滤筒与进污管相连通时、清理组件对应一个过滤筒,本发明无需将过滤筒拆卸,可保持对污水过滤状态时对过滤筒进行清理,保持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141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30250.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顶端设置有进料机构,箱体底端设置有出料机构;箱体内腔活动连接有过滤网框,过滤网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振动器,过滤网框底壁开设有收集口,收集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多个收集网框;箱体顶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配合有滑动架,滑动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刮板,多个刮板与多个收集网框一一对应,且刮板与收集网框内腔滑动配合;箱体侧壁设置有管路组,管路组内流动有改良剂,管路组上连通有多个喷头,喷头位于箱体内腔且位于收集网框下方,本发明实现了盐碱地土壤的石土分离,有效提高土壤的改良效果,便于获得纯土壤的改良土。
-
公开(公告)号:CN11122921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186546.6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天津市海跃水处理高科技有限公司 ,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B01J23/34 , B01J23/755 , B01J23/889 , B01J35/02 , B01J35/10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反应中心氧化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活性炭基体,以及吸附在所述活性炭基体空隙内的金属共晶格掺杂的二氧化硅颗粒,同时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和二氧化硅颗粒的微电池功能,应用在水处理领域不仅能够实现污染物的快速降解,而且体系中不再产生接触性金属氧化还原反应,催化剂的寿命和稳定性得到提升;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溶剂法进行金属共晶格掺杂的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能耗低,成分均匀且操作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8629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0979373.3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H01G11/86 , H01G11/32 , H01G11/24 , H01G11/46 , H01G11/26 , H01F1/00 , H01F41/00 , H01F41/02 ,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72 , C02F101/30 , C01B32/354 , C01B32/372 , B01J23/7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活性炭/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有机酸溶液对活性炭进行第一浸渍处理,待活性炭吸附饱和后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为浸酸活性炭;(2)使用铁盐溶液对步骤(1)所得浸酸活性炭进行第二浸渍处理,待浸酸活性炭吸附饱和后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为载铁浸酸活性炭;(3)焙烧步骤(2)得到的载铁浸酸活性炭,得到改性活性炭/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其中,步骤(2)所述铁盐溶液中的铁离子包括Fe2+和/或Fe3+。所述改性活性炭/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可用于吸附材料、超顺磁材料、类芬顿催化剂或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22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584885.0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天津市海跃水处理高科技有限公司 ,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02F9/06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涉及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该方法通过供水、微电解处理、芬顿反应、三级沉淀过滤等多个步骤,将微电解、芬顿氧化、臭氧催化氧化、微絮凝过滤技术进行耦合,使各反应过程相辅相成,协同增效,达到提高处理效率、减少设备与药剂投入的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上述方法的处理装置,主要包括供水装置、微电解池、芬顿反应器、三级沉淀过滤装置。本发明处理效率高,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产业应用前景好,可实现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851084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811567067.8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02F9/04 , C05B17/00 , C01B25/45 , C02F101/1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低含锰废水中氨氮、钙、镁离子含量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加入Mn(H2PO4)2·2H2O,利用H2PO4‑电离出HPO42‑和PO43‑,与含锰废水中的NH4+、Mg2+生成磷酸铵镁沉淀;Mn(H2PO4)2·2H2O中的Mn2+可提高含锰废水中MnSO4的浓度,从而增大对CaSO4的排斥作用,降低其溶解度;然后加入MnSO4,促进CaSO4沉淀的生成,使Ca2+以CaSO4的形式析出;最后将含锰废水通过吸附物质,将剩余的NH4+吸附收集。本发明实现了含锰废水中锰、氨氮、镁的资源化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107215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85422.4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属于生物与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由下述组分组成:复合微生物50~70mL浓度在107~1010cfu/mL范围,酶10~15g,生物表面活性剂3~8g,微生物源抑藻剂5~10g,加水至100mL;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通过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治理黑臭水体,快速、有效地提升水质、修复水生态,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