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5G移动通信的毫米波宽带MIMO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4517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0857017.9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5G移动通信的毫米波宽带MIMO天线,包括介质基板以及印刷在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金属贴片,印刷在介质基板上表面的金属贴片包括四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和去耦结构,印刷在介质基板下表面的金属贴片为金属接地面,四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为MIMO天线的主体部分,分别设置于介质基板四周,每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包括主辐射贴片、共面波导微带馈线、带圆形槽的金属结构以及金属接地面上的两个竖直矩形缝隙和一个水平矩形缝隙,去耦结构包括设置于相邻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的四个平面紧凑型电磁带隙结构和设置于介质基板中部的“X”型金属贴片。该天线不仅具有宽频带、高增益和良好的定向辐射特性,而且结构紧凑并保持高隔离度。

    一种反射面十字开槽结构定向圆极化RFID阅读器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066109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911018220.6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反射面十字开槽结构定向圆极化RFID阅读器天线,所述天线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所述第一介质基板顶面处覆以辐射贴片且底面处覆以接地板;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板面处覆有反射器贴片;所述反射器贴片的面积大于第一介质基板且第一介质基板位于反射器贴片中部上方;所述反射器贴片的中部处设有十字架缝隙;本发明可覆盖RFID频段,具备定向辐射、增益高的优点,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轴比小于3dB,具有圆极化特征,适合应用在移动终端设备中。

    NSST域结合GAN及尺度相关系数的低照度图像增强及去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8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68684.7

    申请日:2022-09-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SST域结合GAN及尺度相关系数的低照度图像增强及去噪方法,首先,收集弱光图像和正常光图像数据集,将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HSV空间,采用分解得到的低通子带图像构建训练集;其次,构建基于GAN的低频子带图像增强模型LF‑EnlightenGAN,并采用低频子带图像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然后,对待处理的低照度图像NSST分解,采用训练的LF‑EnlightenGAN模型增强低频子带图像,对各高频方向子带先采用尺度相关系数去除噪声;最后,对处理后的高、低频子带图像进行NSST重构,将图像还原到RGB空间,得到增强及去噪后的图像。应用本技术方案能够为后续的图像识别、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任务奠定基础,不论从视觉效果还是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上都有较大的提升。

    折叠型超高频RFID双面抗金属标签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53327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70742.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折叠型超高频RFID双面抗金属标签天线,由顶部导体层、底部导体层和中间层构成的三层结构;所述中间层上设置有呈嵌套设置的第一变形环、第二变形环、第三变形环和芯片;所述第一变形环呈U型,位于中间层的最外侧;所述第二变形环呈U型,位于第一变形环的内侧;所述第三变形环呈方环结构,位于第二变形环的内侧;所述芯片设置在第三变形环两个弯折臂之间的狭长缝隙处;所述顶部导体层、底部导体层和中间层之间由绝缘材料填充,三层结构的一侧由左侧短接线连接顶部导体层和底部导体层,另一侧由右侧五段短接线连接三个变形环和底部导体层。该标签天线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无需金属过孔或短路柱。

    基于随机频率阵列和智能反射面的无线安全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875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1529942.0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随机频率阵列和智能反射面的无线安全传输方法,提供一多用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端天线、智能反射面控制器和智能反射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多用户系统模型,选取系统中所有期望用户的最大化信泄噪比加权和作为系统的目标函数;通过结合相应的凸优化理论,运用交替迭代优化的思想,得到相应的有源波束成形向量和无源波束成形矩阵,即得到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矩阵。本发明基于随机频率阵列和智能反射面,能够实现多用户系统的安全传输,保证隐私信号到达期望用户的安全性能并且不被窃听用户拦截。

    一种基于WIFI信号的人流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307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1284685.6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FI信号的人流量检测方法及系统,在人流量统计区域的出入通道架设WIFI天线,从获取的WIFI信号中获取一个以上的子载波得到待检测的CSI信号;将CSI信号分段后计算每一段信号的能量,通过双阈值法确定进出门时刻的起点与终点。通过将实时采集的WIFI信号经上述方案处理后与预置的标准波形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人数。本发明利用WIFI信号估计出区域间进出通道的人数,具有方便搭设,便于大规模推广的优点。

    一种折叠结构小型化抗金属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99128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48104.0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结构小型化抗金属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包括当支撑体结构的软泡沫块,所述软泡沫块的前侧设置有金属辐射片,所述金属辐射片的中心连接有芯片,所述软泡沫块的左侧设置有左侧金属短接线,软泡沫块的右侧设置有右侧金属短接线,所述左侧金属短接线和右侧金属短接线均与金属辐射片相连接,所述软泡沫块的背面设置有金属地;所述金属地包括尺寸结构完全相同的上层金属地和下层金属地,所述上层金属地与左侧金属短接线直接相连,所述下层金属地与右侧金属短接线之间有一条狭长的缝隙。该标签天线在有限的尺寸内可以达到良好的抗金属性能。

    自相移馈电的小型化耦合多频段螺旋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174021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40262.7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相移馈电的小型化耦合多频段螺旋天线,包括:外侧直馈螺旋臂、内侧耦合螺旋臂和自相移馈电网络;所述外侧直馈螺旋臂和内侧耦合螺旋臂相互耦合,以实现多频段谐振,所述自相移馈电网络连接外侧直馈螺旋臂,以提供圆极化顺序相位。本发明利用螺旋臂内外、上下间的耦合实现多频段谐振,天线结构紧凑、辐射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可以覆盖GPSL1频段、北斗B1频段和S频段、GLONASSL1频段,适合应用在小型化的卫星导航移动终端设备中。

    应用于可变距离无线能量传输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895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110596914.9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可变距离无线能量传输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及方法,通过将源线圈与发射线圈和/或负载线圈与接收线圈偏置一定的距离来实现不同传输距离上电能的高效率传输。该装置包括一个或两个导轨(或其他类型的能实现平移的机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源线圈与负载线圈;源线圈固定在导轨上,可以通过调整与发射线圈形成一定距离的偏置;负载线圈固定在另一导轨上,可以通过调整与接收线圈形成一定距离的偏置;源线圈与负载线圈可以同时调整一定的偏置距离或分别独立调整偏置距离。本发明能够确保在不同的传输距离上保持高效率能量传输,可以解决传统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随着传输距离改变后传输效率急剧减小的问题。

    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的非接触式多目标心率变异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121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51687.6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许志猛 叶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MD)的非接触式多目标心率变异性(HRV)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雷达技术对被测场景中的人体目标进行多目标检测,以确定每位目标的精确距离窗口。随后,通过微分与交叉相乘算法从距离窗口内提取信号相位,进而获取每位待测者的胸腔位移信号。本发明采用改进的GOA算法对VMD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新的适应函数HIE(结合排列熵、互信息量和能量损失率)作为GOA的目标函数,实现对每位待测者胸腔位移信号的完全自适应VMD分解。通过此分解,分别提取心跳信号和呼吸信号,从而能够准确检测每位待测者的心率变异特性。本方法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非接触式的HRV检测手段,适用于多目标场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