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氢腐蚀生长因子预测不锈钢材料抗氢腐蚀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7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61354.0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氢腐蚀生长因子预测不锈钢材料抗氢腐蚀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线切割的方式将不锈钢材料切割成薄片试样,试样表面分别用磨床砂纸打磨至镜面,进行水洗,然后再用乙醇进行擦拭,冷风吹干,最后放入干燥器备用;步骤2:对试件进行单面镀镍,镀镍面即为非充氢面;镀镍完成后,先后用蒸馏水、酒精冲洗薄片试样备用;应用本技术方案能够快速预测不锈钢材料抗氢腐蚀性能,既大幅度缩短了试验周期,同时又能直观表达出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是对电化学方法的有效提升和完善。

    双脉冲电流热激励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23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41975.2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鉴于构件中缺陷的方位各式各样,单一脉冲电流热激励对与电流同方向或相近方向的缺陷难以有效产生电磁热效应,易导致漏检现象。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双脉冲电流热激励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方法及装置,同时发出两路脉冲电流,分别在金属试件的两个不同方向形成热激励;通过实时红外热成像获取金属试件表面温度场的分布,以检测试件存在的缺陷。采用双脉冲电流发生器同时发出两路脉冲电流,分别在试件的两个不同方向形成热激励,解决单向热激励对平行方向缺陷的不敏感问题,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增加了检测的有效性。也可通过双脉冲电流对同一输入点进行同时双功率热激励的方式,提高脉冲电流功率,解决单次脉冲功率不足的问题,减少因脉冲功率不足导致的漏检情况。

    一种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自动循环清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02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28429.6

    申请日:2022-12-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自动循环清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1)、放置台(3)、换热器本体(4),箱体(1)上部开有凹槽(2),且放置台(3)设置于凹槽(2)底部,换热器本体(4)放置于放置台(3)上;连接管(18)靠近换热器本体(4)一端均连接有套筒(5),且套筒(5)内壁均设有环形密封垫,套筒(5)与冷进口(31)、冷出口(32)、热进口(34)及热出口(35)均相适配;应用本技术方案可解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长期使用后微通道内结垢导致换热效率降低甚至堵塞的问题。设备结构简单,清洁彻底,自动化无需增加人工成本,循环清洗节约水资源。

    基于超声波空化的磷酸铁锂回收试验仿真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29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33326.0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波空化的磷酸铁锂回收试验仿真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基于超声波的磷酸铁锂回收试验系统;步骤S2:根据基于超声波的磷酸铁锂回收试验系统,采用ANSYS‑ICEM建立二维仿真模型;步骤S3:对步骤S2得到的二维仿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步骤S4:对简化后的二维仿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建立几何关联,得到对应的几何模型;步骤S5:在Fluent中导入几何模型后再导入udf模型,并进行边界条件及动网格设置,最后对设置完成简化后的二维仿真模型进行求解;步骤S6:将得到的解决结果导出,用于调用查看。本发明生成气相云图动画,可以观察到空化的分布区域,以及空化随着时间的实时变化情况。

    风电塔筒再制造方法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202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26374.6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塔筒再制造方法,该方法首先,塔筒部件拆解,保留能用的部件,然后,检验合格组件,接着对塔筒筒体进行修复与加固,最后,再次对塔筒筒体进行100%超声波检测,检测合格后,将修复后的部件和替换的新部件进行装配,本方法修复周期短,成本低,可以有效延长风电塔筒综合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风电塔筒寿命周期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一种基于3D打印蜂窝式高效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5261302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795920.2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蜂窝式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与套设在其外周的筒体,换热器主体中心横向穿设有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输入管经螺旋换热通道与筒体、换热器主体之间的环形腔相通,筒体上开设第一输出口,所述换热器主体两端分别固设有输入腔与输出腔,所述换热器主体内于第一输入管外周横向穿设有蜂窝换热通道,所述蜂窝换热通道与螺旋换热通道错开设置,输入腔与输出腔经蜂窝换热通道相通,所述输入腔底端设有第二输入管,输出腔顶部开设第二输出口,该基于3D打印蜂窝式高效换热器结构紧凑,耐高压能力强。

    一种直斜一体式探头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16059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522879.1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直斜一体式探头,涉及无损检测领域,包括壳体、铰接在壳体正面的支撑板、调节杆、压电晶片、探头阻尼、设置在壳体反面与调节杆连接的转换器;所述调节杆、压电晶片、探头阻尼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压电晶片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探头阻尼环设在压电晶片周围将压电晶片固定。所述调节杆包括空心杆体、设置在空心杆体内的牵拉绳。所述牵拉绳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牵拉绳另一端固定在转换器上。所述牵引绳在转换器的带动下改变支撑板与壳体正面的角度,达成探头在直探头、不同角度的斜探头之间的转换。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探测平面,又可以探测并不平行的地面或斜面,应用广泛,无须经常更换,节省成本。

    一种通透式可升降风电塔架

    公开(公告)号:CN211230712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2418708.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透式可升降风电塔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部钢筒、升降机构、中间支撑段及底部钢筒,机舱和叶轮安装在顶部钢筒,顶部钢筒与底部钢筒之间穿设有中心钢筒,电缆和支架安装在中心钢筒内;中间支撑段套设在中心钢筒外侧,中间支撑段周侧壁为镂空结构,升降机构安装在中间支撑段顶部,升降机构的伸缩部与顶部钢筒底部固联;底部钢筒的顶部与中间支撑段的底部固联。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将中间支撑段的侧壁设计成镂空结构,方便大部分风穿过而非直接造成冲击,解决传统风电塔筒迎风面积过大导致承载能力不足的问;另一方面利用升降机构驱动风机升降,解决传统风电塔筒高度固定,只能利用某一高度处的风速进行发电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节能型天然气吸附储存容器

    公开(公告)号:CN211399310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2460700.X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天然气吸附储存容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带有桶盖的容器桶,容器桶内部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容器桶外周部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内部填充有相变储热材料;所述容器桶侧壁穿设有多根水平设置的热管,所述热管朝外一端插入夹套内的相变储热材料中、朝内一端插入容器桶内的吸附剂中,所述容器桶底部设置有半导体调温组件,所述桶盖上穿设有天然气进气管和天然气出气管。本实用新型能型天然气吸附储存容器有效利用了相变储热材料和热管内汽液相变介质双相变的特点以及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来改善吸附、脱附伴随的热效应问题;实现对天然气的高效吸附储存,同时可以在无水源或缺水的环境下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脉冲外压屈曲试验装置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76315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561411.1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外压屈曲试验装置,其中脉冲外压屈曲试验装置包括筒体和可拆连接在筒体两端上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可拆连接有第一密封盖和设有进油口,所述第二端盖上可拆连接有第二密封盖和设有出油口,所述第一端盖与第一密封盖之间设有第一直径过渡套,所述第二端盖与第二密封盖之间设有第二直径过渡套,所述第一直径过渡套与第二直径过渡套之间套置有测试管。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简单,结构新颖,能满足一定加载条件下脉冲外压屈曲试验要求,并且能保证在不破坏试样力学性能的情况下对试样完成加载;同时,本装置可满足对不同试样直径及长度的试验要求,适用范围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