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3473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65534.2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ResNet融合的建筑裂缝可视化识别方法。包括:(1)采用无人机采集建筑裂缝图像构建裂缝数据集;(2)对裂缝图像采用直方图均衡化、双边滤波与图像中心随机裁剪等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增强;(3)建立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建筑裂缝识别模型;(4)采用梯度加权类激活热图算法对图象识别的结果分层进行可视化展示,按照可视化的结果调整网络结构以及网络参数,搭建并调优最终模型;(6)运用调优后的模型对实际现场中的图像进行检测。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裂缝,且可以有效地打破神经网络在识别过程中的黑盒子机制,为网络结构的调整提供可视化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61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19693.0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WOA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建立结构物理参数的辨识模型,对所辨识的结构物理参数(质量、刚度和阻尼比)进行编码,合理设置参数的搜索范围;接着根据结构的实测动力时程响应数据建立适应度函数;最后利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对适应度函数进行优化,寻找最优解。其中,改进的鲸鱼算法有效解决了传统鲸鱼优化算法收敛精度低、迭代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物理参数辨识方法是一种时域优化方法,即直接利用结构动力时程响应数据进行参数优化,避免了频域方法中的模态分析步骤,对结构质量、刚度和阻尼均具有良好的辨识能力,可应用于结构模型修正。
-
-
公开(公告)号:CN10705992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65255.4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E02D29/045 , E02D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 E02D29/10 , E02D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降自适应与半刚性接头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包括纵向延伸的管身,所述管身由若干个预制的中空管节首尾相接组成,两相邻管节的接缝处设有防水橡胶圈,两相邻管节之间经纵向延伸的双头螺柱、螺母螺接为一体,每根双头螺柱在同端侧的螺母与管节之间套设有减震耗能装置。该沉降自适应与半刚性接头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的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319045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886405.4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M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伺服加载系统静力实验的多向静态加载装置,包括反力块,所述反力块下方设置有用以对拟实验试件进行纵向加载的加载端,所述反力块与加载端之间设置有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经弹性组件与反力块相连接,所述拟实验试件与加载端在外加横向推动力作用下可相对反力块进行平面多向移动;还包括一种伺服加载系统静力实验的多向静态加载装置的加载方法。本发明可以在保持纵向加载力不变的情况下,在外加横向推动力作用下,拟实验试件与加载端可相对反力块进行平面多向移动,不是简单的单向重复加载,传力路径明确,应力分布均匀,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使得对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得到满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2479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253253.5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间响应面模型的随机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基于试验设计和回归分析构建不包含交叉项的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步骤S02:采用配方法将多项式响应面表达式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步骤S03:将区间参数代入响应面表达式,使得确定性响应面模型变为区间响应面模型;步骤S04:在区间响应面模型上进行区间运算得到预测的结构响应区间,并结合实测响应区间建立目标函数;步骤S05:构建优化反演问题来识别参数的区间分布。本发明不仅避免了区间运算的扩张性问题,同时兼顾了结构响应区间的快速计算,使得(区间)随机模型修正过程不必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和构建灵敏度矩阵,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耗费,也尽可能避免了病态优化问题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0298225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10560964.2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随机响应面估计参数不确定性的随机模型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结构系统的不确定参数表示为标准随机变量的函数,并将结构系统响应表示为以标准随机变量为自变量的基于Hermite多项式的多项式混沌展开式,求解其待定系数,从而建立结构系统响应的随机响应面模型,并计算结构系统响应的统计特征值;2)利用随机响应面模型的统计特征值与实测响应的统计特征值的误差函数,建立随机模型修正所需的目标函数;3)利用所述目标函数构建优化反问题,分步对参数统计特征值进行修正;4)基于随机修正得到的参数统计特征值,利用随机响应面计算得到结构系统响应的统计特征值。该方法提高了修正效率同时保证了修正精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8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38809.0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桥梁结构裂缝长度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图像分割网络,得到分割好的裂缝图像,通过OpenCV中的cv2.thresho函数对所述裂缝图像进行自适应阈值处理,获得二值裂缝图像;使用中轴骨架算法,逐步消除二值图像中边界像素,从而得到裂缝骨架;再使用基于特征变换的离散骨架演化剪枝算法进行毛刺去除;结合形态学和图论的原理,按照方向连续性准则和最短路径准则完成所述裂缝骨架的分离;对相邻骨架点之间进行欧式长度计算,以得到对应骨架段的欧式长度,再对所有骨架段进行求和,以获得对应区域的裂缝像素长度。本发明的基于优化骨架点分段统计的桥梁结构裂缝长度测量方法,其具有较高的裂缝长度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2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0046013.8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E01D19/02 , E01D21/0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连接的盖梁、墩柱、承台,墩柱与承台的纵筋之间均经灌浆套筒连接,墩柱底端均固设有UHPC插口,承台上设有用以承插UHPC插口的UHPC承口,墩柱与承台之间均经预应力筋拉紧。墩柱与盖梁的纵筋之间均经灌浆套筒连接,墩柱顶端均设有UHPC的墩柱预留凹槽,盖梁在墩柱预留凹槽的对应位置均设有盖梁预留孔洞,墩柱内部均埋设有顶端自下往上依次延伸入墩柱预留凹槽、盖梁预留孔洞的纵向钢筋,墩柱预留凹槽与盖梁预留孔洞内部均设有UHPC后浇段。本发明提出的构造结构新颖,且力学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现场施工方便快捷、施工时间极短,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