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黏性土原状样的取土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92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0593145.2

    申请日:2020-06-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黏性土原状样的取土装置及其方法,包括伸入地面的取土器,用于定位取土器的定位支座及位于定位支座的上方与取土器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取土器下行的竖向压杆,所述取土器包括与加压竖轴固定连接的取土器顶板,固定于取土器顶板下部固定有取土器外筒和与取土器外筒内同轴设置的取土器内筒,取土器内筒下方具有能由两侧向中部延伸的一对半圆切片,所述半圆切片由驱动装置驱动相向或背向移动实现对取土器内筒土体横向切割,本发明能方便实现取土过程中的精度和平稳性,保证加压竖杆沿竖直方向切削土体,半圆切片切断土样处于闭合取土器内筒内,最大限度地减小扰动,并防止取土器提拉过程中松散土粒的掉落,提高准确性。

    消除底部摩擦的卧式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215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1811575564.2

    申请日:2018-12-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底部摩擦的卧式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包括从下到上顺序设置的安装槽、滚动钢珠组、土工布以及卧式隧道模型本体,所述滚动钢珠组置于安装槽内,所述卧式隧道模型本体包含隧道围岩与隧道衬砌,所述隧道围岩的四周侧壁上均设置有荷载分配板,每个所述荷载分配板外均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加载千斤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消除底部摩擦的卧式隧道模型试验方法。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在试验加载过程中,土工布对卧式隧道模型本体不产生约束作用,土工布能随卧式隧道模型本体共同变形,同时滚动钢珠组跟随卧式隧道模型本体变形,无摩擦地原位自由滚动,大大减小乃至消除卧式隧道模型本体底部摩擦的不利影响,成本低廉,操作方便。

    能施加预应力的变形锚索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5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646330.8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能施加预应力的变形锚索施工方法,所述锚索包括外套管、收缩管、内套管、钢绞线、锚具、托盘,使用时,相进行钻孔,然后在钻孔内安装锚索,最后对锚索的钢绞线施加预应力,本施工方法施工方便,该锚索具有强度高、大变形的特点,可以方便的施加预应力,通过锚具挤压内套管来实现大变形,彻底克服了大变形过程中冷拔杆体的拉断问题。

    恒定侧向刚度常规三轴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43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99199.2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恒定侧向刚度常规三轴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用于给岩石试件施加围压的围压加载系统、用于给岩石试件施加轴向压力的轴压加载系统、用于监测岩石试件所承受围压大小的围压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岩石试件所承受轴向压力大小的轴压监测系统、用于测量岩石试件侧向变形大小的侧向变形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岩石试件轴向变形大小的轴向变形测量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围压加载系统、轴压加载系统、围压监测系统、轴压监测系统、侧向变形测量系统及轴向变形测量系统均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可智能化反映原岩应力变化的注浆模拟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35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98681.4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智能化反映原岩应力变化的注浆模拟试验系统,包括:轴向压力加载系统、第一水平方向加载系统、第二水平方向加载系统、注浆加载系统、轴向压力监测系统、第一水平方向压力监测系统、第二水平方向压力监测系统、注浆压力监测系统、轴向变形测量系统、第一水平方向变形测量系统、第二水平方向变形测量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岩石试件:通过三个方向的加载系统对试件施加初始压力;通过注浆加载系统施加注浆压力,在施加注浆压力的过程中实时测量试件的各向变形,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各向变形计算为了保持恒定刚度所需要的三个方向压力,进而发出指令不断修正三个方向压力的大小,直至试验结束。

    一种连续交替式隧道掌子面超前锚杆布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464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81965.1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交替式隧道掌子面超前锚杆布设方法,包括:(1)确定掌子面超前锚杆的支护长度、支护密度以及平面布设点位;(2)将掌子面超前锚杆平面布设点位均等划分成K个部分,得到每个部分的锚杆布设点位;(3)在K个部分的锚杆布设点位上分别施作以隧道单次开挖进尺为梯度,最长为支护长度的不等长锚杆,使掌子面在不等长锚杆的支护下趋于稳定;(4)继续开挖掌子面,其中一部分锚杆布设点位上的锚杆随掌子面开挖被一同挖除,而后在该部分上重新施作长度为支护长度的锚杆;(5)重复步骤(4),使掌子面始终处于不等长锚杆的支护下,直至结束隧道掌子面超前锚杆支护。该方法有利于提高掌子面锚杆支护效果的稳定性。

    多段循环利用式隧道掌子面超前灌浆锚杆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807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851526.6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段循环利用式隧道掌子面超前灌浆锚杆及其应用方法,包括由若干个杆状构件通过构件接头依次连接而成的锚杆杆体,所述锚杆体的旁侧绑扎有注浆管,锚杆体位于掌子面的外侧端部套有锚杆托盘,锚杆托盘外侧固定有螺纹连接于锚杆体的紧固螺母,注浆管及锚杆体伸入掌子面的锚索支护钻孔内且外周填充有由注浆管注入的锚固砂浆层,本使用细心呢锚杆结构替代传统掌子面锚杆应用时,随着掌子面的开挖无需费力挖断锚杆,也可避免玻璃纤维锚杆受围岩挤压断裂,通过设置每节杆状构件的长度与隧道每次开挖进尺相同,即可实现逐段对开挖面外露锚杆的拆卸,实现锚杆的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

    深水锚泊体承载能力模拟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610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66464.X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锚泊体承载能力模拟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内设置有海床模拟系统,试验箱外设置有用于向试验箱内施加水压模拟深海水压环境的水压控制系统,所述海床模拟系统内设置有锚体,所述锚体上设置有自下而上穿出试验箱的传力杆,所述试验箱外设置有用于对传力杆施加向上拉力的拉拔装置,试验箱外还设置有经锚体向海床模拟系统内注入水泥砂浆的注浆系统。结构紧凑,可以有效解决无法实现新型深水锚泊体承载力测试的难题,同时测试方法简便。

    深水锚泊体施工过程模拟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253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66561.9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锚泊体施工过程模拟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包括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内设置有海床模拟系统,试验箱外设置有用于向试验箱内施加水压模拟深海水压环境的水压控制系统,试验箱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用于形成下贯空间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顶部设置有具有入浆口、过浆通道及出浆口的锚体,延伸部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释放锚体的锚体释放系统,所述试验箱外还设置有与锚体相连接的注浆系统。该模拟试验装置结构紧凑,可有效解决无法实现新型深水锚泊体实验室模拟的难题,同时模拟方法简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