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95182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51451.4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4 , H01R13/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配件,即使小型化也可确保接头和弹性接触片之间的接触压力。在大致棱筒状的主体部(11)上设有:悬臂状的弹性接触片(32),以面向接头(51)的插入空间(15)的方式配置;悬臂状的弹性加强片(35),夹着弹性接触片(32)而配置在插入空间(15)的相反侧,在接头(51)的插入状态下,弹性接触片(32)弹性挠曲,弹性加强片(35)的伸出端部(35E)与弹性接触片(32)中的弹性挠曲时的变位区域抵接。在接点部(33)与接头(51)抵接的状态下,弹性接触片(32)的伸出端部(32E)抵接于不与构成主体部(11)的壁状部(中央壁21)的弹性加强片(35)相对应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195182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110051451.4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4 , H01R13/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配件,即使小型化也可确保接头和弹性接触片之间的接触压力。在大致棱筒状的主体部(11)上设有:悬臂状的弹性接触片(32),以面向接头(51)的插入空间(15)的方式配置;悬臂状的弹性加强片(35),夹着弹性接触片(32)而配置在插入空间(15)的相反侧,在接头(51)的插入状态下,弹性接触片(32)弹性挠曲,弹性加强片(35)的伸出端部(35E)与弹性接触片(32)中的弹性挠曲时的变位区域抵接。在接点部(33)与接头(51)抵接的状态下,弹性接触片(32)的伸出端部(32E)抵接于不与构成主体部(11)的壁状部(中央壁21)的弹性加强片(35)相对应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55279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690479.0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古河AS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22 , H02G3/04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护线管,能够沿期望的布线方向可靠地引导线束。由管状的护线管主体(10)、和内部部件(20)构成,其中内部部件(20)内置于在护线管主体(10)中的直线部(11)的两端所具有的拐角罩(12),且形状保持性比护线管主体(10)高,护线管(1)的贯插线束(WH)的直线部(11)形成为截面圆形,且由长度方向中央的圆筒部(13)和设置于圆筒部(13)的两侧的波纹部(14)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195213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110051463.7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 , H01R13/6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即使端子配件小型化,也可切实防止端子配件被以不正确的姿势错误地插入到空腔内,在端子配件(30)的大致棱筒状的主体部(31)上,形成从其外表面突出的形态的凸部(42)及使主体部(31)的外表面凹陷的形态的干扰回避部(41),凸部(42)和干扰回避部(41)在向插入到空腔(12)内的插入方向投影的假想投影面中大致在对角线上相向配置。在空腔(12)的内表面上形成:槽部(17),仅当端子配件(30)相对于空腔(12)的插入姿势正确时才使凸部(42)进入;干扰部(24),以使该干扰部(24)与干扰回避部(41)之间的间隙变窄的方式隆起。
-
-
公开(公告)号:CN302242281S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30211475.7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气连接器。2.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该电气连接器用于通过连接于另一连接器而在汽车中形成电路;端子插入到该电气连接器的底部。3.设计要点:该电气连接器的整体形状和构造,尤其是表面形状和构造。4.最能表现设计要点的图:立体图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