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制冷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559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38032.6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制冷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制冷设备的蒸发器空气出口的第一风量和第二风量,所述第一风量表征所述制冷设备初始运行时所述空气出口的风量,所述第二风量表征制冷设备实时运行时所述空气出口的风量;根据所述第一风量和所述第二风量控制所述制冷设备进入化霜模式;在化霜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风量计算所述制冷设备的化霜速率;根据所述化霜速率、所述第一风量和所述第二风量控制所述制冷设备退出所述化霜模式。由此,可以通过获取蒸发器实时的风量变化情况控制制冷设备进入化霜模式,根据化霜速率控制退出化霜模式,实现了对化霜模式和化霜过程的精准控制,避免资源浪费和性能下降。

    冷库控温方法、装置、冷库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29681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7920.7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冷库控温方法、装置、冷库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冷库内多个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点位环境参数,其中,不同的所述传感器模块设置于所述冷库中的不同位置;根据各所述点位环境参数确定需要开启的机组数量;获取所述点位环境参数中的点位温度,并将点位温度较高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对应的机组作为目标启动机组;通过所述目标启动机组进行制冷。通过在冷库内的不同位置设置多个传感器模块对具体点位的环境情况进行检测,进而基于检测得到的点位环境参数来确定具体需要制冷的制冷区域,从而实现了对冷库中具体点位的重点制冷,使得制冷操作能够满足冷库中温度分布的需要,避免出现温度不均的问题。

    化霜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23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106804.X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霜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化霜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机组工作期间,检测易结霜换热器的工作参数,计算易结霜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作为工作换热效率N;判断是否#imgabs0#;若是,则在易结霜换热器的进风温度#imgabs1#时,空调机组进入化霜运行,在#imgabs2#时,调节空调机组的主节流阀开度;其中,N1为易结霜换热器的初始换热效率。本发明通过检测易结霜换热器的工作参数并计算换热效率,结合易结霜换热器的进风温度与换热效率等条件分析机组的结霜情况,减少化霜误判,有效提升化霜准确性。

    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486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54798.2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制冷设备当前运行时的环境温度和第一设备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理论高压压力,根据所述第一设备温度确定理论低压压力,并根据所述理论高压压力和所述理论低压压力的比值得到理论压比;获取所述制冷设备运行时当前的实际高压压力和第一实际低压压力,并根据所述实际高压压力和所述第一实际低压压力的比值得到实际压比;根据所述理论压比和所述实际压比,调节所述制冷设备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制冷设备的理论压比和实际压比调节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保证制冷设备在合理压比范围内运行,提高了制冷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空调机组回油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7490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850089.6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回油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油重比;其中,油重比为压缩机的冷冻油与空调机组的制冷剂之间的比重;根据当前油重比判断压缩机是否缺油;在压缩机缺油时,判断润滑油所在的位置;根据润滑油所在的位置控制空调机组进行回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回油量不足影响压缩机的运行的问题,有效判断压缩机是否存在缺油运行的风险,及时回收系统内的润滑油保证压缩机内油量,保证机组可靠运行。

    冷凝机组和控制气液分离器液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9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45701.2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凝机组和控制气液分离器液位的方法,冷凝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四通阀以及控制器,冷凝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以及压缩机依次连接,四通阀包括第一口、第二口、第三口以及第四口,第一口与压缩机连通,第二口与冷凝器连通,第三口与气液分离器连通,第四口用于与蒸发器连通,储液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有泵体,气液分离器内设有液位感应单元,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液位感应单元以及泵体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冷凝机组,能够通过泵体将多余的液体从气液分离器中抽出输送至储液器中,从而防止压缩机在吸气时带液,避免产生液击。

    一种冷却结构及制冷设备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955707U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21255271.2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结构,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具有用于向压缩机内供给流体的进气管;喷液换热套管,喷液换热套管位于进气管的外部;冷凝部件,冷凝部件包括喷液管路,喷液管路与喷液换热套管连通,以向喷液换热套管内输送冷却液,从而使喷液换热套管吸收进气管内的热量。采用上述设置,喷液换热套管套装在压缩机的进气管外部,将冷凝部件输送的冷却液喷洒在进气管外部,使流经进气管的气体温度降低,进而降低了压缩机的进气温度和排气温度,保证了制冷设备后续的冷却效果,减少了系统中制冷量的损失,增加能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制冷设备的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