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920469U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21625701.4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兆庆 , 吴丽专 , 安智 , 游俊雄 , 韩宇航 , 陈鹏宇 , 罗镇雄 , 曹端辉 , 袁文昭 , 李瑞敏 , 范哲柳 , 莫建樷 , 吴俊鸿 , 廖俊杰 , 彭光前 , 车雯 , 李啸宇 , 陈志伟 , 陈英强 , 张兴钰 , 刘鹏 , 向新贤
IPC: F24F7/06 , F24F13/02 , F24F13/14 , F24F1/0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新风装置包括:排风管,用于排出新风装置内的气体;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具有用于遮挡排风管的至少部分出风口的遮挡位置和用于避让的出风口的避让位置,调节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以运动至遮挡位置或避让位置;其中,调节结构的枢转轴线位于排风管的外侧。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的出风口始终与室内连通而导致灰尘等杂质易进入出风口内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779648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1456727.0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00 , F24F3/16 , F24F1/0003 , F24F1/007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构装置及包含其的空调器,所述机构装置用于将空调器的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伸缩隐藏,所述机构装置包括电机、运动结构、限位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所述限位结构固定在空调器上支撑所述固定结构,所述运动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对应配合连接,电机驱动所述运动结构旋转使得所述固定结构相对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伸出或缩回。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机构装置将负离子发生器设计隐藏,会美化空调器的整机外观,进而提升产品档次,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042444U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20058188.9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及离子发生器组件,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开口的中空壳体(10),壳体(10)开口端的内壁上具有与待安装设备卡接配合的卡扣部(11),壳体(10)上开设有供待安装设备上的电线穿出的出线口(12),壳体(10)位于出线口(12)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支撑体(20),支撑体(20)上设置有与相邻部件固定的固定部,支撑体(20)上成型有与出线口(12)连通的走线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盒采用倒U形子扣对电线进行固定的方式时电线容易倒U形的子扣的开口处滑脱下来导致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7815512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20036250.4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管路系统的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控制阀相连接,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进管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控制阀相连接,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进管或出管相连通;第三旁通管路,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控制阀相连接,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进管或出管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通过控制阀可选择地与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或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采用该管路系统的空调器,可以根据空调器的进风量控制管路的连通方式以使管路中的冷媒提供的热量满足相应的风量,使得该管路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的进风量实现稳定的换热效率,提高了具有该管路系统的空调器的换热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920467U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21625350.7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兆庆 , 吴丽专 , 安智 , 游俊雄 , 韩宇航 , 陈鹏宇 , 罗镇雄 , 曹端辉 , 袁文昭 , 李瑞敏 , 范哲柳 , 莫建樷 , 吴俊鸿 , 廖俊杰 , 彭光前 , 车雯 , 李啸宇 , 陈志伟 , 陈英强 , 张兴钰 , 刘鹏 , 向新贤
IPC: F24F7/06 , F24F13/02 , F24F13/14 , F24F1/0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新风装置包括:排风管,用于排出新风装置内的气体;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具有用于遮挡排风管的至少部分出风口的遮挡位置和用于避让的出风口的避让位置,调节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以运动至遮挡位置或避让位置。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的出风口始终与室内连通而导致灰尘等杂质易进入出风口内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735749U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21500649.X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兆庆 , 吴丽专 , 安智 , 游俊雄 , 韩宇航 , 陈鹏宇 , 罗镇雄 , 曹端辉 , 袁文昭 , 李瑞敏 , 范哲柳 , 莫建樷 , 吴俊鸿 , 廖俊杰 , 彭光前 , 车雯 , 李啸宇 , 陈志伟 , 陈英强 , 张兴钰 , 刘鹏 , 向新贤
IPC: F24F1/0007 , F24F13/20 , F24F13/30 , F24F1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壳体上设有微孔集;第一风道内设有空气净化装置和第一鼓风装置,第一风道的出风一端通过微孔集与空调室内机的外部连通;第二风道连通空调室内机的内部与外部,第二风道内设有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内机。由第一鼓风装置鼓动室外的新鲜空气流入第一风道,并经微孔集流向室内环境,空气净化装置对室外新鲜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防止污染气体进入室内,实现为室内补充新鲜空气的目的;由于微孔集的设置,能够明显分散和降低新鲜空气进入室内环境的流速,避免新鲜空气对室内环境形成明显气流,实现无风感进风,有利于增强人体舒适感,增强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207910112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21561320.X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04 , H01R13/10 , H01R13/627 , H01R13/652 , H01R24/00 , F24F11/65 , F24F11/56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接功能接入装置及空调,所述装置包括外接功能接入口和外接功能接入盒;所述外接功能接入口设置在所述设备上;所述外接功能接入盒用于容置外接设备,并通过所述外接功能接入口为所容置的外接设备供电。本实用新型为设备增加了外接功能接入口和外接功能接入盒,实现了对设备的功能的扩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674591U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21528193.3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机防尘结构及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该室内机防尘结构包括驱动装置和防尘装置,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壳体上设置有豁口,防尘装置设置在豁口内,并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防尘装置从豁口伸出并驱动防尘罩覆盖壳体。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在空调运行时防尘罩隐藏在室内机内部,不影响空调整体系统运行和外观,在空调关闭时,防尘罩自动打开将室内机有效遮蔽,保持室内机表面洁净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7569997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467468.7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该室内机包括:主壳体,主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出风开口;顶盖,顶盖放置在主壳体的第一端;顶盖控制部,顶盖控制部设置在主壳体上,顶盖控制部具有工作状态和关闭状态,处于工作状态时,顶盖控制部使顶盖移动并与主壳体脱离以打开出风开口,使出风开口形成360°出风,处于关闭状态时,顶盖控制部使顶盖与主壳体接触,并封闭出风开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可以360°出风,提高送风舒适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438844U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21354401.2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风叶片及使用该导风叶片的空调内机,所述导风叶片包括一导风连杆和从所述导风连杆一侧伸出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呈圆弧形结构,且弯折成折扇形排布,形成多个凹槽状风道。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叶片采用折扇形设计,使导风和扫风功能一体化,省去了左右扫风的结构,风顺着折扇形的曲面吹出时打破整体吹风的局限性,使送风更加自然舒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