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2374C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410078320.5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丙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一种含有单组分成核剂和矿物油和/或植物油的聚丙烯微孔膜及其生产方法。该微孔膜以聚丙烯、单组分成核剂和矿物油和/或植物油为原料,经挤出将材料制成基膜,再经单向拉伸和热处理制备微孔膜。所制备的微孔膜厚度薄,孔隙率适中,孔径分布窄,纵向和横向拉伸强度高,热收缩率小。同时由于采用两阶段单向拉伸法,对设备要求较简单,适于大规模生产。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把挤出基膜、退火、两阶段单向拉伸、热定型和收卷集成在一起,可实现微孔膜的连续生产。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微孔膜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隔膜、电容器的绝缘膜、选择型分离膜、可印刷的防水塑料纸等。

    一种陶瓷注射料及其应用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2477C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410009266.9

    申请日:2004-06-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陶瓷注射料及其应用,属于陶瓷注射成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注射料,利用陶瓷粉末和粘结剂混合制备;所述粘结剂包括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与聚乙二醇进行高温缩聚反应得到的聚酯、非水溶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增塑剂和润滑剂,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陶瓷粉末与表面活性剂在高速搅拌器中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将处理得到的陶瓷粉末与粘结剂中的其它组分在混炼器或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所述陶瓷注射料。利用本发明中的陶瓷注射料制备的陶瓷注射零件采用环境友好的水脱脂工艺进行脱脂,脱脂速度快,并且在脱脂过程中注射样品不会产生裂缝、鼓泡、胀裂等缺陷。

    一种平均粒径可控的制备高堆积密度聚酰胺粉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24025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088820.7

    申请日:2004-11-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平均粒径可控的制备高堆积密度聚酰胺粉体的方法,属于粉体制备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其中所使用的各种水溶性聚合物。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聚酰胺颗粒与水溶性聚合物在高于它们两者熔点的温度下在混炼器或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均匀得到共混物;然后将得到的共混物置于水中除去其中的水溶性聚合物,经水洗、干燥后得到粉末堆积密度大于485g/L的聚酰胺粉体。利用本发明制备的聚酰胺粉体,具有粒径可控、形状规整和堆积密度高的特点,制备过程对环境友好,生产过程简便,能耗和生产成本低,且所用水溶性聚合物可以回收并重复使用。

    高倍率膨胀的鳞片石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6220B

    公开(公告)日:1989-12-27

    申请号:CN87106070

    申请日:1987-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00

    Abstract: 一种高倍率地膨化天然鳞片石墨的方法,属于柔性石墨材料的制取领域,采用浓硫酸、硝酸、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三氯化铁为插入剂,并且第一步用氯化铁,部分浓硫酸、硝酸浸泡石墨,第二步加入高锰酸钾和少量的浓硫酸和硝酸继续浸泡石墨经水洗、干燥后进行高温胀化,可获得膨化倍数在700~1400倍的蠕虫石墨,进一步可制得机械性能好的柔性石墨制品。

    一种支化PBAT及其制备方法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196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591542.X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化PBAT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对苯二甲酸与丁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再加入己二酸进行酯化反应。该制备方法通过加入不同官能团如酯基、羧基及异构碳链结构的支化单体,经化学反应在PBAT的主链上构建支链结构,可有效提升PBAT支化度,防止PBAT分子链交联,制得的支化PBAT力学性能良好。

    一种单宁酸与氨基硅烷偶联剂并用改性玻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6333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04532.2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宁酸与氨基硅烷偶联剂并用改性玻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该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单宁酸与胺基硅烷偶联剂的组合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所述胺基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中,所述单宁酸与所述玻璃纤维的比例为0.001‑0.3:1;所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所述玻璃纤维的比例为0.01‑0.3:1。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的改性玻璃纤维以及由其作为增强材料的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单宁酸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结合进行玻璃纤维的改性,能够极大地提高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改性效果。

    一种可进行光接枝的热可逆交联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56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439303.3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可逆交联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将二羟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多元醇化合物和催化剂混合进行固化,以便得到含有光引发剂单元的热可逆交联聚氨酯。这种聚氨酯可以通过溶液浸泡、紫外光照的方法,进行表面化学接枝各种不同的物质。采用本方法可以制备得到可重复加工、自修复的热可逆交联聚氨酯,同时具有可调控的表面性能,使得该聚氨酯有望用于特种自修复涂层、医疗器械和智能器件等用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可逆交联聚氨酯表面改性工艺复杂的问题。

    剪切增稠液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以及包含其的阻尼部件与能量吸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6448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242190.0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剪切增稠液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以及包含其的阻尼部件与能量吸收装置,涉及阻尼材料技术领域,该剪切增稠液包括微纳米级尺寸且为非球形结构的矿物填料,以及小分子多元醇,其中,矿物填料的质量分数为15‑60%,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中,平均每个小分子多元醇分子中的羟基数≥2.5。利用该剪切增稠液可以解决现有的剪切增稠液粘度低,尤其是高速冲击情况下剪切增稠液容易被破坏、制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剪切增稠液在高速冲击下的粘度的技术效果。

    一种高力学损耗因子热塑性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872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960548.9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力学损耗因子热塑性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泡沫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热塑性聚氨酯,导热添加剂,有机小分子及聚合物发泡微球为主要原料,将有机小分子及导热添加剂与热塑性聚氨酯混炼,后降温加入聚合物膨胀微球混炼,将得到待发材料热压得待发试片。将待发试片置于模具中发泡,冷却开模得到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泡沫。本发明所得泡沫制备工艺简单,产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所得复合泡沫阻尼因子高,具有良好的能量损耗特性。本发明采用聚合物微膨胀球为发泡剂,所得泡沫材料结构易于控制,得到的终端产品有望在缓冲减震方面得到大规模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